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采风行 玉蟾紫气萦
一一眉山市东坡区诗词学会采风活动原创专辑
青神县高台镇玉蟾寺村茶山
采风纪实
文/陈小燕
2025年4月11日,一个风和日丽、春意盎然的日子,东坡区诗词学会一行46人踏上了前往玉蟾寺村茶山的采风之旅。玉蟾寺村,一个隐匿于丘陵之中的小山村,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
随着车辆缓缓驶入村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如画般映入眼帘。远看,群山连绵,云蒸霞蔚。近瞧,茶树成行,苍翠欲滴,散发着缕缕诱人的清香。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步走向茶山深处……沿途鸟语花香,溪水清澈,鹅鸭成群。我们徜徉在阡陌之上,流连于茶树之间,感受着一芽一叶之鲜嫩馨香赋予我们的绝妙体验。登上茶山之巅,放眼望去,整个茶山尽收眼底。一片片茶园清波微漾,荡起层层绿色的涟漪。白云深处,群山清丽,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大家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久久不愿离去。好在摄影师把我们一个个灿烂的笑容定格成了永恒的记忆!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高台镇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见证。
回到玉蟾寺村村委会住地,我们品尝了村民新制的明前白茶,茶香四溢,入口甘甜,让人回味无穷。茶农们热情地介绍了制茶工艺,村支书向我们讲解了玉蟾寺村的历史文化背景、茶山的经营管理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玉蟾寺村目前是高台镇集体经济发展得最好的一个示范村,它凝聚了高台镇政府领导干部、村组干部与村民们共同的智慧和心血。
午饭后,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片美丽的热土。回望那片绿色的海洋,心中充满了无限依恋。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期待着再次踏上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神奇之地。

玉蟾寺村礼赞
文/吕发良
翠叶翻波映暖阳,种茶致富上康庄。
采撷嫩芽凝瑞气,烘焙素蕊溢芬芳。
小院常谈兴业计,新楼遍沐惠民光。
玉蟾古寺钟声远,我赋新诗雅韵长。
玉蟾寺村白茶吟
文/吕发良
岭上白茶连远空,云芽尽带玉蟾风。
畦畦绿雪春痕里,树树金波日影中。
蝉翼飘浮邀陆羽,芳津缭绕慰卢仝。
休言僻壤无珍品,醒脑提神自有功。
【注】陆羽:唐朝湖北人,精于茶道,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因此被称为“茶圣”和“茶祖”。 卢仝:唐朝河南人,卢仝爱茶成痴,一生淡泊宁静,他的《七碗茶》诗传唱干年,因此被誉为“茶仙”。
玉蟾寺村茶山采风记(新韵)
文/杨俊真
黄莺岭上彩云追,喜看茶园展丽姿。
最是采摘心振奋,青山流韵自成诗。
小康圆梦庆丰收(新韵)
文/杨俊真
一山沃土层层地,千亩茶园似绿绸。
产业富农升品位,科研引路立潮头。
一年好景春常在,四季财源勿用愁。
村镇振兴谋划远,小康圆梦庆丰收。
玉蟾寺村茶山行
文/陈小燕
玉蟾寺外紫云生,曲径委蛇黄鸟鸣。
露滴芽尖芽嫩绿,霞披崮顶崮澄明。
茶园似海碧波涌,竹苑如林翠色盈。
莫道乡村无好景,白云深处晓山青。

春游玉蟾寺村
文/徐斌
(一)
丘陵起伏入画廊,车马穿梭赏景忙。
刘海戏蟾犹在耳,孝行天下永难忘。
(二)
久有玉蟾佳话留,今来此地爽心游。
蜿蜒山路竹篁掩,潋滟湖光家雁悠。
朵朵祥云添五福,层层香草绿三丘。
鸡鸣犬吠炊烟起,胜似桃源乐不休。
采风玉蟾寺村留句
文/屈元明
东君送暖柳含烟,乡下风光耀眼前。
绿树随心翻细浪,茶苗着意露长川。
枝枝吐翠青枝亮,叶叶含芳嫩叶鲜。
云里黄莺放声唱,玉蟾致富拥金山。
玉蟾寺村茶山
文/李淑林
春至玉蟾寺,茶芽翠满川。
篓筐随影动,笠帽隐云巅。
手巧新尖采,坡悠绿浪连。
荒丘成宝地,富裕梦初圆。
蟾寺村茶园新景
文/李淑林
春风拂绿玉蟾村,茶苑飘香迷蝶魂。
曲径弯弯坡垄绕,纤枝细细嫩芽存。
荒丘渐化丰腴地,百姓迎来致富源。
旅业融和谋远略,山乡巨变小康奔。

访玉蟾寺村
文/宁晓月
不到玉蟾寺,安知僻处忧。
时穷人未散,岁往客难留。
石径入云径,茶丘连竹丘。
昔年苦寒地,春意正繁稠。
玉蟾寺村即景
文/徐桂珍
莺岭云深四五家,玉蟾分水润新茶。
漫山竹影连天碧,把酒农夫对晚霞。
高台镇玉蟾寺村采风有感
(新韵)
文/田豫眉
四月芳菲入眼眸,鸟声婉转唱枝头。
乡村经济换模式,竹品白茶可创收。
玉蟾寺村采风
文/一页
嫩芽雀舌半生烟,万壑翠屏依碧天。
莫道玉蟾无橝树,叶嘉轻舞醉山川。
访高台镇玉蟾寺村(新韵)
文/康昭海
胜日诗朋访玉蟾,修篁碧树遍山峦。
荒蛮秃岭焕新貌,茶海飘香引凤鸾。

记青神玉蟾寺村采风
文/李国福
半坡翠竹满山茶,绿意葱茏映绮霞。
破土新篁凝雨露,浮香雀舌绽芳华。
智能喷水田畴润,科技兴农成效佳。
共富蓝图携手绘,乡村蝶变世人夸。
髙台玉蟾村采风得句二首
文/王隆清
一
春光洒滿黄莺岭,含笑山花献丽容。
才过清明新雨后,玉蟾翠色漫眸中。
二
惠风拂荡玉蟾境,万壑春茶发嫩芽。
一路青山看不尽,盎然诗意伴归家。
高台镇玉蟾寺村采风
文/邓钟灵
茶乡处处风情享,如画山川光影忙。
又是一年收获季,骚人奋笔谱华章。
茶乡颂
文/邓钟灵
品茗乡野人高尚,山秀水明诗意狂。
平仄抑扬高格调,英模入笔境煌煌。
玉蟾寺村采风感吟
(新韵)
文/王碧成
蜿蜒公路接群山,产业规模亮眼前。
茶树排排发嫩叶,翠竹棵棵绿青峦。
水管滴灌滋根系,旱涝保收心底欢。
玉蟾寺村脱贫困,百姓安居乐平安。

玉蟾寺村采风行
文/史波
翠叠峰回抱玉山,蟾光映处焕新颜。
千畦茶浪摇春碧,万树青枝带露尖。
香引远宾烹雪蕊,绿盈荒岭变金川。
齐奔康庄追绮梦,共绘桃源云水间。
玉蟾寺村焕新颜
文/史波
玉蟾衔璧锁春烟,惠风拂垄步云端。
旧篼曾空三更月,新梧今引九霄鸾。
振兴已拓康庄道,耕织同绘锦绣篇。
雨润千梯茶吐碧,茧长双手户增钱。
林深自引霓裳舞,湖静偏宜水墨笺。
莫向瀛洲寻仙境,此间风物胜蓬山。
咏玉蟾寺村新貌
文/贺仲华
古寺残钟忆盛年,荒村蝶变谱新篇。
曾悲瓦砾湮香火,今喜楼台生紫烟。
双库抱山滋沃土,群狮醒梦守桑田。
穷根斩断康庄路,千亩茶园耀蜀天。
玉蟾寺村振兴赞
文/贺仲华
蟾光初照脱贫路,百万收入破晓天。
支部领航谋远略,村民合力垦春田。
三秋硕果盈仓满,一脉清泉润垄鲜。
共富花开香沃野,振兴画卷展新篇。
高台镇玉蟾寺村采风
文/赵龙飞
和风漫漫绕茶园,青峦端出白玉盘。
小道清幽穿绿浪,修竹摇风抚雕栏。
云悠悠,雾团团,凫追青鳗拥波澜。
檀郎山坳吹玉笛,茶姑抛袖胜貂蝉。
【注】白玉盘指玉蟾寺,檀郎是潘安小名。

题高台镇玉蟾寺
文/辜学宇
仙姑璧立玉蟾寺,刘海奇闻孝感天。
甘露初凝茶树绿,溪泉新沐笋芽鲜。
皇姑洞上观音坐,罗汉岩前智者悬。
揽胜何须凌绝顶,家乡僻壤有诗篇。
采风高台镇玉蟾寺村茶园
文/唐普安
初闻布谷唤春耕,催绿山川貌一新。
众手忙将新叶采,茶农汗滴换真金。
玉蟾寺村黄莺岭
文/苏宗仪
小雨微风细剪裁,修篁带露筑高台。
黄莺一叫群山绿,茶女欢歌对过来。
暮春玉蟾寺村茶山观感
文/梁江林
玉蟾丘岭翠颜深,新叶明前茶变金。
掐一漏芽香染指,谈诗品茗最清心。
玉蟾寺村采风感怀
文/邓光明
青山绿水耳目新,公路蜿蜒绕山奔。
摇曳翠竹迎贵友,展翅飞燕半空巡。
村民勤奋山中舞,栽种白茶变现银。
科技脱贫是法宝,团结群众定乾坤。

游玉蟾寺村观感
文/赵秉仲
责任到户几十年,农村旧貌换新颜。
流转土地入股份,荒山秃岭变茶园。
层层翠绿上山顶,喜获丰收笑开颜。
群雁高飞头雁领,玉蟾村民乐无边。
玉蟾寺村采风行
文 /何 奇
穷丘僻壤远尘嚣,玉蟾古寺伴寂寥。
旧径曾迷蓬草没,新程已化彩云飘。
千畦竹翠连天碧,百畴茶香入九宵。
数业并举脱贫困,青龙水舞胜玉箫。
最是民生添喜色,乡村重振涌春潮。
玉蟾寺村采风行
文/何昌盛
诗词学会采风行,踏入茶山翠意萦。
叶上春芽含晓露,欲将新韵付茶情 。
玉蟾寺村吟
文/赵子洋
振兴乡村事业忙,玉蟾远景彩凤翔。
青芽遍遍知茶美,翠竹山山觉笋香。
不尽菜花黄灿灿,无边果树绿苍苍。
玉堂膳食人人醉,致富脱贫奔小康。

玉蟾寺村茶飘香
文/孙树熙
深山丘岭育新芽,集体经济绽芳华。
三年改革荒山变,千亩茶园沐朝霞。
套种作物添锦绣,采茶女笑靥如花。
雀舌奇巧指尖舞,清香缕缕进万家。
高台镇玉蟾寺村感吟
文/王方学
水秀山青好地方,脱贫有路不迷茫。
因地制宜民致富,千家万户溢茶香。
高台镇采风感吟
文/陈跃林
高台胜日满眸新,去夏微风拂到今。
唤得知音同见彩,不辞吟尽乙巳春。
高台镇玉蟾寺村釆风
文/向敏芝
玉蟾古寺响钟声,茶树满山紫气萦。
书记详情叙今昔,脱贫致富为民生。

摄影 何洪文 段云安
眉山市东坡区诗词学会
2025年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