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茌平文苑》让我出了名
侯俊英
约了闺蜜去广场遛弯,还没转多远,又碰到了高中同学董哥。偶遇同学甚是开心,即可驻足畅聊起来。话题当然离不开学校里那些事,聊老师,聊同学,聊师生之间的各种趣闻。聊着聊着,董哥突然说看到我和闺蜜两个人一起跳舞了。董哥不是不爱看手机,不关注朋友圈吗?微信好友十年了,也没见他发过一条信息,更谈不上关注朋友圈了。我很诧异的问到:“在哪看到的啊?”董哥不紧不慢地说:“小外孙拿着手机说’快看,候俊英。’我一看是你们跳舞的视频。”哈哈!我出名了耶,连六七岁的没见过几面的,同学家的娃娃小外孙,竟然对我的大名脱口而出。这名气可谓”妇孺皆知”啊,真让我惊掉下巴。

说到妇孺皆知,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我真的让一些“甜言蜜语”给冲昏了头脑,“飘飘然”的神魂颠倒,忘乎所以的沾沾自喜,甚至“自恋自狂”起来。写文章拍美照,逛公园轧马路逮谁给谁拍,发朋友圈,发视频号,抖音也刷个没完没了。三天不写手就痒,两年来,大小文章加诗歌顺口溜共发表了两百多篇,“高产作者”的桂冠箍得紧紧的。二0二三年和二0二四年,连续两年被茌平文苑评为“优秀作者,”二0二四年还评上了头条“先进工作者”夸赞指数飙升到了“天花板。”别看错别字连篇的只言片语写的不怎么样,但“文豪”“才女”的雅号,在我居住的小院和同学同事圈里像雪片一样的“铺天盖地”的飘落而来,一不留神就“名声大噪”了呢。
楼上七十多岁的嫂子虽不识字,但看到我的照片就点赞,还夸我年轻漂亮呢;遇到了同事,什么漂亮才女、厉害好棒,就可劲儿造啊;同学们也都大文豪、佳作的可劲儿捧;好多多年不见的似曾相识的不是朋友的“朋友,”偶遇的第一句话就是“经常看你的视频号,拜读你的文章,写的真好!拍的视频很上档次,很有正能量。”和我临科的张科长说,每次我发表的文章,她都一字一句的读给她爱人听。谢谢了,我的铁粉姐姐。在一个小区居住的县政协的纪领导,打老远的看见我,就竖着大拇哥喊我“高产大作家!”高抬谬赞的我都无地自容了,哪有像我这样的“家里蹲”大学的作家啊。有几个美女小妹儿说:“姐姐心态太好了,阳光灿烂,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应该好好的像你学习!”这话我真的爱听。
这两年确实圈粉不少,他(她)们夸我的词汇量穷到了,把什么贤妻良母、秀外慧中、心地善良、才华横溢、多才多艺、天生丽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都搬了出来。说实话,我这帮闺蜜们,同事同学好朋友真的比我有才,成语,好名词懂得真多。这夸张的语言,说的我太不好意思了,衷心的感谢。
最让我承受不起的是,董师妹还为我赠诗一首,发在了朋友圈里,虽有些高抬过奖,但也惊艳到我了:
侯府高贤韵自悠
俊才逸志未曾休
英姿飒爽如春日
七秩韶华意态柔
十载欢歌心向暖
余年曼舞乐无忧
岁华偷换情依旧
犹似芳华正盛秋
竟然是首藏头诗,谢谢师妹用心良苦。
人怕出名猪怕壮,可要小心一点儿了。我咋“胆怯”得不想见人了呢。可是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写作,三天不写手痒,已经做不到“悬崖勒马”了。
假如时光不老,我和文学不散。
这两年写作的激情和动力,源于茌平文苑,和茌平文苑的编辑老师们以及各位文友们,没有你们的激励栽培帮助支持,就没有我今天这么多的“头衔”“雅号”和“名气。”再次诚挚地说一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