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蝶变:你我皆是画中人
作者: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读:云中鹤
站在老巷口的梧桐树下,看阳光透过斑驳的墙垣洒在青石板上,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藏着我们的故事——是儿时奔跑的弄堂,是午后邻里共话的竹床,是窗台上那盆开了又谢的月季。如今,城市更新的号角响起,有人眷恋,有人疑惑:“这住了几十年的地方,为啥要变?”作为在住建战线工作多年的退休人员,作为老城的老住户,我想对大家说:这场改变,是岁月给城市的礼物,而我们,都是执笔人。
一、读懂“变”的初心:城市更新,是写给生活的情书
咱们的老房子就像一位操劳多年的母亲,墙面的裂缝是她的皱纹,老化的管网是她不再畅通的血脉,拥挤的街巷是她舒展不开的衣襟。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来,是给母亲梳妆:修补墙面让她容光焕发,更换管网让她气血通畅,拓宽街巷让她舒展身姿。往大了说,这是国家在给千万个“母亲”治病——当全国60%的县城面临基础设施老化、20%的老旧小区亟待改造,城市更新就是一场“民生大考”,考的是如何让发展成果落在百姓的笑纹里,落在孩子的 playground 里,落在老人的菜篮子里。
想想看:下雨天不再担心屋顶漏水,出门就能走进口袋公园,街角的社区医院能刷医保卡,孙子放学路上有了安全的过街天桥……这些改变,不是“别人家的故事”,是我们即将触手可及的日常。而这一切的起点,是我们先读懂“变”的意义——城市更新,更新的是家园,温暖的是人心,托举的是千万个“小日子”的幸福。
二、当好“主人翁”: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三步曲
1. 敞开心扉,做政策的“明白人”
路过社区公告栏时,不妨停下脚步看看更新方案;接到入户调研电话时,耐心说说您的需求。城市更新不是“政府的事”,而是“咱们的事”。比如老城区管网改造,可能会暂时影响出行,但您知道吗?这些埋在地下的“城市生命线”,修好了能防内涝、保供水,咱们的房子也会跟着“增值”;再比如加装电梯,一楼住户担心采光,其实政策有补贴、方案可协商,社区正在征集“一楼换绿化空间”“错层电梯”等柔性方案。多听、多看、多问,您会发现:政策里藏着公平,规划中透着温度,每一份改变都在千方百计平衡“大家”与“小家”。
2. 主动参与,做家园的“设计师”
还记得去年社区议事会上,王师傅提议“保留巷口的老槐树”,后来规划图上特意绕开了它,如今树下多了石桌石凳,成了新的“议事角”;张阿姨在“居民心愿墙”上画了个滑梯,没过多久,废弃的锅炉房真的变成了儿童乐园。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居民的声音,能让更新方案更有“烟火气”。您可以:
- 提需求:通过社区微信群、意见箱说说您最盼改什么(比如“希望增加老年助餐点”“建议打通断头路”);
- 献智慧:对征迁补偿、户型设计等提出合理建议,比如“能否保留老房子的雕花窗作为文化装饰”;
- 做桥梁:向身边的老人、租客宣传政策,帮大家算清“环境账”“经济账”“安全账”。
3. 携手同行,做更新的“护航者”
改造期间难免有尘土、噪音,就像蝴蝶破茧前要经历黑暗。这时候,咱们可以:
- 多一份包容:给施工队一句“辛苦了”,主动收好阳台晾晒的衣物,遇到问题先找社区协调,不堵门、不误解;
- 多一份责任:发现建材堆放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及时向监理单位或街道反映,守护施工质量;
- 多一份传承:老城区的老物件、老故事,是城市的记忆密码。比如拆迁时,把有年代感的砖雕、门楣捐给社区展览馆,让后人知道“这里曾经的模样”。
三、老城新韵:让乡愁在更新中延续
有人担心:“拆了老房子,乡愁去哪儿了?”其实,真正的城市更新,是让乡愁“活”起来。就像武穴正街的改造,保留了百年老字号的匾额,修复了骑楼的雕花廊柱,却在二楼引入了非遗工坊、文创书店,老墙根下飘出的不再是煤炉味,而是咖啡香与楚剧唱腔的交织。作为居民,我们可以:
- 当个“文化守护者”:给年轻人讲讲巷子里的老传说,比如“张家老宅出过状元”“这口古井救过全村人”;
- 当个“新韵创造者”:在社区组织的“老城记忆展”上捐出老照片、旧物件,或者参与“最美阳台”“胡同文化节”等新活动,让老地方长出新故事。
结语: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城市
退休后,我常戴着党徽在社区帮忙协调更新事务,有人笑我“闲不住”,我却说:“这房子住了一辈子,难道不想让它越变越好?”城市更新,从来不是“政府的单方面付出”,而是一场“全民接力赛”——政府画蓝图、企业出力量、居民添砖瓦。当我们抱怨“办事难”时,不妨先问自己:“我为更新做了什么?”当我们期待“新家园”时,不妨先行动:签一份支持书,提一条好建议,劝一次邻里和解。
亲爱的街坊们,老城的砖墙记得我们的青春,我们也该还给它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挽起袖子,从“看着改”变成“一起改”:拆违时搭把手,协商时让一步,监督时多上心。因为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城市;你眼中的光芒,就是家园的方向。待来年春暖花开,我们会在更美的老城里相遇,那时可以骄傲地说:“看,这变化里,有我的一份力!”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