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兵训练终身难忘,有趣故事记忆犹新
1969年3月11日正式拉开新兵训练的序幕。
新兵集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曾让我们记忆犹新,终身难忘。下面重点写几个有趣事,与各位战友和读者分享。
一是因新兵生活不习惯,曾有一名范某某战友坐车想回河南老家,后因在昆明火车站又将其带回新兵连,并有欢迎仪式。
据悉他和他的亲哥哥范红勋(后来我们一个连)一同当兵到达新兵连,其弟范某某因天天吃大米饭,且又加至思母心切,而一时产生不愿当兵返回家乡的念头。他借到曲江公社逛街为由,在曲江汽车站购票前往昆明坐车回河南老家,因发现及时,部队派车前往昆明火车站,后将范某某带回,而又敲锣打鼓地热烈地表示欢迎。
二是因男女厕所分不清,闹出不少笑话。
新兵连因临时租用大营村老百姓的民房,所以,开始,厕所上也没有写男女,所以,老百姓与我们新兵共用厕所,当然,老百姓也有男,也有女,后来新兵连首长发现此问题,便引起了高度重视,后在厕所外边,用纸写明男女厕所,从此,一举避免了男女厕所共用,闹出不少笑话的故事……
三是新兵紧急集合,洋相百出。
紧急集合也是新兵训练的重要科目。有一天早晨五点三十分,我们排副排长康家勤吹响了紧急集合哨,时值在楼下站岗的我们封丘县荆隆宫乡葛砦村常绍勤战友,急忙跑到楼上,拉开了电灯,此事随受到康副排长的严励批评,但就在常绍勤拉开电灯的一瞬间,全排新兵心中暗地高兴……新乡市王洪战友因当时找不到被包带,他就抱着被子出来应付紧急集合。为从实战出发,排长带我们走稻田硬,但有的战友眼神不太好,或一不小心就有战友掉到稻田地里……
四是不怕调皮捣蛋,就怕单兵教练。
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进行了队列考核。凡是队列考核不合格的新兵,新兵连将其人员全部带到曲江公社三中大操场上,全部进行单兵教练,我就是一位不合格的一名新兵,我的单兵教练员是新兵连副指导员赵允顺,他对我个人队列动作,逐个纠正,使我受益匪浅,凡是不合格战友,都通过单兵教练后,后来考核全部达标。大部队喊口令做动作,个人动作可以不规范,存有瑕次,但是,到单兵教练时,那就截然不同,而且是队列的分解动作,所以,只有要求做个别动作的战士,严肃认真,而且动作规范,来不得一点马虎。这就是从古至今传承的"不怕调皮捣蛋,就怕单兵教练"的传说。
五是因不慎掉进大粪坑,偏偏这位战友后来当了部队司令
我们排楼下就是新兵连伙房,使用的公厕即是生产队的公用厕所,云南的公用厕所也比较特殊,一般都是用木板架在一个大粪坑上边,但由于厕所时间长,木板槽所致,我们封丘县荆隆宫公社顺合街大队高秀仁战友,因他身体偏胖,加至厕所木板断裂造成高秀仁不慎掉进大粪坑中,致使他浑身上下全是尿粪,他幸亏被我老乡副班长张德俊及时救出,又经班长张建成允许,给高秀仁半天假,把全部衣服脱下来洗了一遍,后又到曲江糖厂澡塘洗了澡,换了衣服。
虽然新兵连230名新兵,唯独高秀仁战友掉进了大粪坑,可到后来,高秀仁战友经过本人努力,领导重视培养入党提干,部队台阶论,一步一个脚印,他竞然从一名普通计算员,到提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八0三0三部队司令员职务,我们要为封丘老乡战友高秀仁点赞与祝贺!在他担任80303部队司令员之后,经他与云南省民政厅,建水县政府,建水县民政局多次商研同意,将八O八团因公牺牲和七0年元月五日凌晨一时五分通海县发生七点八级大地震中遇难的23位战友及家属,统一搬迁到建水县烈士陵园,我们要为封丘老乡老战友高秀仁司令员点赞与致敬!
六是封丘老乡老战友高秀仁实弹射击第一名,但还有不少人吃烧饼
我们通过月余训练,每人三发子弹,进行实弹射击考核,实践证明,凡是在家当过民兵,扛过枪者,打靶成绩都不错,或者训练刻苦认真,考核也基本过关。但是,首次摸枪,加至怕打枪者,有不少战友都吃了烧饼,开始还不知道打靶吃烧饼是咋回事,后来才知道,凡是打靶脱靶者,报靶战友就会比出一个手势,一个大零蛋之意,所以,就是打靶吃烧饼之意吧!
但我记忆封丘老乡高秀仁战友打靶成绩全新兵连第一名,三发子弹竞然打了"28"环的优异成绩!当时高秀仁战友名扬全新兵连!我们要为封丘老乡高秀仁战友点赞与祝贺!

四,新兵分配各营连,各显神通谱新篇
1969年4月16日是一个让我们终身难忘的日子,至今已有56年。
一个月零六天的新兵训练时光,就像一首节奏紧凑的军歌,还没等我们细细回味,就已经接近尾声。
下连队的日子悄然来临,新兵连给大家放了一天假,这一天,仿佛是紧张训练生活中的一抹轻松暖阳。
云南省建水县曲江公社大街成了大多数战友的选择,我也随着这股“逛街热”来到了曲江公社大街上。多数战友都选择了到照相馆照张相作个纪念!记忆曲江大街上到处都是身着崭新军装的新兵,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新兵逛街购物便成为曲江大街上最靓丽的一条风景线。但是,战友们的脸上同时也带着即将分别不舍与对未来的憧憬,闪光灯一次次亮起,定格下了那一个个珍贵的瞬间。曲江大商店里,热闹非凡,战友们都在精心挑选着日记本。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年轻人来说,一本精美的日记本,承载着的是对战友深深的情谊,是最珍贵的离别馈赠。
我在这一天也不例外,不仅拍了照片、买了笔记本,还做了一件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的“吃米线”,那就是花了四角八分钱,八两粮票,请几位好友,品尝了曲江饭馆的米线……
1969年4月16日早上未出早操,我们接到新兵连长张家羡,指导员萧启周,副连长付连仲,副指导员赵允顺四位连首长的通知,230名新兵统一打被包,早饭后统一到连部大操场集合。所以,所有新兵此时都是兴高采烈而又带着惆怅,心里总是想着,让己分配一个好单位,好地方吧……
上午9点18分,大营新兵连操场上整齐地排列着230名新兵,此时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字184部队司政后三大机关,和各小分队,一至五营的各位首长们,新兵连长张家羡集合队伍后,向八0八团三号首长报告"报告腾副团长,230名新兵集合完毕,请您指示",只听到腾副团长指示:"请稍息"。然后,腾副团长针对如何正确对待分配,进行了简要的思想动员,随后,由新兵连长(总字184部队司令部军务股长,老家是河南省商邱市)张家羡宣布了230名新兵分配名单。服从命令是当兵的天职,230名新兵按照宣布分配名单,均由部队各营连前来带新兵的各自带到分配单位。我们封丘县100名新兵(含新乡市李铁英,王洪,胡华魁,魏建国)就这样被分开了,我们当时也来不及相互告别,瞬间就这样恋恋不舍离开了曲江公社大营新兵连……
阳春三月,云南省建水县曲江公社地区的气温四季如春而又逐渐回暖,沉睡了一冬的杨树开始冒出嫩绿的新芽,垂柳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我们送行……
我们封丘战友96名,后来逐渐才获悉均分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字184部队司政后三大机关,司令部小分队,计算班,气象站,通信连,运修连,卫生队,一至五营,还有后来的制氮连等等。战友们借星期天到曲江公社逛街,或是借团部看电影之机,相互见面聊上几句当兵感言:"解放军真是一座大学校,保家卫国,尽职尽责,可以学政治,学文化,锻练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作风,听党话,跟党走,不回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部队教育和当兵锻炼,让我们真正成为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部队′"。
虽然我们团是刚组建的一支新型部队,但有一支团结战斗的"八0八团好班子”,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没有营房自已盖,没有石灰自已烧,没有砖自已烧,没有瓦自已造,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不到两年时间,部队就盖好了部分营房,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1970年元月5日凌晨1时5分,云南省通海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七点八级大地震,把我们辛苦两年盖好的部分营房全部震塌,使我们团基本建设一时走向低谷,原住民房也被震塌,为此,全团官兵,团结聚力攻艰克难,眼含泪水埋葬了在地震遇难的23位官兵及家属,随又在曲江糖厂召开了"自己动手,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誓师动员大会,八0八团首任政委赵国福同志作了"振奋人心,鼓励斗志"的动员报告,次日,全团上下,拉开了"重建家园"的惟幕。全团官兵野外宿营,可以说是"天当房,地当床,数着星星到天亮,人人变成冻团长",但士气高涨,各营连先自建稻草营房,然后,制坯,烧砖,烧石灰,制瓦,挖沙,买木料重建营房,全团官兵,又业经九年努力,全部喜迁营房新居,官兵们都非常高兴,这真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全团官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困难象弹簧,你弱他就强,困难没有办法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终身万事难"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