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25年4月9日,春风习习,丽日高照,鸟语花香。在这美好的暮春之际,著名军旅书画家刘玉华先生,从广州归家清明祭祖。
受老家村领导之邀,刘玉华到柴家疃文化中心献艺,挥笔泼墨,令人心荡神驰。王吉祥先生,王景舜先生等也先后现场挥毫,留下一张张墨宝。笔会后合影留念,欢声笑语,春醉柴家疃。
正是:“春景迷人,花木迎宾,古疃客盈。看暮春笔会,画中清影,临波立鹤,醉染乡情。翠苇连天,群莺合唱,昔日渑河美景萦。承文脉,看今朝桑梓,一片繁荣。遥思东晋兰亭,雅集处行书入大成。赏牵丝映带,行云流水,悟人生路,岁月峥嵘。春醉流年,盛时再续,且乐渔樵耕读宁。毫端绘,若春潮涌起,气势恢弘。”
这次暮春盛会,激发了广大老师诗友的写作热情,诗言心声,笔含春韵,诗词书画,汇集入屏,敬请鉴赏。 渑右诗词书画社
2025.04.14
本期作者
推优篇:王有源 王澄洲 王宽志 顾修俊
五绝:王景舜 王连光
五律:王连光
七绝:范豪文 王 说 王本玉 王澄洲 崔小玲 崔志业 秦曙光 王宽志
七律:顾修俊 刘玉华 路良玉 王胜军 王田美 陈希云 牛在坤
词曲:王新洲 牛在坤
古风:王本玉 崔志业 王新洲 王洪吉 王爱余
现代诗:王安之
报告文学:齐 心
书法:陈岱云 齐效直 崔志业 范豪文 王 说 王景舜 王连光 王公民 王胜军
绘画:唐行国 刘玉华 王景舜 王吉祥 王红霞
柴家疃暮春笔会抒怀
王有源
系水春浓迎挚友,古村笔会聚名师。
蝶鱼花鸟飞毫底,喜乐乡愁入砚池。
王有源先生诗《柴家疃暮春笔会抒怀》,一二句点明主题,在这春意浓浓的美好季节,名人雅士会汇柴家疃,时间地点人物艺术语言表达出来。三四句展开活动,蝶鱼花鸟,似乎带着芳香与活跃展现在画家笔下,砚池里彷彿盛满了喜乐乡愁,让人们思绪万千,蘸情入画,佳景萦怀,清影呈现。迎,聚,飞,入四字,用得巧妙,灵动,活力四射。全诗紧扣主题,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品读有味。
春醉柴家疃
王澄洲
书家戏曲并诗词,酒醉清明论仲尼。
自信东风催布谷,皆知细雨促耕犁。
春时蓄力描飞凤,岁月藏精绣卧貔。
祖上渔樵出悍将,如今嗜读又称奇。
王澄洲先生《春醉柴家疃》诗,首联点明主题,文化中心,书画诗词,梨园戏曲,人才汇聚。颔联颈联,依次展开,东风催布谷,细雨促耕犁。一年之计在于春,时光美好,须谋筹文化发展之措,青灯古卷,晴耕雨读,蓄力藏精,祖上遗韵,继承创新。市区授牌,如何做到名符其实,更上一层楼。给人以醒悟,鞭策。祖上渔樵出悍将,吾辈当如何?戏曲唱晚,诗书迎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亏渑右后来人。
渑右笔会抒怀(通韵)
王宽志
桑梓情深未能忘,同舒绘卷颂家乡。
笔耕沙麓一山秀,墨染渑河两岸香。
写水常思少年影,画槐每忆老学堂。
风情万种皆诗韵,旧梦时萦岁月荒。
王宽志先生《渑右笔会抒怀》首联以情感开句,乡情萦怀,好景难忘。颔联颈联,勾画出沙石山的旖旎,渑水河两岸的稻香,花香。少年时,那山青水秀,那古槐参天,那学堂书声,佳境连连,如诗似画。用词精炼,对仗工整,文理清晰。尾联慨括,思悟,少年生长在美好的大自然怀抱中,未知珍惜,散学后在打猪草,拾柴禾琐事中度过了。岁月荒,感叹至深,一言百味。
顾修俊
清明时节。雨润青山色。笔会群贤挥毫墨,妙笔生花神逸。
今风古韵交融。传承文化情浓。墨海扬帆逐梦,长河永续春风。
拜读顾修俊先生清平乐《清明笔会》词,开篇句,清明时节,雨润青山色,清明时节雨,染得青山愈翠色,在这美妙的季节,群贤聚,笔生花。大自然与文脉相生和谐。墨海扬帆逐梦,长河永续春风。以景抒情,文人墨客,青灯相伴,明月临窗,练笔不辍。领悟国粹之神奇,探索书画之奥妙。此首词,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五绝
笔会(通韵)
王景舜
春风兼大雅,翰墨笔生花。
借问何方有?柴家子第家。
王连光
锦绣诗书梦,为谁明月生?
墨香飘古韵,笔妙落丹青。
五律
翰墨乡情(通韵)
王连光
故土柴家疃,诗情渑系边。
浓浓散风采,神笔起风帆。
书画实千里,丹青名万传。
墨香出倩影,春色入人间。
七绝
赞渑右诗社暮春笔会(通韵)
范豪文
暮春古疃聚群英,挥洒丹青神韵惊。
饱蘸一溪沧浪水,笔端流淌故乡情。
柴家疃清明笔会颂吟
王说
墨客骚人聚故乡,丹青妙笔颂春光。
砂山摩岭牵心处,老柳新荷沐艳阳。
柴家疃清明笔会有感
王本玉
渑右诗村系水环,阳春三月聚群贤。
挥毫泼墨心田景,陌上花开紫燕旋。
暮春勾勒
王澄洲
林中百鸟啼声脆,嫩草娇花相映辉。
春暮承欢谁醉眼,此时美景过而非。
清明童趣(通韵)
崔小玲
小儿追鹞绿坡边,撞落梨花笑满山。
彩线拽着云朵跑,柳枝轻荡碧波间。
咏榆钱(通韵)
崔志业
飞鸟惊人出密林,经年老树叶方新。
一瓢豆面黄金色,三把榆钱买段春。
兰生幽谷
秦曙光
兰存幽谷如仙草,恰似神方价值高。
峭壁悬崖生石斛,延年益寿乐淘淘。
流芳石斛(通韵)
秦曙光
流芳本草断崖间,生就石斛笑暑寒。
碎骨缘何魂不灭,兴族追梦永春天。
记录三月风(通韵)
王宽志
滚滚狂风混沌天,摧花裂木夜无眠。
窗前竹抚海棠泪,欲说行人路更艰。
七律
清明笔会(通韵)
顾修俊
翠柏苍松绕祖坟,清明节到雨纷纷。
墨香四溢写情意,笔走龙蛇绘古今。
匠手挥毫抒壮志,佳篇频现展时新。
传承文化扬国粹,书法长河永续春。
雅聚柴家疃(通韵)
刘玉华
盛春我到系河边,柳绿桃红笑语喧。
浩荡东风添笔韵,缤纷花雨入诗篇。
丹青鼓舞谱高品,翰墨欢腾呈大观。
紫燕飞来谈往事,白云入室汇茶烟。
路良玉
春融古疃紫霞生,文客名儒乡梓情。
蘸彩淡描梅影静,纵毫任点月光明。
携来柳色入长卷,唤起莺歌喧素屏。
莫道时节疏记忆,书阁画院挹芳风。
笔会
王胜军
清明归梓意情长,古道拂云传墨香。
恰恰东风添雅韵,翩翩紫燕入华章。
挥毫顿起龙蛇舞,铺纸环生锦绣扬。
书院时时飞笑语,笔花春影共留芳。
齐心礼赞
王胜军
乐颂田园暖意诚,鲁中晨报久留名。
裁云织就齐心梦,琢玉吟来桑梓情。
文脉传歌书胜事,清风入韵咏繁荣。
欣观笔底诗花绽,无尽才思天地盈。
柴家疃笔会(通韵)
王田美
柳绿樱红最美时,柴家大院聚名师。
笔端生色兰竹秀,卷上留香荷鹭依。
旅梦悠悠心不老,乡愁切切友常思。
且将盛会同君赏,渑右微刊又可期。
微屏蓦见诗友崔志业于书摊淘得旧作《临淄一方土》书影感怀(通韵)
陈希云
犹忆当年墨色新,泥香土味散芳芬。
文排风物兼兴替,笔重春秋涉古今。
情系一方重振起,缘牵四纪倍觉亲。①
纸黄岁老山河永,无悔章章叶叶心。
注①缘牵四纪:《临淄一方土》出版四十多年了,还有读者牵情不忘,文缘乡缘令人心感。
咏牡丹
牛在坤
楚楚姿颜俏曙光,雄夸代代百花王。
追风到处仙娥喜,顾影随时梦蝶忙。
每念云霞惊国色,常怀日月爱天香。
题诗一首情难尽,把酒三杯话洛阳。
词
鹧鸪天·春之韵笔会赞(通韵)
王新洲
韵渲书社诗意浓,毫端艺苑竞玲珑。丹青兰韵凝新碧,翰墨金石绽浅红。
词涌案,画惊鸿。砚池浓淡有神工。休言乡野无才俊,渑系承宗多卧龙。
献衷心·岛城季春寄情咏怀
牛在坤
暮春东海至,登眺崂峰。飘细雨,拂香风。悦百灵欢唱,云绕贞松。腾紫气,开眼界,觅仙踪。
欣兴逸,慨情浓。景光明媚醉桃红。恨不能生翅,鹰击苍穹。须励志,怀夙愿,立新功。
古风
赞柴家疃两村支书(古风)
王本玉
柴家疃里沐春风,文化兴村众认同。
渑右诗坛歌盛世,舞台戏社唱声隆。
书协笔底龙蛇舞,画苑毫端日月融。
心底无私天地阔,支书智慧众尊崇。
榆钱(古风)
崔志业
莫把榆钱不当钱,昔时可度灾荒年。
最是光阴留不住,如今只作苦忆甜。
但见餐桌榆钱在,不见当年故人颜。
迎风执手看泪眼,由是怀揣旧相片。
古疃春韵(古风)
王新洲
群英汇书苑,纷呈才艺强。
丹青隶行楷,梨园妆新颜。
共商振兴业,盛世续新篇。
村首谋宏景,乡贤负薪添。
齐欣锦绣文,追古颂今扬。
游子心心念,故土情恋长。
良师拳拳心,田美传媒忙。
天地人和际,合力共图强。
古村蕴新花,盛开迎朝阳。
赞神之韵笔会(古风)
王洪吉
齐地欣逢艳阳天,渑右诗社喜气添。
人才荟萃柴家瞳,英豪相会渑水边。
泼墨挥毫尽灵感,吟诗作画皆释然。
且听莺歌入画屏,一片丹心净蓝天。
沙尘暴(古风)
王爱余
黄霾蔽月卷飞沙,塞上狂飙乱似麻。
天地昏沉失秀色,乾坤混沌暗云涯。
江豚困厄频吹浪,候鸟迷踪难返家。
但信浮尘终散日,劫余霁景胜春华。
现代诗
妙手丹青
赞柴家疃暮春笔会
王安之
一涂一抹
挥就一副鸟语花香
一笔一画
锦绣山河跃然纸上
一横一竖
力透翰墨风骨之美
一撇一捺
尽显行云灵动之光
一词一阙
倾诉春天绵绵情思
一诗一赋
悟尽人生岁月沧桑
报告文学
翰墨飘香绘春景,丹青流韵润乡情
作者:齐心
乡村四月,春意正浓。一场以“春醉柴家疃”为主题的书画笔会,在淄博文化名村柴家疃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柴家疃村委会联合临淄书法家协会、临淄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特邀乡贤名家、文化学者、农民艺术家等齐聚一堂,以书画为媒,共叙乡情,齐绘乡村振兴的文化新篇章。
笔会现场,墨香四溢,笑语盈盈;名家荟萃,笔墨抒怀。组委会还专门邀请了本村乡贤、军旅书画家刘玉华先生莅临指导,并现场开讲和示范“大写意花鸟绘画技法”。刘先生虽未着戎装,挥毫泼墨间却尽显军人的豪情。他以《倩影》为题,寥寥数笔勾勒出渑水荷莲清幽绽放、鹭鸟鹤立长鸣的生动画面,并现场传授“以形写神、虚实相生”的创作理念。他说:“艺术要扎根生活,就像荷莲要根植渑水河一样,越有泥土滋养,越有蓬勃生机!”听了他的话,村支书王金良激动地说道:“这就叫做艺传百姓家,丹青浸润百姓心田啊!”
临淄文化学者王有源先生则以“渔樵耕读”为主题,从一幅农民书法家王胜军先生的作品切入,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一传统意象的文化内涵。“渔者乐水,樵者乐山,耕者乐田,读者乐书——这不仅是我国先民的理想生活,更是柴家疃人世代传承的精神图谱。”他结合渑水河、沙石山、村中古井、老槐、以及戏台、书院遗址等实物,将典籍中的名家名句化作村民耳熟能详的乡土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春风浩荡中焕发新芽。
农民画家代表王景舜先生的现场示范别具一格。他手握画笔,在宣纸上勾勒出柴家疃的村花“玉兰”,笔触质朴却饱含深情。村民王先生在他的指导下,尝试用水墨描绘兰草、山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俺种了半辈子庄稼,心里却天天想着把艺术种在田埂上,今天终于得偿所愿了。”
本次笔会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村民书画角”,由回乡创业的青年才俊、央美硕士王女士进行教授指导,与村民书画爱好者互动,现场教学如何运笔、构图等绘画技巧,并创作了多副书画作品赠与村民。村民张大爷手捧《大吉图》画作,感慨地说:“这些画让咱村的文化味更浓了!”
墨香氤氲,群贤毕至的活动现场,书画家们秉承着热爱家乡、奉献家乡的艺术宗旨,齐聚一堂,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共襄乡土文化盛举。他们用灵感和艺术勾勒着柴家疃的春山秀水、松竹挺拔;渑水荷香、玉兰娇艳,尽显乡村自然之美与生机盎然。
一时间,柴家疃文化中心展厅内,多位农民创作者的作品与名家墨宝同台展出,石碾炊烟、青瓦白墙间,专业艺术与乡土气息相映成趣,共描乡村发展新画卷。
此外,笔会期间,还举行了“书画与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村支书王金良先生和与会艺术家、村民代表共同商讨,如何以艺术赋能乡村文旅事业,并提议将柴家疃、渑水河的自然风光融入艺术创作,打造特色文化乡村,为家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笔会落幕时,晚霞染红了文化中心的青砖黛瓦。这场文化艺术与乡土风光的对话,不仅让翰墨丹青浸润了柴家疃的巷陌千家,更以文化之力叩响了乡村振兴的大门。
书画集锦
编审: 王景舜 王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