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暮年吟
黄一中(上海)
不叹浮生万苦辛,功名未予调低人。
荣华逝似花间露,气节坚如雪里筠。
世路回环殇岔口,机缘挫失祸倾轮。
舛差诸事随时去,自在诗中觅晚春。
七律·春耕即景图
邓太平(湖南)
春深农事正催班,犁罢新秧趁暖还。
护蕊除虫须仔细,培根溉壤岂辞艰?
陌头初果凝珠露,垄上青禾接翠鬟。
野老田间无倦日,荷锄犹盼稻云般。
七律·春乡惜
邓太平(湖南)
春山幽涧水涓涓,谷口莺梭织碎烟。
南岭茶姑歌绕雾,西村牧笛曲萦田。
闲看绿野苗垂露,静赏红鹃蕊吐妍。
最喜农家丰岁兆,耕夫尤惜艳阳天。
七律·湖亭雅钓寄兴
邓太平(湖南)
闲翁理钓慕姜公,翠羽凝眸立浅丛。
风过芳洲香欲醉,云移碧水影浮空。
柳阴垂幕青帘秀,莲蕊擎珠玉翅躬。
坐对清波竿在手,蛙声鼓碎漫湖葱。
七律·异乡四季思归
邓太平(湖南)
独身异地沉孤吟,寂寞窗前望暮云。
春暖东君桃李艳,夏寒风雨落花纷。
秋穹遥眺南飞雁,冬令凝霜游子心。
梅绽笑迎团聚日,佳肴温酒待归人。
七律·平生悟
邓太平(湖南)
孤影浮生寄两间,慈航愿渡世途艰。
千重霜雪凝肌骨,一片贞心抱岁寒。
曾向青灯寻宿契,终凭素手启新篇。
昏灯照鬓星星满,心共晴窗守晏然。
七律·与羊城老战友暮春聚会珀丽酒店遣怀
刘乃新(济南)
正是阳春风景异,又来粤海会知音。
并肩战斗苦甘共,促膝谈心情义真。
杆上雄鹰架银线,电台勇士守忠贞。
电波万里传佳讯,友谊长存日日新。
2025.4.15
七律·清明谷雨时节感怀
徐晋国(湖南)
清谷时节迎瑞气,绿荫盛茂掩阳台。
蝉鸣柳树声声亮,蛙踞田畴啯啯怀。
有意春风追月去,无心夏雨伴云来。
愿君每日留佳景,长岁如歌尽乐哉。
七绝·春天里的十万山
(二首)
王敏(广西)
(一)
翠幔千重叠雾纱,松鬙抖落半天霞。
忽闻山脊游龙过,皆是春风访客家。
(二)
漱玉飞泉织素纱,苔衣漫漶篆烟霞。
石床犹带醍醐暖,涧底谁人煮月华。

忆秦娥·好风接
刘玉超(河南)
好风接。海棠不误洪河月。洪河月。新枝时雨,蜀红香冽。
小城最美春光彻。万株红树明霞缬。明霞缬。怜花入梦,白云春叶。
檐前铁•战场兄弟
黄生美(湖南)
好兄亲,死节相依,情真意切。血横飞、弹雨铁锥藜,冲破死亡飘瞥。平常事,情仇恨,在此刻、随烟灭。
拼亡地、互关怀,友谊堪称钢铁。都因为、战场同洒颅腔血。不问来由,共与死神牵,何足屑?
(无名氏体)
2025.4.9.
沁园春・古莲文化街
敬新谱(河南)
莲韵清标,古巷藏珍,岁月沉香。看飞檐斗拱,重寻旧梦;雕梁画栋,再诉沧桑。书院传经,碑文载史,一脉文光映古墙。清风里,仰周公塑像,正气轩昂。
千年文脉悠长,引无数、游人竞探芳。赞非遗焕彩,匠心独运;新声雅韵,妙曲铿锵。墨染长街,诗吟胜景,薪火相传续锦章。凭栏望,正云开天阔,再启新航。
武陵春· 军旅情怀
欧阳光(江西)
束发从戎军校训,
摩码射云霄。
数载边关风雨飘。
野练卧寒潮。
卸甲归乡披案牍,
白领替征袍。
入梦曾将密电抄。
惊醒月轮遥。
(钦谱 毛滂体)
归田乐引•久别重逢
黄生美(湖南)
总怪良宵短。久别后、但凡大变。想当年彪悍。百米十秒几,冲压炮弹。快手飞枪扫连片。
而今再碰见。仔细看、言谈行为缓。皓髯两鬓,不见当年健。唯有战阵事,点滴明辨。浊酒连杯话声侃。
(晏几道体)
2025.4.10.
鹧鸪天·今岁西陵诗意浓
刘玉超(河南)
今岁西陵诗意浓。海棠万树著花红。无垠麦色洪河月,不尽春声故里风。
红映处,绿香中。问询何日与君逢。自从别后萦清梦,不见归来有此容。
小重山·春满南田垄麦青
刘玉超(河南)
春满南田垄麦青。陌阡芳草绿、野花明。催人布谷送新声。东风里、点点翠光生。
漫步浴春晴。心随云去远、听流莺。一川碧野不胜荣。君何处、无限夕阳情。
2025.04.11.
师师令•会战友
黄生美(湖南)
天长日久。散开难谋首。战尘排去奔前程,有退伍、回归农宿。少数提携居造就。骨干调优走。
而今都到承休后。滿时间惟有。趁坊腰脚尚平衡,专一会、死生兵友。不用遗痕和愧疚。寄此情天佑。
(张先体)
2025.4.12.
看花回•知足
黄生美(湖南)
一晃超过大半生。云影枯荣。浑然奔逐匆匆过,得小安、鼻息尚恒。青丝通白发,一事无成。
回首身来独自明。命运天平。八合仓米恩非浅@,要知情、够饱就行。会心天静好,来去单程。
注@合,古计量单位。一合等于十分之一升。俗语说“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滿升”。
(柳永体)
2025.4.13.
秋风清·东风晴
刘玉超(河南)
东风晴。河水明。岸侧海棠粉,堤边杨柳青。心如流水绵绵意,一望麦绿恬安平。
青玉案•春花
黄生美(湖南)
东风吹过千花晓。待红日、分明俏。冬季长眠多懊恼。欲言即止,破啼为笑。等待春雷兆。
天宫终放开天炮。万物苏生醒来早。试趁春霖通个澡。青春展现,百般妖窕。装点佳人照。
(贺祷体)
2025.4.14.
粉蝶儿•踏青
黄生美(湖南)
春日如酥,踏青赏花人众。一群群、泛潮人涌。路边边,停满了,各支车宠。道边店,忙坏摆摊翁勇。
而今时代,岁月静好如梦。好风光、美多与共。把休闲,当节日,过从隆重。但别忘,轻柔暖风修中。
(辛弃疾体)
2025.4.15.
两同心•新农村
黄生美(湖南)
水乡三月,柳绿花红。纵目处、山花云漫,抬望眼、鹭引晴空。良田里,籼稻苗肥,油菜隆胸。
美景沐浴东风。一路轻松。大世界、无垠宽广,小视野、滿眼葱茏。新农村,生气舒颜,人寿年丰。
(晏几道体)
2025.4.16.
碧牡丹•关税战畅想
黄生美(湖南)
大器频仍,修移调子,重申大国风范。不是从前,任受可侵犯。羁贫瘦弱当年,几门洋炮,三丁刀剑。打破关门,就直投幽暗。
如今倒转乾坤,华夏强,欺凌胆敢?纵有寇、诛心滿滿,总是妄狂胆敛。国威民勇,力出针衡,犯我中华必遭斩。天朝鼎盛再逢,把方陀总揽。
(李致远体)
2025.4.17.
望江怨·深春日
刘玉超(河南)
深春日。一地残英海棠惜。西陵依旧碧。麦苗抽穗波光溢。陌头立。望眼白云归,自随春色力。
2025.04.16.

重温儿时景
杨立合(河北)
幼时乡间庙会兴
黎民百姓喜气盈
美味小吃人称颂
踏青赏花访亲朋
今朝只能忆往情
寒潮大风袭京东
鲍邱河畔狂尘舞
飞沙树叶眼难睁
驱車回乡观远景
镇上小吃逗顽童
耳旁只听乡邻语
不见儿时世间情
2025-农历三月十五日
★★★
故乡漯河沙澧公园随吟(古风)
赵耀宇(河南)
故乡停留时虽短,
抽空未忘河畔转。
沙澧交汇聚财地,
一城半水赛江南。
水旱码头辉煌续,
复航已达平顶山。
移步皆景春光美,
人民幸福不羨仙。
——写于河南漯河
2025.04.05
为毛家后人清明节韶山祭祖感吟(古风)
赵耀宇(河南)
清明慎终追思远,
毛家后人回韶山。
嫡孙携妻带儿女,
祖父像前献花篮。
新宇带头表忠心,
后辈曾孙盟誓言。
效仿先祖为华夏,
主席有灵笑九泉。
2025.04.06
久旱悯农(古风)
赵耀宇(河南)
久未落雨风不停,
豫农心中似火攻。
麦正拔节抽穗期,
缺墒咋有好收成。
2025.04.17
桂林古莲文化街记
敬新谱(河南)
尧山霭霭,漓水汤汤。莲街幽静,彩帜飘扬。溯千年之正气,聚八桂之清芳。斯街肇于庚寅,成于壬辰。仿清构以延脉,承古意而传神。铜铸先贤之像,石镌廉政之箴。墨客凝眸,碑文无声而醒世;幼童驻足,石刻有字以警心。
自昔南迁周氏,抱水立村。俄而立家训,诫后人:“出仕为官,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务民。”“贪一文则绝嗣,冤百姓则辱门"。父子联登之虎榜,两代并耀以龙门;四代翰林,簪缨累世;五朝邑宰,教化传家。镌石铭贞,效濂溪之雅韵;挥毫述志,承包拯之清风。德昭日月,节炳千秋。
亦既状元及第,青史留名。裴说弃官,好友于驿亭惜别;观文挂印,邀朋于漓岸伤离。世则量才以杖,建勋献策为农。廉太守殒身持节,武状元殉国以忠。启瑞之体察民瘼,福姚以笔伐豺狼。公本分明,拐脚却非私念;杖从节起,直木乃用尺量。天下英雄,有清风两袖;人中俊杰,更赤胆一腔。
是知漓江胜壤,代毓贤良。曹邺刺贪,诗锋之凛凛;得臣(周渭字号)效法,铁面以锵锵。允济市中,安民著绩;唐介朝内,劾佞昭章。赐履开仓,赈黎元于饥馑;宏谋载史,留清誉于乡邦......
乐哉!贤宦若星垂斗汉,俊才如月耀坤乾。浪卷千年,淘尽前朝之浊秽;史遗百代,犹存后世以清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聚廉政精魂于卷,融洁操懿德于诗。展牍而观,恍闻其容面;抚墙以悟,如见其冰心。期此德长传,甘霖润物;愿斯风常驻,勖(xù,勉励)志澄怀。
赞曰:
一条幽巷,百代廉风。
山铸其骨,水润其衷。
官清民乐,政简时雍。
今瞻遗迹,永慕高踪。
愿持此志,共守初衷。
——2025.4.14

咏柳州的紫荆花
韦孟强(广西)
满城的彤蒸霞蔚,
遍地的霓舞虹飞。
芳姿迷乱了大街小院,
丽色炫翻了琼山玉水。
人间四月春欲归去,
却被柳州的紫荆花灌醉。
若向百花探风流,
唯有烂漫紫荆最赏眉。
樱花远看虽俏,
近察却见包颜卷色扮高贵;
玫瑰环视诚妍,
但触枝欲赏难防暗刺明锥。
苔米幽细,
寄身阴隅岩穴视隔荆榛草帷;
牡丹胖圆,
大大咧咧自恃国花惹是非。
唯有紫荆雍容淡雅,
清纯而不妖媚。
从容舒展着修枝硕干,
阅尽古往今来秋雨春晖。
也真的巧了,
紫荆花面五瓣六蕊,
与中华56个民族身融体会。
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积淀,
在她那里骄容再现,熠熠生辉。
史传有田氏三兄弟欲割情分手,
她不忍“三荆”断臂以死劝回;*
港人说她在抗英墓前同仇敌忾,*
为死难英烈树起铁史金碑。
无论是传说还是实有,
紫荆都是那样和谐和睦、无私无畏;
不管是故事还是寓托,
紫荆已经成为抵御外侮民族魂灵的护卫。
带着与生俱来的品格,
紫荆为人类绣景壮色无怨无悔。
你深知柳州敢为人先,
打破青帝立下的生长“行规”,
赤条条扎根这片土地,
春到时未思长叶先鼓花蕾。
你向往柳州人的团结、勇敢和奉献,
繁枝茂叶时花根绝不出蕊;
当花儿催红飘粉营养难以为继,
你那绿叶则勇作牺牲毅然脱垂。
紫荆枝密花稠生机浓烈,
直把光天染得日淡云瑰。
你丹拥紫簇披霞挂彩,
抬头举眼满城绿瘦红肥。
你汇姿聚色从不单强独勇,
共创辉煌无论贵贱尊卑。
孤瓣闻香你未必出香,
汇入花海则香气清怡畅人心肺。
你自由自在纵情绽放,
任明蝉唱枝,暗鹊旋飞。
梅兰竹菊各资特质,
在千花百草中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你坚贞洁雅兼而有之,
更出落得红颜昭暮,娇态惭妃。
啊,紫荆花,
是你爱上了柳州还是柳州爱上了你,
终由天缘地引心领神会。
同台编织着人间的美好生活,
文明共建,追梦同轨,
向着锦绣前程比翼齐飞。
紫荆花见证着柳州,
社会和谐,山川明媚;
古人“岭树重遮千里目”的惆怅,
已换作“万顷红霞铺满城”让人乐不思归。
紫荆花俏映着柳州,
人们撸起袖子齐心建设小康社会;
昔日“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感叹,
已变为“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笑眉。
柳州的紫荆花,
风抚土润,提祥携瑞;
柳州人的团结、创造和奉献,
都长入她的躯干,漫出她的芳菲。
柳州的紫荆花,
浩瀚如海,炙月熔晷,
彰显着众志成城的无比优势,
释放那独领风骚的强劲春威!
*田氏“三荆”:古时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所有财产分配完毕,余下一棵紫 荆树意欲分为三截。天明,当兄弟仨前来砍树时,发现树已枯萎,落花满地。田真不禁对天长叹“人不如木也!”从此兄弟三人不再分家,和睦相处,紫荆树也随之复活,花繁叶茂。
*紫荆花与香港:香港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故事。100多年前,香港居民为反抗英国的入侵,前仆后继,无数先烈英勇就义。劫难过后,人们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一棵人们从未见过的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树,很快这花开遍了香港。清明前后花开尤盛,民众将其命名为紫荆花,以纪念那些牺牲的烈士。1965年紫荆花被选定为香港市花;1990年 4月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紫荆花为区旗和区徽图案。

海珠桥畔忆时光,百年见证广州潮
张胜清(广州)
广州海珠桥,始建于1929年12月1日,1933年2月15日建成通车,近百年的时光,它始终屹立在珠江之上,见证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
对海珠桥最初的印象,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我念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观看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影片中,扑朔迷离的剧情让我沉浸其中,而频繁出镜的海珠桥,更是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镜头下,海珠桥冷峻又独特,带着工业建筑特有的坚实与硬朗,瞬间勾起我对这座大桥的好奇。
十年后,因工作调动,我来到广州。行李还没安置好,我就匆匆奔向海珠桥。站在桥上,珠江水悠悠地流淌,江风带着水汽拂面而来,似乎还裹挟着电影里的紧张与刺激。转身看向海珠广场,开阔的场地与周围林立的高楼相互映衬,解放纪念雕像庄严矗立,过往行人神色轻松自在,与电影里危机四伏的景象大相径庭,却让我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海珠桥游玩。孩子在桥上嬉笑奔跑,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我们一起在桥上看船只穿梭,在海珠广场喂鸽子、放风筝。这里留存着我们家庭无数温馨欢乐的时刻,也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如今,我已退休,常住广州,海珠桥和海珠广场成了我闲暇时最爱去的地方。午后漫步于此,看珠江两岸不断翻新的景致,感受岁月沉淀下的宁静。
海珠桥不仅是我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广州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作为广州第一座横跨珠江的桥梁,它也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还是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之一。自建成通车起,海珠桥就成为连接珠江两岸的关键纽带,结束了人们依靠渡船往来的历史,让繁华的“河北”与曾经相对荒凉的“河南”紧密相连,开启广州城市发展的新篇章,见证广州的商业繁荣与市井烟火。
1957年,反特电影《羊城暗哨》在广州实地拍摄,海珠桥作为重要外景地被定格在电影胶片中。在那个没有特效的年代,海珠桥真实的风貌为电影增添浓厚的时代氛围。影片里惊险的追逐、紧张的对峙在桥上展开,让观众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风云变幻。海珠桥不仅是电影故事的发生地,更是广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敌特势力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者。
但海珠桥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战争的洗礼与岁月的磨砺。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炸毁桥体,盗走桥梁中段开合设备,使其丧失开合功能;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撤离广州前,再次将其炸毁。可这座饱经沧桑的桥梁,就像广州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得到重建。1950年,仅仅用了6个月,海珠桥便重获新生,以全新姿态继续连接珠江两岸,见证广州的发展变迁。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珠桥在灯光映照下展现出别样魅力。钢梁被灯光勾勒出清晰轮廓,宛如巨龙横跨珠江;海珠广场上的解放纪念雕像在灯光衬托下,更显庄严肃穆。珠江两岸霓虹灯闪烁,江面上游船如织,波光粼粼的江水倒映着两岸灯光,如梦似幻。此时的海珠桥,不仅是城市景观,更是广州夜生活的核心区域,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从《羊城暗哨》里的惊险画面,到如今市民悠然的生活日常,海珠桥见证广州从充满革命斗争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全过程。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广州人的记忆与情感,是广州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在未来岁月里,相信海珠桥将继续见证广州的发展,续写这座城市的辉煌篇章 。
2025年4月10日 于广州
《明江春游》抒写
王敏(广西)
时维三春,序属芳辰。天地开其淑气,万物启其华新。余乃摇楫一叶扁舟,泛游明江,揽胜春光之盛景,寻幽取趣之自然。江水潺潺,微波细浪,绕过十万大山之千麓,随江西流,不绝如缕。其水澄澈,若明镜之开,映照清天白云,倒影绰绰,波光粼粼,如碎金洒于水面,闪烁生辉,借得一路春风得意。
纵览明江源头,见三桥横跨南北西东,各显奇妙。“东升”桥拱过西东,恰似长龙横卧,又如古朴厚重。桥下三江汇水,滚滚湍急,别有一番韵味。“月亮”桥峙立于明江新城与龙江半岛的南北,形如弯月,与绿水清山相辉成趣。“三华”桥则古意盎然,青石古造型,已成为明江两岸人民跨江首渡横桥的历史见证。明江源头的三桥虽风格各异,却皆融入这春天美景之中,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江畔田庄,炊烟袅袅,如轻纱曼舞,随风而散。黎庶荷锄,布谷声声,催耕催种,其音清越,回荡于沃野之间。闻之令人心生勤勉之意,仿佛亦欲投身于农耕劳作。喜鹊登枝,啼声婉转,似在报春之喜;林间蝉鸣,声声入耳,如琴瑟和鸣,悦耳动听。田园溪畔,蛙鼓阵阵,此起彼伏,与江风相和,奏响春天之乐章。江风拂面,带来花草之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扁舟空帆摇橹江上,一目两岸青山如黛,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江边野花烂漫,红黄紫白,竞相开放,香气四溢,沁人心脾。柳丝轻垂江浔,随风摇曳,拂于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如诗如画。远望山峦起伏,连绵不绝,云雾缭绕其间,如轻纱遮面,若隐若现,更添几分神秘之感。山间松柏苍翠,竹林幽深,鸟跃枝梢声声,如天籁之音,回荡于山谷之中。江水在山间婉转穿行,时而湍急,时而缓潺,时而细浪拍舟。高处俯看似一条玉带,环绕群山脚下之间。
余观此景,不禁心旷神怡,忘却了尘世之喧嚣。遂吟诗赋词,以记此游,诗云:曰一,春回大地暖,明江水潺潺。田庄烟袅袅,布谷催耕田。喜鹊登枝唱,林蝉声声传。曰二,蛙鼓田园里,江风送花香。青山云雾绕,野花馥芬芳。扁舟轻摇处,心随春意长。愿岁岁年年,皆与伴春光。
余于舟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聘怀,极视听之娱,皆可乐也。江水悠悠,岁月如流,而此春光之美,山河之秀,却恒永不变。古人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今余泛舟明江,亲临其境,目观江山之美,方知古人之言不虚。
江水西流,百帆争橹;渔舟唱晚,响穷十万大山之巅。雁阵惊寒,声断明江长河之浦。吾夫,虽无王维之才,然亦心驰神往,欲效其笔,赋诗一首:
明江春水绿如蓝,两岸青山起翠岚。喜鹊枝梢啼晓日,金蝉高树唱晴天。田庄袅袅炊烟绕,溪谷声声蛙鸟喧。独坐船头欣锦绣,遥观山色壑深寒。
对景吟哦,不觉日已西斜。回头转望,夕阳如血,映照在江面上,波光潋滟,如金蛇狂舞。江边的芦苇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温柔。远处的山峦被夕阳染成了金色,如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陶醉。
油然感叹,春游明江,得此良辰美景,实乃人生之乐游也。愿朝朝暮暮如今日,皆能与春光相伴,泛舟明江,赏山川之秀,品春天之韵。乐哉!
于瀼州古镇西门
(蛇)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