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家,都要上住建部的数据库了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你的老家,就要上住建部的数据库啦!这可不是件小事,每一个村庄的炊烟晨雾、青瓦土墙、阡陌巷道,都将以数据与影像的方式,成为国家乡村建设的“基因档案”。当老家的一砖一瓦、一塘一渠被精准记录进全国数据库,那些关于故土的记忆,正化作乡村振兴的基石,在时代的坐标系里闪闪发亮。
曾在县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岗位上耕耘三载,深知这项工作的分量——它没有高楼大厦的显赫,却需要“绣花针”般的耐心。每一张房屋普查表、每一段基础设施台账、每一张承载乡愁的村庄照片,都是基层住建人蹲下身板、走街串巷的心血结晶。他们像诗人捕捉意象般记录村庄的肌理:是老祠堂前的百年银杏,是村口新修的便民桥,是家家户户门前的分类垃圾桶……这些细节里,藏着乡村的呼吸与心跳。
此次全国村庄建设统计调查,将触角延伸至全国所有行政村,连具有行政村职能的连队等特殊区域也纳入其中。调查内容细致到村庄人口结构、住房面积、道路硬化率、污水处理设施,更不忘收录反映村庄风貌的照片——那些承载着地域特色的马头墙、石板路、梯田茶园,都将成为数据库里的“乡愁密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数据统一以2024年12月31日为截止时点,无论是房屋建设的“时点数据”,还是产业发展的“时期数据”,都需如实填报,各地需在2025年5月31日前完成全部调查工作,让这份“乡村画像”既有时效性,更具公信力。
基层住建人正用双脚丈量土地:他们可能背着相机穿梭在田埂间,用手机APP实时录入数据;或是蹲在村部老屋前,对着纸质表格逐项核对信息。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实则是在为乡村绘制“数字蓝图”——未来的道路规划、水利建设、风貌改造,都将以这些数据为依据。正如一位老住建人所言:“我们多走一里路,乡村的未来就少一分盲目;多核一个数,政策的落地就多一分精准。”
老家的亲人们,当调查员敲响家门时,请多一分理解与配合:他们记录的不仅是房屋面积、人口数量,更是在为家乡的明天存档。每一个真实的数据,都是对故土的深情告白;每一张生动的照片,都是写给未来的明信片。这份全国联动的“乡村档案”,终将成为制定政策的“指南针”、谋划项目的“施工图”,让乡村建设更懂民心、更合民意。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基层住建人在田垄地头写下的,是不显山露水的功德。他们用默默奉献的身影,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当2025年5月的阳光铺满村庄,当全国数据库最终闭合,那些被定格的乡村影像与数据,终将在时光中发酵——那是我们对故土的守望,对乡村振兴最质朴的注脚。
愿每个村庄的故事,都在数据库里绽放光彩;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在未来的乡村巨变中,看见自己曾埋下的希望种子。这,便是基层住建人献给时代的情书,也是我们对老家最温暖的牵挂。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