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由孟子教育研究院主办的“三湖教育线上论坛”第27期如期举行,本次论坛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孟子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山西省名校长贾和他的助手孔新伟、杨银铃联袂主持,汇聚了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校长和一线骨干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理念引领:从个体出发,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本次论坛的核心理念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讨论过程。贾震在开场致辞中提到,洪洞县作为大槐树寻根祭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这种文化背景为本次论坛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即教育应从个体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孟国泰在发言中阐述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理念理论与实践,提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公平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旨在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
理论支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在理论研讨环节,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洪洞县名校长孔新伟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构建能够满足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系统。
孟子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思启则从教育的本质追求、价值立场、社会使命和人文内核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高质量教育体系与个体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他指出,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的人。同时,教育应以“每一个个体”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教育公平与包容,构建个体与时代的共生关系。
实践探索: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落地之路
在实践分享环节,多位教育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孟子教育研究院首席顾问宋建龙介绍了原平市育英学校在践行“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中的探索与实践。该校通过“三标课堂”教学体系,实现了从传统教育模式到个性化教育范式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
孟子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则从创新课程设置、拓展实践类课程、革新教学方法、优化师资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她强调,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推行跨学科课程,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采用探究式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同时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挑战与展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未来方向
尽管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孟子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仲崇波指出,当前教育体系中仍存在以升学率为导向的问题,这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培养。他呼吁,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适应性。
贾震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预设、有生成,经得起群众检验,满足人民需求。他呼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大家一致认为,教育应从个体出发,尊重差异,唤醒每个生命的独特性,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让每个孩子都精彩!
评论: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