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姊归处看灞川一一支家沟汉墓的启示
后元二年(前87)阴历二月十五日,年仅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在汉武帝去世后,登基即位。此前,昭帝母钩弋夫人已被武帝赐死,各位兄长分封在外,幼小的昭帝在诺大的宫中孤苦无依。
因此,那位受托"周公扶成王"的顾命大臣霍光,同其他执政大臣商议,接武帝唯一在世的女儿,已经出嫁的鄂邑公主进宫,来照料昭帝。
鄂邑公主(?~前80年),史书无专记,其名不详。封地在江夏郡,位于今湖北安陆云梦一带。湖北古来称鄂。以此故,人称鄂邑公主。其丈夫是盖侯王充耳,故又称"盖主"。接入宫后,封长公主,又名“鄂盖长公主”。
公主和昭帝年龄差距应该有一代人,像昭帝母亲一样。因为此功,朝庭对鄂邑长公主多次加封爵邑,蓝田便是加封为长公主的汤沐邑(即收取赋税的私邑)之一。在历史上,鄂盖长公主是蓝田的第三位封君(前两位是先秦的子向和吕不韦)。
公主同昭帝多年生活在一起,对朝政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最终就出现了变故。公主在丈夫去世后,找了一位情郎丁外人,霍光得知后,下诏让丁外人进宫服侍公主,但二人不能公开成婚,因为汉家旧例,非列侯不能娶公主为妻。霍光拒绝给丁外人加官进爵,公主便与反对霍光的其他执政大臣勾联起来,诬告霍光。但十四岁的昭帝明辨是非,驳回了。
见此路不通,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长公主联合燕王刘旦、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合谋诛除执政的霍光,废昭帝立刘旦。事败之后,自杀身亡。但死后葬于何处,史书无载。
2009年8月始,为配合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建设,在蓝田华胥镇支家沟村发掘了一座一直被当地传说和《蓝田县志》认定的荆轲墓。该墓地处灞河东北之二级台地上,灞河东北岸,北为骊山山脉,南与白鹿原隔灞河相望。该墓被发现为汉墓,等级很高,专家根据各种遗迹,判断为鄂盖长公主墓(段毅《陕西蓝田支家沟西汉大墓考古——西汉鄂邑长公主墓探谜》,《大众考古》2014年第12期)。也有人认为是武帝废后陈阿娇墓(谭青枝《蓝田支家沟汉墓墓主考辩》)。两篇文章我都看了,我觉得前者理据更充分些。
谭文有一个观奌,认为汉代封君对封邑只能食税,无治权。因此,可以不回封地埋葬。但是,封君在食邑有居所。当年文帝还命令所有在京的列侯回封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生居封邑,为何不能死葬封邑?
谭文又认为,汉代公主死后陪葬帝陵,这也没错。关键是鄂盖长公主犯罪自杀,是有罪之身,无陪葬资格。
所以,我认为支家沟汉墓是鄂盖长公主墓。
鄂盖长公主死葬支家沟,说明其生前府第就在华胥一带,很可能就在故京附近。
鄂盖长公主汉墓说明汉代灞川的开发重奌是以华胥洩湖为主的北半片西川。因为长公主肯定要将府第放在人口较为密集,开发比较完整的地方。
从现有考古的遗址以及历史记载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新街遗址发现了汉代灰坑3座。
支家沟有鄂盖长公主汉墓。
洩湖村发现汉代张碧之印。
薛家河村出土汉朝铜镂玉衣片七块。
十里铺村东有秦汉遗址。
蓝关镇西寨村汉代窑场遗址
蓝关镇陈家岩刘荣燕子冢。
原大寨乡文刘坡秦汉遗址和窦婴南山别墅。
从上可以看出,汉代主要遗址主要存在西川特别是其中北部,说明秦汉以来,灞川的开发顺序是从西到东。西川中西部一度是经济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