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恋对现代人的启示
文:彭一平/陕西宝鸡
这是民国轰动一时的一段爱情故事,主人公或誉或毁,皆让人为之动容,姑且称它为民国之恋吧!
一、民国俊秀
徐志摩(1897-1931),诗人、散文家,民国四大才子之一,富二代。
陆小曼(1903-1965),徐二任妻子,翻译家、画家、作家,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富二代。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梁启超长子,官二代。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师、诗人,梁思成妻,官二代,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设计师。
张幼仪(1900-1988),徐志摩前妻,富二代,毕业于江苏女子师范学校,德文教授,银行副总裁,服装公司总经理。
王赓(1895-1942),陆小曼前夫,清华大学毕业,留学美国,毕业于西点军校,陆军少将。
金岳霖(1895-1984),哲学家、逻辑学家,爱恋林徽因,终身未娶。
上述诸君,其才其貌其地位其影响,无须赘言。
二、康桥恋情
1920年,民国外交委员林长民赴欧洲考察,携女儿林徽因同行。林徽因,16岁花季,在英国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与徐志摩相识,并频繁往来。此时徐已结婚,并有一子,但仍被林美貌才情所动。徐以前对诗并无爱好,突然迸发出极大诗情,让林心醉。情窦初开的她,从此对文学也产生兴趣。这时徐妻张幼仪也来到英国。徐完全没顾忌妻子感受,想尽快结束这段婚姻,并向林公开表白。
面对徐的狂热,林突然不知所措,中国传统文化熏习,使她心中始终有把道德尺子约束,毕竟对方已有妻室,她绝不能承受因为自己,让另一个女人陷入痛苦深渊。林忍着难以割舍的痛,让父亲带她赶紧离开。父女俩背着徐准备悄悄回国。当徐发现,拚命赶往码头,船已起锚离岸。
三、秦晋之好
林长民与梁启超是好友,孩子自然成为世交。这时梁启超已退出政坛,开始潜心于学术研究。林氏父女回国后,梁思成与林徽因相恋,也得到双方家长认可,便定下这门亲事。
徐则呈疯狂之态,1922年,在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便与张幼仪离婚,着魔般从英国追到北京。徐多年前已拜梁启超为师,明知林徽因是老师的准儿媳,也无所顾忌。梁启超也算开明之士,对徐志摩,爱其才,恨其痴,亲书以劝,但徐执迷不悟,回信言:“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北海公园松坡图书馆,是梁林经常约会的地方,徐常不请自来,梁思成无奈,用英文写张纸条贴门上“Lovers want to be alone”意为,恋人不愿受扰。
1924年,印度哲学家、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整个接待工作由梁启超负责。胡适推荐徐志摩担任翻译,林徽因做向导。梁启超出于工作考虑,应允。
欢迎会,泰戈尔鬓发斑白,徐志摩右扶,林徽因左搀,这一画面被新闻媒体赞为“松竹梅三友图”。访问期间,适逢泰戈尔64岁生日,为祝寿,安排用英语演出泰戈尔名剧《齐德拉》,徐林联袂担任主演。志摩的风度,徽因的柔情,倾倒全场,泰戈尔称赞他们是中国的金童玉女。
泰戈尔访华结束,由徐志摩陪同前往日本。
林徽因四年前的欧洲游历,对古建筑产生浓厚兴趣。送走泰戈尔,她和梁思成前往美国。两人都准备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修学建筑系,但由于建筑系不收女生,她只能读美术系,选修了建筑系课程。毕业后她又入耶鲁大学,修学了舞台美术设计。
林徽因的离去,徐志摩不得不结束这段长达四年的恋情。多年后,徐再度来到康桥,触景生情,写下了一生诗作中的绝唱——《再别康桥》。
四、移情别恋
林徽因刚走几个月,徐志摩又爱上朋友王赓妻子陆小曼。王赓忙于工作,徐有了可趁之机,与小曼感情迅速升温。小曼已有了离婚念头,便与志摩一同去求助胡适。胡为志摩的安全担忧,建议他先离开北京到欧洲避一避,等待小曼自己处理这事。当这对情侣为暂时的离别痛苦相拥时,徐尚有一丝理智,说了句:“我们是爱人,不要成为罪人,相信我,等着我,现在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值得的!”
当时王赓已为陆军少将,血气方刚岂能容忍,面对小曼不顾一切的疯狂,怒不可遏,将手枪对准妻子头部,但终不忍心伤害自己心爱之人。小曼已拜著名画家刘海粟为师,刘担心悲剧发生,便与胡适等文化界名流从中周旋,王赓总算同意离婚,此事轰动了整个北京城。
徐志摩的父亲气愤至极,为博点颜面,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徐家不承担任何结婚费用;二是,让胡适做介绍人;三是,让梁启超做证婚人。梁启超为何人?连袁世凯账都不买,怎可做这等事。在胡适再三恳求下,梁只好屈就,但有言在先,说什么由不得他人。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婚礼在北海公园(又一说是六国饭店)举行,王赓也收到请贴,送了贺礼,但人没来。
梁启超致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整个大厅空气忽然凝固。
后来有人评价:“陆小曼,旧北京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
五、为爱厮守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结婚后回到北京。梁林夫妇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全是文化界名流。金岳霖与徐志摩是好友,自然成为座上客。
金岳霖,1895年出生,1914年从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官费到美欧留学,1925年回国,次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经欧风美雨的沐浴,金的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风度。
金也算阅人无数,面对林的美貌、优雅、才情、谈笑,竟成痴迷态,渐为林家常客,后索性搬来作邻居,俨然成了一家人。他羡慕梁林的恩爱,称他们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林自然也被金的学识风度所打动,这一微妙情感逐渐强烈,与理智产生冲撞,再次陷入了迷茫痛苦。林也是性情中人,甚至有点奇葩,为摆脱这种纠结,居然向丈夫坦白了内心的煎熬。她似乎没把选择权留给自己,反正两个都是值得信赖,值得依靠的男人,大有我不管,你们俩看着办吧的味道。
梁决定成全他们,然金绝不希望因自己情感,而伤到所爱的人和朋友。金决定退出,并将爱情化为亲情,仍是他们夫妇的好友,终身未娶。还成了他们家的“御用”摄影师,成为他们两个孩子的免费“保姆”,孩子称他金爸。
六、花开花落
徐志摩的父亲对儿子再婚极不情愿,断绝了经济供给。婚后小两口住在上海,小曼过惯了交际生活,花费无度,志摩只能多处任教维持开销。
翁瑞午出现。他与陆小曼相识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娱乐场所,二是志摩请他为小曼诊病。不管开端如何,为小曼诊病是实。小曼从小身体就弱,加上昼夜颠倒的生活,诸病缠身。翁懂医,尤擅推拿术,能缓解些症状。志摩看着他在妻子身上摸捏,也不能说什么,还要谢别人。为给小曼镇痛,翁引诱她吸上了鸦片。志摩痛苦到极点,又无可奈何。翁对小曼也可谓体贴周到,有求必应,极富耐心,更让小曼增加了对他的依赖。时间一久,翁也不避讳了,日夜与小曼厮混在一起,甚至两人一起躺在徐家榻上抽大烟。志摩已经麻木,也懒得过问,反而觉得省事了,有人陪着小曼,他唯一可做的就是多兼职,支撑小曼的花费。
与陆小曼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张幼仪和林徽因事业上已逐渐显露。志摩心中滋味可想而知,却有口难言,甚至经济上需幼仪接济,精神上靠暗恋徽因支撑。小曼愈堕落,他对幼仪愈愧疚,对徽因愈思念。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去北京参加林徽因演讲会,乘机遇难。陆小曼既无生活能力,又无经济来源,只能与翁生活在一起。1953年翁的发妻逝世,陆小曼才正式成为他的续弦。
梁思成和林徽因成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尤其擅长古建筑修缮保护。1953年,北京为建新城,开始大规模拆除古建筑。他们夫妇建议新城可另行选址,保留北京旧城古迹,但没有得到政府认可。这时林的身体出现状况住进医院,却仍心系北京古建筑的保护,为此林徽因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发生了激烈冲突,拒绝吃药救治,病情急剧恶化,于1955年去逝。她被安葬在由她亲自设计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
梁思成与林徽因几乎都在一起工作,为保护古迹,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在对北京古城墙保护上,梁思成曾对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说:“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金岳霖一生,逐林(徽因)而居。徽因的去逝,让他悲痛欲绝,题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人间万古四月天”。很多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招呼朋友吃饭,席间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举座皆然 。虽说单身,他日子过得很潇洒,绝非普通人可比。首先工资高,又无家累,经常资助朋友和学生,雇了个厨师,不用操持家务,全部精力用在学术上,著有《知识论》《逻辑》等多部专著。1984年去逝,享年89岁。
张幼仪回国后,先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最后成为一家服装公司总经理,再婚,1988年去逝,享年88岁。
王赓,离婚后没再娶,1942年因公出访埃及病逝,年仅48岁。
梁思成晚年对友人调侃,妻子是自己的好,文章是妻子的好。
后人对林徽因的评价,把爱情给了徐志摩,把婚姻给了梁思成,把孩子给了金岳霖,把才华给了新中国。
七、古镜今鉴
民国之恋,距今整整100年。梁启超和林长民一代,是西方文化第一批传播者,而他们的孩子,从小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熏陶,其性格具有明显两面性。为了追求自己幸福,不惜破坏别人婚姻,体显了西方文化自由开放一面。同时他们又都还受着道德的约束,未触及法律,体现了中国文化保守的一面。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人生悲剧,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心理是不健康的。其实一个社会的动荡,往往是由有心理问题者造成的。当数量不大时,似乎是个人问题,当达到一定程度,则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今这一状况逐渐显现。
林徽因,用现在话来讲,白富美,完全可凭颜值吃饭,但她靠自己的刻苦勤奋,把一生才华奉献给了社会,为保护古迹,不惜用纤弱的身体抗争。在个人情感上,面对诱惑,也有过心动,但最终理智战胜感情,保证了纯洁的婚姻。她的确可称之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之偶像。
假若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天,情况如何?当今,30岁以下,皆曰孩子,当事件发生,孩子没咋的,各方家长恐已动用各自权力背景,上演一出爱恨情仇闹剧。想速速离婚,恐不可能,孩子归属、抚养费、财产分割、精神损失、房产过户、破坏军婚等,条目繁多。跟踪、捉奸、偷拍、亲子鉴定等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还是在法律框架内,极端者,流血事件在所难免。
何以故?中国传统文化丢失尽故,恐不待离婚,已绯闻满天,只要两情相悦,管他婚姻、朋友、伦理、道德。
民国之恋,尚有宽容、专一、唯美之怀念。今日婚恋,令人恐惧,绝非夸张。高离婚率,高单身率,低生育率,持续下去,细思极恐,这都是全盘西化之恶果。未婚者,恐婚;已婚者,恐生子;已生子,恐孩子教育……恐惧、恐怖。婚姻不再是避风港,而是博彩场,时髦话讲“我太难了!”这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反思吗?
此外,当雄安新区以惊人速度拔地而起时,似乎冥冥之中应验着梁思成所说:“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2020年 西行者于宝鸡
附:当事者照片6张
徐志摩
陆小曼
林徽因
林徽因和梁思成
林徽因 泰戈尔 徐志摩
金岳霖
共4397字 2025年4月13日于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