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天纵之才——柳永
作者:兰云
柳永(984~1053年),祖藉河东柳氏望族,与柳宗原同宗同源。原名柳三变,号景庄,后改名永,在家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其父柳宜,母亲刘氏也出生书香世家,尤其善于歌赋。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身官宦世家,少年聪明,十岁能写诗词歌赋,名声大噪,有功名用世之态。柳三变于咸平五年(1002年)离家乡,流寓杭州,苏州,并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京科举考试,多次考试未中,后虽中,因皇帝宋仁宗看柳三变不顺眼,直接除名。之后,柳永便自甘去填词为生。终于1034年改名为柳永考中进士,安排工作,在工作中比较勤奋,得当地民众好评,经上司推荐,后因诗句又得罪宋仁宗,无法提升就此退隐,于1053年在家病逝,享年69岁。
在北宋的词坛之上,柳永是个传奇人物,史称柳永是宋朝文人中最风流人物,实际上柳永上半生是泡在煙花柳巷中,与诗词、妓女为伴:后半生与官宦为伴,虽然没有很杰出的贡献,但在宋朝也是赫赫有名,宋朝800多个词牌中,而柳永写所词牌就占了近200个,所以,后人称柳永,宛如宋朝文坛上,奔驰在烟柳草丛中一匹野马,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才华更是横溢,因此后人最后给柳永文学成绩定义为,在宋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永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对于诗词歌赋有着敏锐的感知和出色的驾驭能力。当时的北宋,文化繁荣,词这种文学形式正在蓬勃发展,柳永犹如脱疆野马,一头扎进了诗词的世界里。
柳永的词,在题材上具有极大的开拓性。在他之前,宋朝达官贵人词大多是描写宫廷生活或者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而柳永却把目光投向了民间。他的词描绘了市井百姓的生活百态,有青楼女子的哀怨情思,有羁旅行役者的愁苦,也有对都市繁华的描绘。例如他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将杭州的繁华、美景以及人民的安乐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词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成为了描写杭州的千古名句,据说金主完颜亮就是因为听闻此句,而动了南侵之心。柳永以他细腻的笔触,让人们看到了北宋城市的热闹与活力,这在当时的词坛是极为新颖的创作方向。
柳永的爱情词更是一绝。他常年流连于青楼楚馆,与许多歌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能够深切地理解这些女子的内心世界,写出她们的悲喜。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这样的句子,把离别的哀愁、不舍和无奈表现得入木三分。在与歌女的交往中,柳永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怜悯她们,而是把她们当作平等的朋友,当作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他的爱情词,没有太多的礼教束缚,更多的是人性中最纯粹的情感表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这句词表达了一种对爱情执着无悔的态度,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浓烈,即使在千年之后,如今依然能够打动读者的心。
然而,柳永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他虽然才华出众,但是在科举之路上却屡遭挫折。柳永的词,因为过于贴近市井生活,不符合当时正统士大夫的审美标准,尤其,李清照认为是“低俗”之作,没格调之作。他参加科举考试时,宋仁宗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为由,将他黜落。这一打击对于柳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创作风格。相反,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更加肆意地投入到词的创作之中。他浪迹于江湖柳巷之中,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与民间艺人合作,让自己的词在市井中广泛流传。
柳永的词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他擅长用白描手法,不加修饰地描写事物的本来面目。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却又不失韵味。与当时崇尚典雅含蓄的词风相比,柳永的词就像是一阵清新的风。他善于铺叙,能够把一个场景或者一种情感层层展开,让读者能够深入其中。例如在《八声甘州》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词中先描绘了暮秋的景色,然后通过景色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再联想到佳人的思念,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而深沉。
柳永的词在音乐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他精通音律,与当时的乐工歌女密切合作。他创作的词,很多都能够入乐演唱,并且广为流传。他的词调丰富多样,对后世词调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词调都是柳永首创或者经他改进后而流行开来的,现有近200词牌是柳永所写而定下的。
柳永的一生虽然没有在仕途上取得显赫的成就,但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他是北宋词坛的革新者,他打破了传统词的局限,将词的题材、风格、艺术手法等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的词不仅在当时的民间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苏轼的词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柳永词的豪放与洒脱;辛弃疾的词中也能看到柳永对民间疾苦关注的影子;李清照虽然词风婉约,但在描写女性情感方面也借鉴了柳永的细腻笔触。
柳永以他的才华、他的不羁、他的执着,成为了北宋文学天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词如同永不凋谢的花朵,在文学的花园里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永远被后人所传颂和研究。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天纵之才,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凭借自己的才华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他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北宋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都在他的词中得以展现。从他的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柳永,这位北宋的天纵之才,将永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2025年4月2日
【作者简介】
兰云,笔名绿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生于1953年3月,福建省福安市人。坐视夕阳,因酷爱传统国粹唐诗宋词,故拾韵度墨,笔笺烟云,描写岁月,春秋留痕,低吟人生百味,阔唱生活情调,善于挥诗雨(指诗词类),画兰虹(指散文类)。创作古诗词仟余首,有五言,七言诗律,各种词牌词赋,缤纷多彩,华丽多姿,篇篇诗文,谨列于《黄河诗社》,《长江诗社》,《上海滩诗叶》,《当代文艺》,《秋园诗社》.《福安文艺》等等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时常荡漾在五湖四海读者面前。喜欢擂台上探小峰,曾参加过全国笫五届”华夏杯”词诗大赛,并获得一等奖,部份作品被《上海滩诗叶》刊物收录,并成功编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深受广大诗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