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着力“用典”
诗家有云,“胸中万卷书,笔下千钧力”。典故,作为诗词文化的璀璨明珠,不仅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更赋予诗词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长的韵味。这期作业,就让我们一同穿越千年时光,探寻“用典”之妙,在创作中续写经典的华章 。
要求诗词均可,新旧韵不能通用,新韵通韵标注。
题材体裁不限,自行检测格律。必须与所用“典故”结合的天衣无缝,不强用。
特别要求∶将所用典故,简单阐述,附在作品下方。

临江仙·春柳
任艳芹
老柳街边添嫩绿,芽苞初绽鹅黄。柔丝轻挽杏红妆。递传春讯至,风里韵悠扬。
遥想灞桥离别处,长条曾系离觞。如今依旧映韶光。烟姿催客兴,翠影惹情长。
注:典故∶灞桥折柳

鹧鸪天·早春
金丙申
数剪梅香二月风,逐寒入暖万山重。怜田素色非人意,复野新妆是碧容。
千里外,九春中。岭坡又见杜鹃红。遥闻布谷催耕早,谁道开犁恰雪融。
注:典故∶布谷催耕

抒怀
翟淑华
风吹翠柳立河塘,碧叶莲花现艳妆。
我欲偷闲寻美景,桃源一客赏斜阳。
注:用典“桃源”来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卜算子•踏青
姜秀华
大地唤春归,雨润花枝俏。草长莺飞翠色兴,云走晴空妙。
携手共寻芳,日暖花香晓。信步闲游意兴浓,醉赏春光好 。
注:典故:“草长莺飞”清·高鼎《村居》

春游
范玉修
三月暖阳添逸趣,春风得意遍寻青。
遥观嫩叶饶坡绿,近赏娇花染地馨。
疑是鸾凰天畔落,宛如紫燕雨中停。
痴心欲采梅双朵,恐扰仙魁梦未醒。
注:引用典故:春风得意。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诗,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鹧鸪天·遣怀(新韵)
宋静春
无欲无求空对空,寸肠入道苦经营。
凝思寄语宋唐月,落笔寻幽楚汉风。
学古韵,拜文宗。诗词虽异我心同。
采薇郊外陶安逸,久立斜阳看雁鸿。
注:典故:“采薇”,取自《诗经》。“薇”为野豌豆。“采薇”后人常比喻归隐,隐居之意。以表达各种复杂情感和思想。

竹 颂
陈平
自古骚人赞格高,苏翁偏爱胜珍肴。
虚怀若谷枝犹挺,劲节凌霜叶更娇。
常报平安传远信,曾因洒泪化斑梢。
千般功用彰于世,不枉人间走一遭。
注:典故∶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报平安。”“香妃斑竹。”

春韵
于文艳
桃枝绽蕊映春池,柳线摇金展丽姿。
紫燕穿梭裁叶翠,黄莺啭语弄音奇。
风梳细草情无限,雨润柔条意有思。
借问东君何烂漫?永和雅集韵留碑。
注:典故“永和雅集”,体现春日里文人以诗会友、吟诗作赋的雅趣。

梦悟人生
李志强(富裕)
万变红尘世事惊,庄周蝶梦道分明。
清歌一曲忘名利,浊酒三杯解性情。
脚下有根方步稳,眼中无垢固天晴。
悠悠百岁深回味,坦荡心胸任品评。
注:典故庄周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梦喻人生变幻无常,由此引发人们对真实与虚幻自我认知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春到农家
史淑华
东风拂柳舞姿柔,紫燕衔泥忙不休。
布谷频摧备耕早,机声阵阵响田畴。
注:典故:布谷催耕

清明遐想(古风)
薛兴年
寒食陌上卷残云,遥想春秋战事频。
重耳流亡遭落寞,子推豪气义超群。
啖君割股表心志,居隐山林尽孝心。
寻觅贤良公纵火,传为佳话赞忠臣。
注:(割股啖君)典故,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煮汤给他充饥,展现了极度的忠诚。
(隐居绵山)典故:重耳复国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带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他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最终报树而亡。

卜算子•诗友赞(通韵)
张书杰
花甲古稀年,专把诗词练。夜伴星光悟仄平,刻苦精神赞!
文海畅游难,圆梦情无限。掌握娴熟技巧时,笔下生花粲。
注:“笔下生花”,根据五代时期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下》记载,李白年轻时梦见自已用的笔头上生花,从此才华横溢,名闻天下。

临江仙•江南春抒怀
王洪霞
千里莺啼鸣春到,参差碧柳垂塘。水村山郭染新装。酒旗古镇景,烟雨杏花芳。
多少楼台依旧在,韶光偷换沧桑,一川云水韵悠长。心随诗意转,人似画图藏。
注:用杜牧的江南春来做典,描写江南花红柳绿,烟雨濛濛,亭台楼阁,古镇酒旗飘的美好景象。

风觅花包
王凤俭
春风好似会撒娇,一缕柔丝四处飘。
近日桃花随逝水,归来犹觅旧花苞。
注:典∶化用《桃花源记》“桃花尽日随流水”

观花江大桥有感(新韵)
赵建章
一桥飞架展豪雄,横跨深渊上九重。
远看蛟龙盘峻岭,近观舰艇傲群峰。
长河往岁宏图阔,神女今时赞语浓。
盛世花江名四海,八仙探秘下天宫。
注:典出:神女:参见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八仙:参见《八仙出处东游记传》所载。

田园风光
牛荣芝
水清波潋鸟声频,林翠花柔柳色新。
日暮炊烟招客至,桃源何必问迷津。
注:典故:桃花源记

暮春雨(通韵)
常志清
嘉澍知时润,春宵滴沥轻。
草萌添野绿,柳动荡丝青。
布谷催耕迫,铁牛喧垄鸣。
沃田墒气好,农舍笑声盈。
注:典故∶“布谷催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