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文海
文海风光(一)

文海风光(二)

结束束河之行后,丽江越野一族的朋友向我们推荐了玉龙雪山下的文海。他们提及,文海是一处亟待开发的景点,新近才修通沥青路,此时前往,尚能领略其“原汁原味”的风貌。朋友的这番介绍,瞬间勾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当下便决定前往文海一游。
文海是一个村落,距离束河约三十公里。从束河通往文海的公路,蜿蜒盘旋于海拔三千多米的山间。虽说地势颇高,但崭新的沥青路让汽车行驶其上,畅行无阻,令人心旷神怡。加之沿途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我们在这惬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便抵达了文海村。
文海村的“海”毗邻村落,距村子仅有数十米之遥,沥青路恰好修至进入“海”的路口。文海并无所谓的“山门”,自然也无需购买门票,进出极为便捷自由。我们径直驱车前往文海的草甸,在“海”的西北侧寻得一处地势较高且平坦之地,停好车辆后,便着手搭建帐篷、准备晚餐。然而,一切准备妥当之时,文海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转瞬之间,大雨倾盆而下。
雨中观“海”,想必别有一番情趣。于是,我们有的撑起雨伞,有的身着冲锋衣,伫立在雨中,静静观赏这雨中的“海”。整个“海”实则是一个盆地,盆地中的一泓水面便被称作“海”,连同草甸在内,面积约六百多公顷,而此刻的“海”面,至多不过二百公顷。站在搭建帐篷的高地环顾四周,或许是因文海本身海拔较高,周围的山峦看起来仿若丘陵,并不显得巍峨高峻。但雨中的山岚,如一抹青黛,倒映在水面上,与乌云相互交织,将“海”面染成一片墨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海”面上,墨绿的水面瞬间被击碎,泛起串串如珍珠般的水花。偶尔有水鸟受惊吓飞起,为这“海”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只可惜,“海”上不见片片渔帆,少了些许如诗如画的意境。不多时,大雨停歇,乌云散尽,蓝天白云重新展露于天际。放眼望向对面的山岚,梯田里金黄色的菜花灿烂夺目,山脚下炊烟袅袅升腾,山顶上一树树桃花与杜鹃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多种色彩相互辉映,倒映在澄澈碧绿的“海”面,仿佛文海的“海”是漂浮在五彩斑斓的花的世界。
夜幕降临,我们本打算在夜晚观赏“海”景,无奈天公不作美,大雨再次瓢泼而下,我们只好钻进帐篷躲避。
次日,天空阴沉,远处的景色几近朦胧,但整个草甸却热闹非凡。西北边是成群的牛儿,东南边是奔腾的马群,东北边则是肥硕的猪群。这些充满灵性的生灵,在各自的领地内,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有的疯狂地相互追逐,追上后还调皮地用角顶顶、用蹄踢踢、用鼻拱拱;有的昂首挺胸,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聆听着某种神秘的声音,又好似在期盼和等待着谁的到来;有的则埋头专注地啃食着青草,那般执着,执着得近乎贪婪;还有的悠然自得地躺在草甸上,尽情享受着酒足饭饱后的闲适时光。大家纷纷感慨,若不是这阴天,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文海草甸无疑会是一幅绝美无比的群牧图。
昨日,我们只顾沉醉于雨中“海”的美景,并未留意文海的草甸。今日仔细一看,才惊觉脚下的草丛中,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小花,有明艳的黄色、热烈的红色、高贵的紫红色。近看,每一朵都在奋力绽放,争奇斗艳;远观,恰似绚丽的彩霞洒落于草甸之上。
正当我们兴致盎然地将目光在牛群、马群、猪群与草甸之间来回流转,尽情感受文海的旖旎风光时,两位村民前来向我们收取环保费,一开口便是每人一百五十元。我们在露营过程中,一直格外注重环保,所有垃圾都用塑料袋妥善收集,离开时会随车带至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丢弃。
面对两位村民的漫天要价,我们并未即刻抱怨价格过高,而是请他们先检查我们是否有乱扔垃圾的行为。他们见地面干干净净,便表示,既然我们来了,不能空手而归,毕竟是村里派来的,希望我们总共交一百元,并认真地拿出一张盖有村公章的发票。见他们态度还算诚恳实在,我们便爽快地交了一百元。他们见我们如此爽快,态度变得十分友好,说道:“文海已经纳入开发计划,很快就要大规模建设了,过两年欢迎你们再来,到时候肯定比现在好玩得多。”
的确,再过两年,文海想必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会更加好玩。文海是一个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旅游景区,春夏与秋冬景致各异。现在正值春夏之交,“海”面相对狭小,未能一睹玉龙雪山峰顶倒映在“海”中的美景。据说,到了秋冬时节,文海将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满眼碧波荡漾,宛如一匹巨大的蓝色绸缎,从天际悄然飘落至静谧的山间。在明月高悬的夜空中,无数星星在湖中闪烁,月光、星光与波光交相辉映,湖畔村落偶尔传来几声稀疏的犬吠,以及暗夜里悠远的鸟鸣,再加上玉龙雪山峰顶的清晰倒影,共同将文海勾勒出一个缥缈朦胧而又静谧美丽的梦境。然而,我心中不禁担忧,倘若再过两年,随着开发的推进,这些美丽的风光或许会悄然变味,包括那充满生机的牛群、马群、猪群,以及五彩斑斓的草甸,都可能会失去原有的绿色与纯真。
还是当下的文海最为动人,那一抹纯粹的绿色,那份未经雕琢的纯真,这种原汁原味的美,才是文海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2013 年 7 月记,2020 年 5 月再编辑
文海牛群
文海牧马图

文海猪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