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里摔出的硬骨头》
王博
1969年开春那会儿,我们五个北京娃挤在绿皮火车里,搪瓷茶缸撞得叮当响,怀里揣着红宝书,晃悠了三天三夜才到延安。丽丽刚下车就抹眼泪——她那条崭新的灯芯绒裤子沾满煤灰,村里老支书牵来的毛驴还把她红围巾当草草啃了半截。
在赵家沟住窑洞的头个月,硬炕硌得人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头回下地背粪,我挑着粪桶跟踩高跷似的,没走两步就摔个四仰八叉。粪汤子溅了建国满身,气得他抄起铁锹追了我二里地,最后俩人瘫在麦秸垛里直喘粗气,倒把看热闹的老乡乐得前仰后合。
等熬到腊月天,西北风顺着窗户缝往窑洞里钻。我们裹着掉毛的老羊皮袄挤作一团,丽丽总把家里寄的桃酥掰成五瓣,京京每次都把自己那块塞给老支书家的小栓子。有天夜里听见隔壁有动静,建国端着煤油灯去瞧,回来时眼窝子通红——秀兰姐摸黑把新纳的棉鞋悄悄搁在我们窑洞门口。
开春后京京当上村小老师,拿旧报纸糊墙当黑板,把算术题编成山歌调。小栓子他娘送来半袋黄小米,念叨着"艾老师教娃认字可比喂猪食金贵"。我们几个知青轮流去教室顶房梁,生怕哪天窑洞塌下来。
75年推荐工农兵学员那会儿,公社把我和建国报了上去。临走前夜,京京往我挎包里塞了双千层底布鞋:"到了北京大医院,可别嫌俺们陕北婆姨的手艺糙。"我摸黑跑到后山梁上,望着沟里星星点点的煤油灯,突然觉着这五年的跟头没白摔——黄泥早把我们揉碎了又重新捏出了人样。
08年知青聚会回村,建国带着农科所的扶贫项目,我揣着医学院的捐款协议。老支书挂着枣木拐杖在校门口迎我们,当年漏风的土窑洞早变成了二层教学楼。京京的白头发被风吹得乱飘,还像当年教娃娃们唱山歌时那样精神。
去年清明回赵家沟,宝塔山的野桃花开得正艳。建国指着山脚新修的柏油路直乐:"瞅瞅!当年咱俩摔粪桶的泥坑子,现在成旅游打卡地了!"小栓子的孙子举着手机要和我们拍短视频,背景音乐正是京京编的"算术山歌"。
现在回头想想,当年那些跟头都摔进黄土里了,倒养出了满山的枣树。就像老支书常念叨的:"石头缝里长不出好庄稼,摔过跟头的地界才能养出硬脊梁。"
作者简介:
王博,陕西西安市蓝田县人。《乡土蓝田》特邀作者,曾任《陕西农民报》及《人权》杂志记者,以敏锐观察记录时代,传递人生。作为多家媒体特约,屡获“先进个人"称号,新闻领域贡献突出,广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