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人自有天相
——李牧印象记
陈金福
结识李牧多年,较密切交往,当在核酸普测之际。李牧见面即赠的大公集团旗下公司产品“快消”,屡试屡爽。好东东不要钱,这哥们是施舍?但凡见面,李牧对兄长总是一个字“哥”!那份敬重,那种激情,那股温暖,比“快消”还爽!
点赞这兄弟文笔。写报道洋洋洒洒,发消息字斟句酌;随笔不随便,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佩服这兄弟社交。有时可能让你瞎琢磨:咋会聚拢那么多书画家及各界名流?一个圈子又一个圈子,犹如盛开的生命之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在内的大公书画院,多达400余家,说似天女散花?稍显差强人意吧。倘问:这么多家书画院,李牧或“大公”没少赚钱吧?那就得接着去问圈内的任何一名书画家了。知情人士会告诉你:就连为书画院制作寄送的牌匾,都是李牧自掏腰包!还有,偶尔为某些“名家”作品举办研讨会,你去问问把“人名”羽化成的“名人”,交过一毛钱么?就连会后的招待酒会,也是李牧埋单。
海量作品,海量稿件,海量编辑……这哥们颠倒翻腾之际流淌着善!常常子夜时分,别人梦酣之际,总裁加班开始。翻阅“大公新闻”,浏览“都市头条”,见证非常人所能企及的海量工作运转轨迹。李牧积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李牧做公益不敢说“几乎上瘾但也堪称“真情难以抗拒”。你会想到春节常见的场景:“别撕巴,给孩子的!”这份基于“爱党爱国拥军爱民”宗旨迸发的热情,正在影响更多人一道,去烘干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里那湿漉漉的缺憾。李牧用超负荷工作为自身赋能,用掠夺性开采自身潜能为社会“补血”,补血是在积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总裁自得其乐:掐指一算“加班红利”,李牧自诩“人生300岁”!
李牧重情。李玉堂“老院长”逝世一周年追思笔会、三周年雕像落成仪式,庄严郑重,感人至深,与会者敬佩“难得人走茶不凉”。
李牧重义。学雷锋纪念活动及领袖诞辰纪念活动等等,精心策划组织,满满的仪式感,年年“不差事儿”。听说学雷锋标兵“小针刀”笃定践行“有钱没钱先治病”宗旨,旋即登门造势弘扬……李牧是能人——拉满的正能量。不尊重能人是对自身的贬损。我尊重这位兄弟的同时,还隐隐“腹诽”酒桌上的“大公喝法”。
我曾问过李牧,你这“感情深一口闷”的狂劲儿,是不是上瘾,是不是自虐?“哥,我不喜欢酒!”那种觥筹交错间无以言表的狂放,令人刹那间理解了秦观“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的无奈。“不喜欢酒”却硬要“一口闷”,还是那么狂?实属无奈!我们可以回放小时候那个场景:妈妈用一个小汤勺把苦口的药剂和好了,再小心翼翼端过来喂给孩子:“乖,一口喝下去就不苦了。”
最近一些日子,李牧兄弟也因“龙体欠安”,遇到了无奈中的“补血”。其实,为社会作了那么多“补血”式的公益,轮回到补偿之机了!祈愿:疾病必将“快消”,吉人自有天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