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之恋
——我心中永远的追求
李永水
一条大河奔流了多少春秋/九曲盘旋不改心中的追求/当千万里金黄融入千万顷蔚蓝/黄蓝处铺展开一片生命的绿洲/啊!黄河口哟黄河口/你有长河落日的宁静/你有荒原狂风的怒吼/你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你是母亲河与大海最深情地握手∥一条巨龙腾挪了多少春秋/河东河西不改永远的追求/当熊熊的篝火辉映闪闪的繁星/星火处涌动起一代创业的风流/啊!黄河口哟黄河口/你有精卫填海的神奇/你有钻机如歌的鸣奏/你是共和国最富有的土地/你是母亲河向太阳最辉煌的昂首。

这首《黄河口之恋》从我有意识地积累资料算起,到辽宁籍作曲家李东石老师谱曲演唱整整二十年,是我耗时最长的一首歌词,也是我创作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之作。
大约2005年春吧,我看到一则关于黄河口歌词征集启事。说是要举办黄河口文化节,还设置优秀作品奖项什么的。其实这些我都没在意,只是对创作黄河口歌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多次去黄河出河工,1979年还去东营修建辛安水库,一待就是两个月。那空旷的荒野、河滩的流沙、奔流到海的河道以及一处处昼夜不停的提油机就像一幅幅辽阔恢弘的画面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就是在那次修建辛安水库工程中,县电影队赴工地慰问,放映的就是创业。顿时我脑海中闪现出“黄河口之恋”几个字。对!就是它了,《黄河口之恋》。
标题有了,可冷静下来一想,作为歌词该从哪里入手呢?犯难了。我忽然想到曾经收集过李存葆、王光明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和一条大河的归宿》。还好,当晚回家就找到了这份资料。1995年《大众日报》五天五个版面连载了这篇报告文学。我如获至宝,十年前积累的资料没想到如今派上了用场。连续几晚上我反复阅读揣摩,黄河口的几经沧桑巨变,以时任东营市委书记李殿魁为代表的敢于拼搏、敢于胜利、规划科学、造福人类的治黄人形象逐渐在我脑海中清晰了起来。“一条大河奔流了多少春秋,九曲盘旋不改心中的追求”。开篇的起句一闪,后边的词句就像奔腾的黄河水一样从我心底喷涌而出,很快顺理成章成就了开篇的这首歌词。在2007年《歌海》杂志社一年一度的“风采杯”全国词曲比赛中获得了歌词类一等奖第一名。2012年又刊发在《词刊》第五期上。
以后不久,著名歌唱家乔军老师的音乐工作室专门致函说乔军老师非常喜欢这个词,希望能由他们找知名作曲家合作,由乔军老师演唱。但条件是由我出资3800元作为合作费用,如果以后演出成功所得奖金或报酬的话按比例分成。噢,由乔军老师演唱,说不定还能上电视什么的。当时我真的动了心了。可又仔细一想,3800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对于我这个靠种田和打工为业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总觉得用我的作品是不是应该给我劳苦费啊?何况获奖不获奖还不知在哪儿呢!琢磨几天后最终放弃。
不曾想到了2015年,辽宁籍作曲家李东石老师不知从哪个刊物上发现了这个词,谱曲给我发了过来,后几天又给我发来由他本人制作的演唱小样和视频。我听着他那浑厚高亢的嗓音,看着影屏那一幅幅唯美壮观的画面,激动的心儿仿佛要蹦出来一般。以后不久,我又跟着他制作的伴奏唱出了自己的小样。自己的作品自己演唱,就如同李东石老师一样,虽不具专业,可那种特有的激情伴随着自己特色的演唱渲泄得淋漓尽致,更具一种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多少年了,这首歌在我心中始终是我歌词创作史上一座赫然耸立的里程碑,而歌词开篇句则成了我创作人生的座右铭,一直鞭策着我,激励着我,追求永远,创新永远!

一条大河奔流了多少春秋,九曲盘旋不改心中的追求……

李永水,中共党员,歌词作者。业余创作半个世纪,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与人合作歌曲千余首,获各类奖项百余项。创作理念: 把词写在家乡大地上,把歌唱到乡亲们心坎上

李岩,喜欢音乐、创作、朗读,也喜欢养宠物、做美食等。人生理念:家庭和美,工作向上,追求诗和远方。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