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大连松山颐养院一楼门厅看见墙上有几封感谢信,其中一封精制的红底金字的表扬信尤为醒目,引起笔者的特别注意。
这封表扬信是住院老人王香玉的两个女儿刘翠娟和刘翠萍送来的。表扬信的内容是,她们的母亲4月1日下午突发消化道大出血,当她们赶到时,母亲脸色苍白,就在姐妹俩惊慌、无助时,分管医疗的主任邹梅、分管护理的主任赵文文和护士贾越迅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而且非常专业、非常冷静、非常精准和果断,为母亲的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左一贾越,左二邹梅,左三赵文文)
姐妹俩在信中特别表扬了护士贾越,说贾越始终坚守在她们的母亲床边,没有丝毫懈怠。监测血压、心率,她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打点滴时,她仔细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随时调解速度;换血袋的时候,她认真核对,以确保输血安全;吸痰时,她动作熟练、轻柔;擦拭污物时,她没有一丝嫌弃的表情。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关怀,她的每一个眼神都饱含真深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老人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
院长杨玲介绍说,受家属表扬的护士贾越是护士专业科班出身,原在大连一家民营医院工作,去年底到松山颐养院的医院做护士。尽管才来几个月,但表现非常突出,不仅心灵手巧、反应灵敏,而且很用心很细致,她自己有个小本子,每天都认真做着记录,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工作中的贾越)
见到贾越的第一眼,笔者就分明地感到这位年轻护士身上一股子向上向善的劲儿,口罩上方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种灵气。“去年从原来单位出来后,母亲让我多走走,多选选,可当我走进松山颐养院之后,我就一下子就被这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住了,特别是遇到了杨院长,感觉她太优秀太专业了,在她身上一定能学到真本事。所以,我就跟母亲说,就选松山颐养院了,哪也不去了。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越来越发现这个团队太好了,越来越觉得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会在这里一直干下去的。”贾越充满真情的这番话,让笔者为之感动,也为之欣喜。
(杨玲院长(右二)每天都坚持带队查房,通过查房培养团队技能)
笔者在见到表扬信里提到的邹梅和赵文文两位主任之后,更信服贾越的话了。 “我们松山颐养院接纳的都是失能失智或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所以,我们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相当水准的专业技术。”“真是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跟死神打交道,必须有一定本事才行。”两位年轻主任真诚的话语里,透着一种很高的职业素养和爱老敬业精神。


笔者注意到,在一楼电梯入口处的墙上张贴着两个“奖励公告”。其中一个是护士贾越的,另一个是护工丛桂云的。“奖励公告”清晰地写着奖励的理由和奖励“二百元”的字样,最后还有希望所有员工向她们学习,“尽职尽责,对待每一位来院人员都要像春天一般温暖,用我们的敬业、专业,热情服务好我们的养员和家属们。”杨玲院长满怀深情地说,“及时公开奖励的制度,在董事长广兴诚的重视下,已经坚持好多年了,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树立正气,营造良善、敬业之风,就是要打造一支既有大爱情怀又有综合能力的优秀团队。”
如果说,大连松山颐养员有着良好社会声望,一直保持高入住率有什么秘密的话,拥有一支优秀医护团队应该是其中之一吧。
2025年4月15日早
作者:卢祥云,辽宁老农报驻大连特约记者,十多年来,多次深入老干部工作部门、养老机构和社区采访,采写发表了数百篇涉老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