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山
作者 王敏庭 (山东)
皇恩浩荡千古事,
秃士顶变春秋山。
当一座雄伟的山峰,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它原来的名字极不雅观。
这就是当地人,常说的“秃士顶”。你可知道,多年后人们为什么,把它改名叫作春秋山吗?
话说,一六一八年,清朝初期,有个名叫“印子”的贫苦后生,过于忠厚老实, 人们都说他缺心眼。
他因生活所迫,反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偷偷杀死地主家一名家丁,潜逃东北。 在深山老林中,他结识了以淘金挖山参的乞丐“金参帮”。
淘金渡日,时来运转,攒了些许碎金末,回乡探母。路过京都,正际朝廷的女儿出嫁,只见“恭贺礼金”的文武百官,络绎不绝,觉得很是好奇。
那时候,谁能亲自给朝廷献礼,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心想我也去献,他掏出了随身携带金未的小袋,掂了掂足有三四两多。
就将“金未”献到了龙须桌上,负责收礼记册的官员问他,是那里人。“印子”回答,我姓吕,叫印子,是山东登州府衙张格庄村,今南墅镇的青山村。那官员就在礼单上,记下了山东登州人氏吕大印,献生金一袋。
朝廷看到生金一袋,不知袋子大小,好生感激。 心想,连金子都不要的人,决不会贪财,何不封官加嚼。于是圣旨宣诏吕大印上殿。
无奈,大印目不识丁,无颜做官。一大巨奏本,何不让他坐一个无职而有责的“胭粉监”。
朝廷听后大喜,说,正合朕意。即封他“胭粉监”。 公主出嫁作了新娘后,他这个“胭粉监”还有啥用,即告老还乡。不料返回故乡后,竟被恶人杀害。
登州府将这消息报之京都,朝廷感到婉惜,传诏登州府厚礼安葬。登州府接旨后,送来了石头棺材入殓,踩穴“秃土顶”山。
前来安葬的官员,觉得山名不雅,改叫“春秋山”。说来也巧,改名后,山上竞长出了茂盛的绿草和密植的树林。
一九五八年,吕大印的坟墓被拆平,石棺被砸碎,盖成了学校。而春秋山依然雄姿不减。
【作者简介】王敏庭,1954年出生,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西关张家人。中共党员。先后任小学教师、乡文化站长、莱西市公安局大青山警区警长,大青山森林公园负责人,中级文化馆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7月任水集街道办事处史志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主任负责人。曾荣获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文物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文化厅“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