历史遗珠耀雄安,拳韵传承谱新章
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在时代的浩浩长流中,雄安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以蓬勃之姿绘就未来的宏伟蓝图。大规模的变迁浪潮里,众多居民住房逐渐隐退,而有一处建筑却宛如一颗耀眼的历史遗珠,傲然独立于万亩大地之上,它就是国家非遗鹰爪翻子拳创始人陈子正的故居。
当岳家拳国家非遗传承人张业金的目光落于这古朴的屋舍时,岁月镌刻在砖石上的痕迹,似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并未因周遭的空旷而显得孤寂,反而在时光的沉淀中,愈发散发出独特的韵味。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庄严肃穆,其上的文字,不仅是对历史的敬重,更是对文化传承许下的庄重诺言。
张业金站在陈子正故居前,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作为岳家拳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深知传承之路的艰辛与不易,此刻望着这历经岁月洗礼的故居,更是感慨万千。当目光触及故居斑驳的墙壁,张业金仿佛看到了陈子正当年在此研习武术、创立鹰爪翻子拳的身影。那是一种对武术执着的热爱,一种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他想到自己3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岳家拳,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荆棘满途,都未曾动摇过传承岳家拳的决心。而眼前的陈子正故居,正是这种传承精神的历史见证。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武术先辈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
百年之前,武术大家陈子正凭借卓越的智慧与坚毅的毅力,创立鹰爪翻子拳,将刚柔相济的武学理念巧妙融入一招一式间。凌厉的爪法,如苍鹰扑兔般迅猛,尽显威武气势;灵动的翻子,似疾风骤雨般凌厉,蕴含无尽变化。其拳艺,绝非仅是强身健体之术,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彰显,凝聚着勇气、智慧与传承的力量。
看到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张业金内心满是欣慰与感动。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许多传统建筑都在变迁中消失不见。然而,陈子正故居却能得以保存,这背后是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是社会各界对武术文化传承的支持。这让他联想到自己在传承岳家拳过程中,也得到了诸多帮助与鼓励。武穴市政府大力支持岳家拳走进中小学,央视也曾报导推广相关经验,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岳家拳。
张业金领悟到,文物的保存不仅仅是对物质遗产的留存,更是对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延续。陈子正故居能在大规模变迁中独存,就如同岳家拳在时代浪潮中坚守传承一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让后人能够追溯历史,感受先辈们的武术情怀,汲取前行的力量。同时,这也提醒着他,传承岳家拳不仅是自己的使命,更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守护。他要像保护陈子正故居一样,用心呵护岳家拳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精忠报国的武术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政府对陈子正故居的精心呵护,恰如一首悠扬的文化赞歌。它让我们看到,在追求发展与创新的道路上,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始终未曾缺席。这不仅是对一座建筑的守护,更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探寻与坚守。在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上,故居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回溯历史、探寻文化源头的漫漫征途。
张业金伫立在故居前,仿佛能听见先辈们在武学之路上奋进的足音,执着而坚定;能看见文化的脉络,在岁月的长河中绵延不绝,熠熠生辉。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的记忆不容磨灭,文化传承的重任需扛于肩头。愿这座承载着拳韵与历史的故居,在时光的润泽下,永远光芒璀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让鹰爪翻子拳的传奇,在新时代续写更为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