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从央视到《辽宁老年报》都播发或刊发了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消息,听、读后,感到无比兴奋和欣慰,因为这绝对是养老服务业的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完善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体制机制,落实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职业技能评价,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壮大规模。
《意见》明确,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对从事养老服务技能类职业(工种)的技能人才实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即按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形成“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
笔者作为《辽宁老年报》驻大连特约记者,十多年来多次深入养老机构体验、采访,对养老机构缺乏专业技能人才的困惑和护理员队伍尴尬的处境等情况比较了解,感触颇深。

笔者所到之处,听到最多的话是:招人难,招有资质的护理人员更难;即使偶尔招来养老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也多半留不住;目前在一线做护理的多半是“四O”、“五O”,甚至“六O”人员;好不容易培训得差不多了,又往往流失。
在跟一线护理人员交谈时,他(她)们也多是一脸的无奈和尴尬,护理服务本来就不容易,上升的空间又没有,社会地位又极低,已经在尽职尽责地服务,可网络上又几乎是付面的东西,感到很不公平,心里不平衡,又没别的更好的工作,只能干一天算一天。曾经跟一位学护理专业的实习生交流,她说,学这个专业也只是得个文凭,不可能在养老机构干,因为嫁不出去。
诸多问题和林林总总的现实情况,都在呼唤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窃以为,《意见》出台的最大利好,不仅为从业者打开了职业上升的通道和空间,让他(她)们有奔头,而且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了他(她)们的社会地位,为他(她)们主持了公道,还他(她)们以公平,让他(她)们也成为受尊敬的人。

当养老服务成为一项光荣而体面、广受尊敬的职业之日,才是养老服务业全面提升和健康发展之时。因为既可以稳定现有队伍,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和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又可以吸引大批优秀中青年人进入这个领域。
在此,笔者有三点建议:一是,地方政府应该抢抓机遇,赶紧研究出台技能等级培训和等级与薪金奖励配套等实施细则;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意见》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对养老服务业有个正确认知,传播正能量,以营造养老护理服务光荣的良好气氛;三是养老机构不仅要振奋精神,还要扎扎实实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奖励办法。
利好消息变成利好现实,还需要做一番努力,而且还要立即行动才是。
2025年4月17日早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卢祥云,多年从事老干部工作,多年的辽宁老年报特约记者,在报刊和网络发表数百篇涉老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