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心雅集
收稿初审:刘兵
书法:莫文才
上刊老师
李叙明 漓江烟雨 陈仁 韵芘胡桂芹 倪郁 吴宏明 吴增平 尹凌
聂桂生(生哥) 根生厚福 唐靓 林和义 蒋家祥 静默淡然
曾心地 许贻平 唐江 胡自坚 岳耀堂 黄开伟 韦企学
陈冠三 邓启光 邓文华 秦桥送 秦一珠 关庆娥 黄道流 黄喜吉
陈永学 韦诚忠 李坚 曾松明 韦万刚 黄永严 张金东 杨秋华
黄光明 黄宏星 岳耀堂 兴华 陈冠三 秋荷 龙眼 李峰 黄子曦
黄兴 黄建珍 黄晓敏 黄大知 雷志坚 刘兵 赵淬
(崇尚优秀 文责自负)
第一部分:对联
第二部分:词曲
第三部分:律诗与古风
第四部分:绝句与古风
第一部分:对联
对联
(一)
两地双花艳
(李叙明)
独活单穗长
(李叙明)
[注]
两地,生地黄和熟地黄。
双花,金银花。
单穗,单穗蜈蚣又叫一箭球。
(二)
陈皮知母黄连苦
(李叙明)
新木防风甘草甜
(漓江烟雨)
(三)
冬虫夏草春秋死
(李叙明)
东石西参南北无
(李叙明)
[注]东石:“东凌石”;西参:“西洋参”。
(四)
陈皮知母黄连苦
(李叙明)
杜仲牵牛何首乌
(李叙明)
注:牵牛,牵牛子。
(五)
中秋法半夏,冬季常医春季病
(李叙明)
塞北寻天南,东参不比西参汤
(李叙明)
[注]天南,天南星;东参,东洋参;西参,西洋参。
第二部分:词曲
(一)
卜算子·咏梅
陈仁(龟居庐主)
入药祛沉疴,解郁除烦扰。和胃疏肝正气扬,辅立人间道。
霜天净骨身,寒苦全休较。花化良方佑众生,悄塑人心妙。
序言:网传,在抗疫阻击战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降低死亡率和降低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症率方面效果显著,且消炎快,治愈快,早期介入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而时下国医衰微,不被重视,令人慨叹。
(二)
霓裳中序第一·辛夷花咏
__独白宋·尹焕
韵芘胡桂芹
涟漪婉丽靥。玉立花仙枝上烨,瓣间锦、层层秀彻。若试羽霓裳,媚娘心切。风寒散结,玉润华、通鼻宽阔。相思苦,望春花屑,片片蕴奇绝。
清绝。意中轻别。是无奈、自知风物,瑶池佳丽卓越。确自愧何如,羞涩飞蝶,不留痕迹脱。叹绮梦空如泡沫。辛夷蕾、丝丝春雨,最懂你纯洁。
[注]
1.上片尾句韵字与下片首句韵字重叠。
2.辛夷花:俗名:望春花等,是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其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抗炎、抗过敏和抗氧化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也可用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等鼻部疾病的治疗。
2025年3月10日下午6点写
[附]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尹焕(宋)
青颦粲素靥。海国仙人偏耐热。早餐尽、风香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盈盈步月。悄似怜、轻去瑶阙。人何在,忆渠痴小,点点爱轻绝。
愁绝。旧游轻别。忍重看、锁香金箧。凄凉清夜簟茀。怕杳杳诗魂,真化蝴蝶。冷香清到骨。梦十里梅花霁雪。归来也,恹恹心事,自共素娥说。
[注释]
1.青颦粲素靥:形容茉莉碧绿的叶子和洁白的花朵就像女子忽笑忽愁。
2.海国仙人偏耐热:指茉莉乃海上来的仙子,故能忍受人间的酷热。
3.瑶阙:月宫。
4.锁香金箧:把茉莉花瓣珍藏在箱中。
5.真化风蝶:指自己化作蝴蝶来到茉莉身边。
6.素娥:月亮。
(三)
蝶恋花 · 赞中医
(沈会宗体)
倪郁
华夏岐黄源浩渺。
纲为阴阳,运五行玄妙,
草木灵犀古方奥,调和表里沉疴疗。
望闻问切皆分晓。
通络舒筋,艾灸呈奇效。
辩证循方施灵道,养元正气身心好。
(四)
卜算子 • 养生龙文化
(新韵)
吴宏明
纳彩赋身形,魂铸炎黄体。护甲祛邪百瑞生,唤雨滋年计。
正月舞龙人,携手升阳气。丰享秋收渐养阴,续酿春风起。
(五)
南歌子·半夏
(毛熙震体)
吴增平(永福)
一园丛草绿,单茎三叶娆。花儿五六月中娇。芋果藏于地下、耐抠刨。 湿燥痰逢化,痈疽毒遇凋。腻苔逆呕转逍遥。温肺去寒松结、痞淤消。
(六)
菩萨蛮·中医推拿
尹凌
揉摩推抹掐拿畅,
点压抓振擦刮爽。
打马过天河,
双龙摆尾和。
凤凰单展翅,
孤雁游飞醉。
妙手配穴方,
杏林美誉扬。
(七)
菩萨蛮·中医方剂
尹凌
君臣佐使和方剂,
金铃子散专行气。
紫雪治凉开,
八珍气血来。
仙方活命饮,
消肿痈疡任。
宝典药方留,
医宗代代修。
(八)
沁园春.艾灸
生哥(聂桂生)
溯本岐黄,
千载绵延,
艾灸焕光。
念桐君启智,
柴炉暖艾,
青烟袅袅,
祛病流芳。
卷载灵方,
火循脉络,,
寒疾如冰渐灭亡。
翻医籍,
叹神针圣术,
德泽无疆。
深谙灸法心藏,
选穴位温和蕴妙芒、。
看艾绒成炷,
悬于神阙,
逆阳脉畅,
三里名扬。
气转脾肠,
培元固本,
未雨绸缪岁月长。
瞻前路,
望杏林瑰宝,
再谱华章。
(九)
沁园春·鲍姑艾灸
生哥(聂桂生)
粤峤含烟,
赤艾披霜,
鲍氏启源。
看叶摇青碧,
根濡丹焰;
绒燃暖霭,
香罩医轩。
痼疾深探,
酸麻索位,
疣瘊沉疴一灸蠲。
声名著,
念仙媛妙术,
德润尘寰。
于今薪火承传。
众贤士精研岁月迁。
对古方参透,
新科证验;
祛灾除疾,
不负华年。
岁月牵连,
灸医蔚盛,
再续荣光韵里绵。
同翘盼,
望杏坛春灿,
福祉绵延 。
(十)
临江仙.针灸
生哥(聂桂生)
华夏医途源亘古,
银针熠熠含光。
涪翁授业韵悠长。
循经详辨位,
刺穴保安康。
仲景奇方施妙法,
华佗绝技昭彰。
回阳救逆解沉疡。
传承肩重任,
再续杏林章。
(十一)
临江仙.拔罐
生哥(聂桂生)
常悯人间酸痛苦,
引青罐解愁肠。
焰光腾跃韵悠长。
印留肌表处,
病恙渐潜藏。
汉墓遗篇千载证,
于今愈显昭彰。
通经活络效非常。
杏林春意暖,
医道绽荣光。
(十二)
临江仙.刮痧
生哥(聂桂生)
古巷医坊灯影瘦,
阿婆软语情真。
玉匙轻落韵如神。
暑邪随垢去,
痧印透肌痕。
常忆儿时贪冷馔,
昏沉暗扰心魂。
刮痧救急解迷津。
昔时医圣技,
旧艺又逢春。
(十三)
临江仙.推拿
生哥(聂桂生)
千古岐黄玄妙法,
推拿焕彩流芳。
刚柔互济斡阴阳。
按跷通痹阻,
妙手复安康。
提捏分筋祛痹疾,
点揉散结除伤。
承传矢志韵悠长。
赤心倾术业,
再著杏林章。
(十四)
临江仙.沐足
生哥(聂桂生)
足底乾坤藏岁月,
轩辕早著遗章。
温汤漫浸药飘香。
缓和施妙术,
脉络自舒张。
片刻疲劳皆散去,
身如飞燕轻翔。
神清气爽韵悠长。
凡尘纷扰事,
尽付水云乡。
[注]
1:轩辕黄帝著<足心道>。
2:缓和是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
(十五)
沁园春·咏中医
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华夏文明,璀璨星河,中医耀光。念岐黄肇始,阴阳辩证;灵枢素问,奥义昭彰。本草千方,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美誉扬。看今古,叹仁心仁术,德厚流芳。
众心堂内书香,引墨客、挥毫赋锦章。赞医能载道,药香凝韵;诗随梦绕,国粹传长。理法精深,君臣佐使,救死扶伤意气昂。期来日,望杏林花艳,再谱华章。
(十六)
桂枝香·四时颐养
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四时细瞩。念顺季养生,妙理深蓄。春启阳和渐盛,护肝先育。辛甘佐膳疏肝气,避酸收、志舒心足。夏来阳盛,神清意畅,食宜清淑。
莫贪冷、脾经免辱。看秋至收功,肺宁心睦。酸味盈餐,辛散泻金当束。冬藏阳气应封固,淡盐多苦肾家福。预防为要,身康体泰,岁长无蹙。
〔一幺〕春日养和
东风渐起。正翠染柳梢,日暖烟细。遥看山川醒处,草芽萌地。春回大地生机满,应天时、养身开启。护肝为本,辛甘佐味,畅怀舒气。
且休负、良辰好季。忌酸涩伤阳,情志拘滞。晨起闲行,吸纳晓光灵气。夜眠适早精神聚,莫教劳倦扰神气。中医真妙,良方广布,福音遐迩 。
〔二幺〕炎夏颐生
熏风漫笃。正涛暑渐浓,夏日初酷。天际骄阳似火,绿荫遮屋。此时阳气浮于外,守中和、养生当笃。静心宁志,食求清淡,莫贪凉斛。
记叮嘱、寒侵易促。怕生冷伤脾,运化难复。绿豆汤甜,解暑更添安福。午休片刻精神振,夜眠宜适梦常足。古方今用,中医妙法,体强无夙。
〔三幺〕秋序养康
秋光满目。正爽气漫川,落英纷逐。风动丹枫似火,桂香盈谷。山川处处呈收敛,顺天时、养身同酷。护持相傅,调平情志,莫教悲覆。
忆古训、医家妙目。忌辛辣伤津,燥气缠束。酸味常餐,润肺养神堪笃。早眠早起精神旺,适添衣物寒邪肃。中医瑰宝,良方广布,福田良笃。
〔四幺〕冬时护本
霜风冷野。正万物闭藏,寒色凝野。天际彤云欲雪,腊梅初榭。此时阳气深封固,守真元、养生之惹。夜长宜早,朝眠稍晏,暖居休惹。
记医道、传承训话。忌生冷伤阳,燥热添惹。淡味调盐,苦味入餐心下。适时滋补平心性,养精藏锐体康也。古方今用,中医智慧,庶民欢冶。
(十七)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颂历代名医
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寒凉圣手"精(刘完素),"泰斗滋阴"敬(朱丹溪)。"培元鼻祖"明(李东垣),"温病先驱"映(吴又可)。
〔幺篇换头〕
"儿科圣手"灵(钱乙),"药圣"华章应(李时珍)。"脉学开镜"惊(王叔和),"妇女翘英"靓(傅山)。
〔过〕妙手著良方,济世美名扬。瘟疫皆能抗,沉疴亦可攘。流芳,医道千秋亮;无双,英名万代彰。
(十八)
玉蝴蝶•探索中医之美
唐靓(临桂)
念上古仁心术,神农尝草,妙法留传。表里推研,一剂汤液藏玄。辨寒湿、望闻问切,察脉搏、测定疑悬。护周全。食羹药膳,功效成欢。
渊源。龙腾子弟,医中至道,时序关联。理顺阴阳,从容岁月复归元。化沉疴、推拿针灸,治未病、防预当先。赞前贤。千年智慧,泽被人间。
(十九)
浣溪沙.神针颂
林和义
小小银针美誉扬,千秋万代史留芳,扶伤除疾技高强。
活络通经行气血,驱邪助正促安康,阴阳匹配寿元长。
第三部分:律诗与古风
(一)
中医堂
吴增平(永福)
大夫端坐堂,四诊付周详。
甄别万千症,运筹三五方。
仁心驱疾患,苦饮救膏盲。
只要人无病,不愁尘覆箱。
(二)
咏枸杞
蒋家祥
仙树生华夏,杏林传古方。
性甘平疾苦,名贵佐岐黄。
籽熟农家乐,丹红紫陌香。
闲来翻本草,此物最阳刚。
(三)
致中成药厂
蒋家祥
诚为药引真为料,德入霜膏信入丸。
技令岐黄消疾患,工成本草化灵丹。
奇方一剂人生健,老号百年天道宽。
但得仁心仁术在,何愁病恙扰民安。
(四)
六味地黄丸
蒋家祥
茯苓山药牡丹香,泽泻茱萸熟地黄。
老号百年添故事,真材六味入奇方。
天人合一非凡术,今古交辉乃佛光。
遥望金城郊外处,杏林青鸟送安康。
(五)
赞中医
(通韵)
静默淡然
不怕瘟神肆意狂,神州自古有良方。
银针可让顽疾退,艾草频将恶病防。
仲景文摘惊瀚宇,时珍要录震西洋。
民族瑰宝应牢记,化尽阴霾瑞气祥。
(六)
诗家猜猜我是谁
(打一中药名)
曾心地(永福)
金秋绽放傲霜华, 玉蕊凝香映晚霞。
陶令篱边留雅韵, 黄巢笔下赋豪夸。
清肝明目添神采, 解毒消炎去病邪。
药饮同源传久远, 人间美誉满天涯。
(七)
望闻问切
李叙明
从容辨正识阴阳,观色察颜斟病场。
呼吸倾听咳嗽律,嗅闻味异实虚详。
细询疾史问情况,查找原因知往常。
脉象沉浮和缓急,扶伤济世保安康。
(八)
赞传统中医
许贻平(永福)
枸杞盈枝映日红,当归故里韵情隆。
党参藏质滋脾顺,熟地凝灵养目聪。
本草百章传妙术,岐黄一脉贯苍穹。
中医博大千秋颂,济世仁心万众崇。
(九)
岐黄药章
许贻平(永福)
人参大补壮元阳,熟地滋阴精髓藏。
半夏化痰消郁滞,天麻通络保安康。
黄连清热除烦扰,肉桂驱寒暖腑肠。
百草神奇功不朽,仁心济世韵流芳。
(十)
赞中医中药
(新韵)
唐江
草药飘香万载长,养身健体谓神方。
当归杜仲护肝肾,远志茯苓缓紧张。
桑叶菊花明眼目,山渣红枣胃脾良。
中医治病求于本,济世悬壶美誉扬。
(十一)
中药夏吟
唐江
顽蛙欢唱薄荷塘,竹叶婆娑小院凉。
池堰青莲惜晨露,田畴钱草喜朝阳。
菊花月下留清影,茉莉风前散郁香。
栀子欣攀堤岸柳,夏蝉衣退噪声狂。
注:薄荷 、竹叶、青莲(莲子)、钱草、菊花、茉莉、栀子、蝉衣八物均为中草药。
(十二)
赞医学瑰宝中医
(新韵)
胡自坚(永福)
回春圣手赛神仙,甘草岐黄结善缘。
丸散膏丹皆妙药,望闻问切记云笺。
君臣佐使研方量,寒热虚实辩患源。
瑰宝银针尤显效,悬壶济世救危悬。
(十三)
赞灵川县潮田乡卫生院中医科
胡自坚(永福)
求医百里上潮田,天使仁风结善缘。
灸穴银针高疗效,丹心妙手远流传。
循经辨证开方巧,溯疾寻根治病痊。
技艺超群情谊厚,观音再世活神仙。
(十四)
药香雅韵
岳耀堂(山东淄博)
中华医学美名扬,神草山乡遍药方。
半夏生姜停呕嗽,当归熟地补阴阳。
伏苓枸杞消身肿,燕麦彩蔬延寿长。
绝律千篇书不尽,国人健体保边疆。
(十五)
国宝中医
黄开伟(永福)
中医大典古方开,药圣时珍百草裁。
玉帝吞丹①称万寿,岐黄论术②展奇才。
仁心济世昌民运,妙手悬壶抗疫灾。
德艺精华承历代,升平旷景胜蓬莱。
[注]
①《西游记》中玉帝服用的仙丹,即太上老君炼制的,(九转大还丹),寓意长生不老 。
(十五)
神妙中医
韦企学(永福)
杏林何故百家亲,疗病中毉①重本因。
五脏脊椎通手脚,九宫龟像贯头身②。
疑难杂症联峰转③,寒湿风邪忌骨屯。
康健寿高南岭④住,撩开绵痼可封神。
[注]
①毉,医的古体字,古人认为身体健康在一定场合中与神灵(即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神秘因素)有关,故医字下带“巫”。
②有一妇人八十岁,新冠疫苗后,几年来全身发痒带疼,不得安睡,大小医院治过均无效。于是找民间用奇门遁甲查病,得结果是问题出在腰椎和支气管,于是对症用药后痊愈。特注三例,供世人方家研之鉴之批之,体会中华医学之博大精深。
③峰转,山峰转动,即风水峦头理论,环境歪斜破碎恶冲杀等对住人有相应影响。有唐姓人一子一女,皆白血病,求大小医院及偏方近十年皆无效。08年奥运会2011年分别迁其祖父母后,再用民间地摊草药痊愈。又有一韦姓女儿住新居次年得精神病,五年求医卜均无效。己亥年地师到,认为午年子月辰日辰时移住新居,正好被冲犯,便告知如此如此调整改变,后再用民间草药病愈,至今未发作。此两例皆是事实,有姓名可考,非所谓封建迷信。
④南岭,南山,古语有寿比南山。据feng水家证实,凡住宅南方有高山,则必出健康寿高之人。
(十七)
华佗
陈冠三(永福)
国医麻醉称宗祖,享誉回春妙手公。
皖豫鲁苏留足迹,刀针砭灸显神功、
疗伤刮骨千年赞,治脑开颅一代雄。
救死扶伤无贵贱,名扬今古令人崇。
(十八)
歌咏中医
陈冠三(永福)
瑰宝中医数一流,仁心圣手续春秋。
八纲四诊精详辨,佐使君臣方剂优。
治病防邪营气血,山藤野草入汤头。
清源正本身无恙,国粹千年更上楼。
(十九)
咏续随子
邓启光
紫茎细蕊势葳蕤,岭上深丛隐翠微。
果缀青珠凝碧露,花含黄玉沐朝晖。
千金妙用医疮毒,百草奇功破痼围。
莫道山间无胜景,杏林圣手悟玄机。
(二十)
药圃清吟
邓启光
半夏垂纶钓晓暾,茯苓抱月卧云根。
当归未解乡关念,白芷长萦故国魂。
黄檗噙霜消肺热,丹参泣血养心温。
灵芝尽扫沉疴疾,枸杞调和寿考存。
(二十一)
中医颂
生哥(聂桂生)
千古青囊韵味长,精研四诊辨阴阳。
望闻切问明真谛,药石针砭祛病殃。
典籍传馨千代继,杏林播德九州扬。
今朝雅集贤才聚,共颂医魂岁月彰。
(二十二)
咏金银花
生哥(聂桂生)
春枝绽蕊意飞扬,不与繁英较短长。
白瓣含情凝玉露,黄花带笑沐晴光。
消炎屡建功勋著,散热频施德泽彰。
入药救人倾夙志,甘于僻处守安康。
(二十三)
咏甘草
生哥(聂桂生)
僻壤荒坡自在生,柔枝翠叶蕴精明。
调和诸药平寒热,疗愈沉疴四海名。
不与繁花争艳丽,常同百草守真诚。
为人若效灵根德,处世方知大道行。
(二十四)
中医妙道
(藏头)
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望诊知微病象观,闻声断症意如磐。
问寻疾苦情能悉,切脉求源秘可弹。
辨析毫厘分表里,证明今古察温寒。
论经据典仁心展,治患回春万户安。
(二十五)
六味神丸
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熟黄滋养妙功彰,茱辟宜精助肾强。
薯蓣补中生气血,茯苓渗湿护脾康。
泽芝利水清邪浊,丹芍除烦敛热凉。
六味同调谐脏腑,身心本固韵悠长。

(二十六)
人体得气
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1)
赞元气之功
天就之精化本元,肾宫深蕴命根存。
三焦畅达周身润,诸脉通和百体温。
仲景曾言真妙,内经亦论稚阳尊。
生长繁育皆由主,寿算安康自此源。
(2)
颂宗气之能
胸膺积聚此灵童,谷士天和一脉融。
肺主气机通内外,心行血液贯西东。
丹溪有论详经理,素问含章显奥功。
出入升沉皆在御,声高步健赖斯充。
(3)
叹营气之德
水谷精微化赤津,脉中流注养宗神。
形成血液周身润,灌溉肌肤百体匀。
思邈阐研彰妙理,灵枢探秘显经纶。
荣行有度生机旺,安泰年高赖此循。
(4)
歌卫气之勋
水谷精华化卫阳,脉边行处得安康。
腠扉开合随调控,邪气侵凌敢抵当。
景岳详明防御妙,内经诠释护持良。
固身守外功能著,体健无虞岁月长。
(二十七)
赞中医文化
(古风)
邓文华(灵川)
古有扁鹊伟名扬,神农用口百草尝。
时珍著书传于世,华佗亲试麻醉方。
中医中药中国有,世界各国更无双。
望闻问切是根本,三根指头敢担当。
草药提炼成中药,百草入药比甚强。
中医中药存民间,少数民族有良方。
毒蛇疯狗蝎子咬,几味草药保癒康。
现在中医实在少,好多疾病靠预防。
西医仪器做检查,医生无能切除忙。
有病住进西医院,身上油水被榨光。
艾灸针灸加刮痧,穴位按摩身体康。
汤药喷药加外敷,都是民间中医方。
蔬菜清茶加主食,搭配成伍好处方。
治本才是正道理,辫证论治中医纲。
中国中医人人赞,都想继承和发扬。
(二十八)
众心堂中医咏
秦桥送(临桂)
杏林圣手济苍生,不负韶华昼夜耕。
本草良方医疾病,银针金艾享功名。
五行辨证研人恙,四季调和顺气宁。
仁者担当扬国粹,众心堂里续文明。
(二十九)
瑰宝
林和义
中医国药艳群芳,标本兼施好妙方。
菊蕊银花驱热毒,鹿茸牛膝壮虚阳。
羊明枸杞清肝目,白及黄芪理溃疡。
救死扶伤行大爱,强身健体享安康。
(三十)
颂中医
倪郁
华夏岐黄岁月悠,千年薪火韵长留。
五行生克穷医理,六腑调和解患愁。
本草灵根祛痼疾,银针妙手愈沉忧。
渊深浩渺奇方古,万代传承耀九州。
(三十一)
春摘艾草留吟
秦一珠
江堤新艾带春烟,信手清心入篓鲜。
补气健脾今古见,除邪避秽户门悬。
驱寒灸火三冬暖,化湿羹汤四季痊。
看是平常生野径,回阳免疫愈千年。
(三十二)
咏铁皮石斛
关庆娥 (永福)
深山峭壁挂仙丛,翠叶柔条韵自融。
暮沐烟霞凝玉露,朝迎日月孕芳蓬。
滋阴养胃称神草,益髓添精媲妙工。
名列八灵尊首位,珍稀瑰宝颂声隆。
(三十三)
中药四季歌
黄道流(永福)
(1)
春
水莽阳春萌柳芽,通天繁茂野山楂。
蜂房前后旱莲草,龟板周边罗布麻。
贝母田头收芥菜,慈姑岭脚摘絲瓜。
红参羞隐白参现,当谢梅花绽杏花。
(2)
夏
半夏骄阳一点红,蝉衣正喜未防风。
慈姑散热荫苏子,贝母乘凉遮宛童。
蛇蜕洞巢甘草尾,蛹蚕叶下白头翁。
陵游避暑野山奈,贯众前行路路通。
(3)
秋
秋至陵游竹叶黄,采来芍药扮红娘。
途经熟地又生地,路绊良姜并野姜。
悠览山丹荆芥穗,细尝川谷禹余粮。
喜迎远志使君子,骑上天龙千里光。
(4)
冬
天冬雪片大飞杨,寒水湮枯百草霜。
知母孤身收象贝,宛童邀伴取蜂房。
将军腰别功劳木,苏子园栽豆蔻姜。
神曲悠悠吟贯众,当归故梓土沉香。
(三十四)
咏菊
黄喜吉(永福)
夕阳篱下戴黄冠,品味清心胜夜兰。
解暑消炎存本义,扶伤治病创尖端。
饴香四野千家颂,铭德三秋百姓欢。
扁鹊神医传世代,华佗妙手杏林抟。
(三十五)
中国中医中药赞
陈永学(永福)
岐黄一脉贯苍穹,万古千秋济世功。
医术回春增妙手,推拿养命振雄风。
银针祛病神威显,草药宜人造化同。
热血仁心传四海,杏林永久誉华龙。
(三十六)
中医无癌
韦诚忠(永福)
阴阳调达气机通,营卫谐和百疾空。
脏腑协衡生正气,脉经顺达养元功。
草灵精粹除顽疾,针砭玄机驱恶风。
无癌之论非妄语,天人合一寿无穷。
(三十七)
补阳还五汤
韦诚忠(永福)
中风后遗症缠绵,补气通阳汤领先。
君药生芪功峻补,臣扶赤芍地龙联。
桃仁芎尾红花配,活血通经效验全。
重用扶元归尾助,祛瘀扶正两相兼。
(三十八)
天麻钩藤饮
韦诚忠(永福)
天麻钩蔓夜交藤,石决珠玑杜仲凭。
牛膝桑枝生益智,茯神栀子共煎承。
平肝熄火安神志,清热滋阴降亢升。
头痛晕眩皆可解,调和气血病根宁。
(三十九)
赞中医治新冠
韦诚忠(永福)
新冠病毒势猖狂,肆虐人间起祸殃。
华夏医宗施妙术,神州古剂展良方。
驱邪扶正身心健,辨证依纲体魄强。
杏苑春回花烂漫,岐黄济世谱华章。
(四十)
独活寄生汤
韦诚忠(永福)
独活为君祛痹伤,风寒湿痼正虚匡。
归芎芍药滋营血,杜仲桑枝固肾阳。
桂附通经除久痛,茯苓健运化濡良。
扶元逐浊调经络,妙剂回春愈疾康。
(四十一)
送子汤
韦诚忠(永福)
当归熟地茯苓香,赤芍川芎苍术襄。
续断寄生巴戟配, 人参阿胶炙甘汤。
暖宫温肾调经血,毓嗣添丁益寿康。
杏苑良方传万代,岐黄妙术永流芳。
(四十二)
百寿堂咏怀
韦诚忠(永福)
永福春深草木香,银针妙手续岐黄。
众邪涤净师承厚,百草熬成古意长。
橘井泉甘滋病骨,杏林花暖赋新章。
悬壶不取千金价,只愿康宁驻此方。
(四十三)
中医吟
李坚(永福)
中医始祖创歧黄,尝草神农称药王。
橘井开源除毒疫,华佗刮骨誉云长。
杏林茂苑三才①健,伯礼②江城万众康。
问切望闻精确诊,回春妙术是汪洋。
[注 ]
①三才:天、地、人谓之三才。语出《幼学琼林》。
②伯礼:即张伯礼,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武汉新冠战疫获“民族英雄”称号。
(四十四)
赞颂古代神中医华佗
(藏头诗)
曾松明
华佗总为疫情牵,夏疠冬疴异疾连。
中草药灵神效显,医肠心善义怀先。
博研疗理功夫妙,大爱怜生意念专。
精炼良方求众健,深藏绝枝惠人间。
(四十五)
中医赞
韦万刚(永福)
中医本草耀千秋,切脉银针岁序悠。
静卧丹砂呈赤韵,斜依百部展青柔。
柴胡扁豆肝脾健,枸杞黄芪血气遒。
济世仁心昭日月,悬壶善意解民忧。
(四十六)
中医仁诊
黄家严
何因体倦看郎中,答问传情喜解忡。
按指听胸魂互会,观颜切腕脉相融。
银针揉运三焦畅,火罐推拿六腑通。
妙手开方祛宿痼,青囊药道邃无穷。
注:三焦,指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
(四十七)
题中医的辨证施治义理
张金东(永福)
素问论篇医旨清,循经脉象意分明。
神游脏腑查中外,病起阴阳辨内征。
六感推原疏腠理,七伤依证导心情。
因由质性多维演,四诊杏林春苑晴。
注:《素问》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六感,七伤,指中医的“外感六邪,内伤七情”。腠(còu)理,皮肤卫气机能。
(四十八)
中医补益药集咏
张金东
山药健脾强肺肾,调经活血理当归。
中元气弱人参补,脊背腰酸杜仲威。
一味麦冬清热毒,三秋玉竹畅阴扉。
益精明目枸茄子,固表黄芪化湿飞。
注:枸茄子,枸杞子别名。
(四十九)
杏林骄
(孤雁入群格)
陈冠三(永福)
疫病新冠鼠子嚣,国医圣手出奇招。
培元固本驱瘟疠,扶正祛邪灭毒枭。
减故防危功效著,消炎快愈杏林骄。
岐黄妙术仁心配,敢与西洋一比高。
(五十)
中医颂
生哥(聂桂生)
千古青囊韵味长,精研四诊辨阴阳。
望闻切问明真谛,药石针砭祛病殃。
典籍传馨千代继,杏林播德九州扬。
今朝雅集贤才聚,共颂医魂岁月彰。
第四部分:绝句与古风
(一)
药名诗
林代友
半夏欲当归,车前草翠微。
川芎无远志,知母忘忧炊。
(二)
中草药抒情
(通韵)
吴增平(永福)
生地车前草,茅根望锦葵。
天南星远志,知母应当归。
(三)
红辣椒
李叙明
君言红辣椒,药用价值高。
冬季因寒症,胃开食可消。
(四)
赞中医
杨秋华
国粹中医历史长,千年巨著载奇方。
望闻问切疗伤病,本草神纲世赞扬。
(五)
人体五行之一
李叙明
木属东方颜色青,巽风缕缕筯舒行。
温和一世不言苦,肝胆相知明眼睛。
(六)
人体五行之二
(通韵)
李叙明
火主南方色紫红,夏天太热记心中。
任督脉与小肠内,苦去甘来病少踪。
(七)
咏大蒜
李叙明
菜肴加蒜味蛮香,其实须知大用场。
闹热头疼和咳嗽,涌泉穴贴即安康。
(八)
菊花
黄光明(永福)
秋丛绕舍醉人家,喜露亲霜润色华。
明目清肝祛脑痛,平常百姓誉珍茶。
(九)
甘草
黄光明(永福)
调和药性功于我,缓解痉挛能化痰。
就诊缺之方子劣,中医不可贱阿甘。
(十)
木瓜醋缓解神经毒蛇伤
曾心地(永福)
眼镜王蛇误咬伤,非疼非肿痒生慌。
喝它一碗木瓜醋,缓解奔医预后良。
(十一)
六味早餐糊
(大内拾金方)
曾心地(永福)
芡实内金莲子香, 茯苓薏米配良方。
如加山药同研粉, 开水冲之百岁康。
(十二)
当归吟
曾心地(永福)
调经补血效如神, 止痛润肠兼护身。
免疫力佳当圣药, 迄今美誉在延伸。
(十三)
济世良方
(新韵)
吴宏明
双脉任督横岭分,秦皇妙手巧施针。
点穴铧嘴揉枢纽,气贯湘漓掌命门。
(十四)
赞中医瑰宝
(二首)
黄宏星(永福)
(1)
古风
望闻问切四大纲,寒热虚实细分详。
辨证开方搭配好,本标兼治体安康。
(2)
新韵
感冒风寒不要慌,黄糖苏叶配生姜。
及时医治好得快,华夏名方世界扬。
(十五)
中医瑰宝银针
(新韵)
黄宏星(永福)
细小银针闪亮光,临床止痛救伤亡。
对着穴位扎针下,迅速疾佳胜妙方。
(十六)
赞中草药瑰宝
(古风)
黄宏星(永福)
上阵健儿牛大力,战赢日寇野狼毒。
立功授奖有功劳,得胜凯旋人当归。
注解:牛大力属草药,功劳指十大功劳也属草药、狼毒与当归属中药。
(十七)
众心诗韵
(藏头诗)
岳耀堂(山东淄博)
众赴桂林交友人,心寻草药治孤身。
诗词歌曲誉天下,韵律中医赋国民。
(十八)
诗医合一
(藏头诗)
岳耀堂(山东淄博)
诗吟山水甲天下,医越精良众口传。
合颂中华之国粹,一言九鼎为民宣。
(十九)
咏西洋参
兴华
圣药驰名奇妙参,滋阴降火养精神。
生津润燥培元气,益寿延年永葆春。
(二十)
仁医
蒋家祥
杏林树下玉葫悬,济世心存水月边。
宁舍丹房千架药,不欺头上一方天。
(二十一)
扁鹊
陈冠三(永福)
神医扁鹊古名扬,四诊开宗辨症良。
腠理膏肓凭望眼,叹为观止播金方。
(二十二)
六味地黄丸赞
陈冠三(永福)
三清三补地黄丸,六味相和肝肾安。
祛火滋阴除口苦,延年百寿朵颐欢。
(二十三)
中医
秋荷(河南)
活经通络一银针,调理阴阳草药参。
四诊八纲精细辨,疗疴赖有妙方寻。
(二十四)
中医诊治
秋荷(河南)
望闻始辨入邪初,问切深知脉未舒。
辩症组方标本治,妙然药到病根除。
(二十五)
中药六味
秋荷(河南)
脱去蝉衣半夏收,枯黄荷叶菊花稠。
忍冬藤上金银朵,撷满箩筐好药留。
(二十六)
龙眼
秋荷(河南)
叶可明眸果补虚,根皮去湿核通瘀。
何因此树神州保,高值全身百病除。
注:高值,高价值。
(二十七)
咏葛根
李峰(临桂)
思除渴症怀甘葛,欲解余酲有紫花。
此物曾言仙境出,而今遍野映流霞。
(二十八)
咏中医药
林和义
中医国药美名扬,标本兼施是妙方。
除疾养调同步理,强身健体保安康。
(二十九)
诊断
(藏头诗)
黄子曦(永福)
望体神姿明病理,闻声味况晓身康。
问根盘疾情由白,切脉因人开妙方。
(三十)
气血补方
黄子曦(永福)
气血亏虚开肉桂,人参白术搭当归。
茯苓甘草川芎配,熟地黄芪芍药煨。
(三十一)
中医药名赋
(三首)
黄子曦(永福)
(1)
人参五味子红花,百合金前草木瓜。
生地枇杷牛大力,首乌铁苋菜天麻。
(2)
远志西洋参杜仲,当归附子肉苁蓉。
丁香玉竹鱼醒草,虎掌山茱萸地龙。
(三十二)
党参药用价值
(三首)
黄兴(永福)
(1)
补气扶正
身疲气短力难支,黄党煎汤有妙思。
慢火细熬常饮服,扶元固本正当时。
[注]
黄党:党参的别名。
(2)
养血安神
面色无华梦易惊,党参添入药方灵。
养血安神功效显,眠舒体健焕春庭。
(3)
健脾和胃
胃弱脾虚食饮难,党参同炖助君安。
搭配食材常煮膳,脘中舒畅乐三餐。
(三十三)
菊花清热疏风
黄兴(永福)
秋山采得野黄菊,入药煎汤效可书。
清热驱风还解毒,平肝明目病邪除。
(三十四)
中国国医节
韦诚忠(永福)
悬壶济世数千年,橘井泉香杏苑妍。
妙手回春除疾患,岐黄薪火永相传。
2025年3月17日.中国国医节
(三十五)
赞当归补血汤
黄晓敏
黄芪为主次当归,配伍和营力最威。
气血双虚同大补,灵丹一剂世间稀。
(三十六)
赞当归黄芪
黄建珍(永福)
气血双调有妙招,归芪温暖腿和腰。
精心养护容颜好,身体安康不虑焦。
(三十七)
中草药名抒怀
黄大知(永福)
少怀远志慕英雄,苦读夏冬无寸功。①
易逝光阴金不换,乌头转瞬白头翁。②
注:①夏冬,冬虫夏草,也称虫草。②乌头,堇草、附子的别称。
(三十八)
忆龙江民间中草医唐文华医生
雷志坚(永福)
滩底河东水泛澜,唐门医士善研丹。
骨科巧用山中草,断裂伤残皆愈安。
(三十九)
咏蒲公英
刘兵(山中梦)
花开大地更生姣,食玉苗根巧味包。
散结清肝春圣手,绒装济世惠民佼。
(四十)
赞中医
赵淬
中医妙法慧心藏,标本兼修意韵长。
手巧推摩仁义爱,望闻问切见岐黄。
桂林叠彩诗社机构
名譽社長:宿富連 唐長日 唐基蘇
顧問:文輝 歐鑄輝 蔣昌齡 丘繼榮 秦一珠 龍斯翊 莫文才 于润发
社长:蒋铧
常务副社长:李致音
副社长:胡广英 陈仁 唐江 伍建民
外联部主任:唐江(兼)
外联部副主任:伍建民(兼)
市场运营部主任:陆提文
市场运营部副主任:唐江(兼)
秘书长:陈仁
副秘书长:何忠信 农润辉
叠彩诗词编辑室
主编: 蒋铧
副主编: 李致音 秦一珠 韦太芳
编辑室主任:陈仁
叠彩诗词美篇《叠彩精品诗词集粹》:执行主编陈仁 副执行主编农润辉
叠彩诗词都市头条《会员个人专辑》:执行主编胡桂芹(微信:huginqin1227) 副执行主编胡广英
叠彩诗词九州文学及美篇《同题诗词活动专辑》:执行主编倪郁 副执行主编刘兵
组稿人:陈仁 龙润辉 刘兵 胡广英
配图取材以本社员提供优先,同时也在网络上摘取。致谢原创作者。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书法及画作以群内各书画工作室提供为主
玉雕作品由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陈仁工作室提供
联系电话 13077658375 陈仁
微 信 C130776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