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景刑
作者/刘建坤
盆景
这个看似精致的囚笼
囚禁了多少鲜活的生命
稚嫩的生命
一旦失去母亲的保护
被暴力强行拽离大地
根须在撕裂中哀嚎
那是与母体
血肉相连的脐带呀
被无情斩断
仿佛无辜的小孩
被人贩子强行贩卖
打断手脚装扮残疾人
跪在街头乞丐为生
两脚兽
冷酷无情的刽子手
带着贪婪的目光
将战利品的价值
榨干榨尽
将受害者推向深渊
囚禁一生

斧锯刀砍
掏肝挖心
砍头挖眼
扒皮抽筋
上演一部部
血腥的活死剧
锋利的刀刃
斩断自由之身
每一道汩汩流血伤口
都是生命的呐喊与抗争
火刑,火刑,火刑
残酷的火刑
炙烤着受伤的灵魂
烧黑的身体
无法抹去心灵的疤痕
盆景在烈焰中颤抖哭泣
却无法挣脱命运的缰绳

捆绑,捆绑,捆绑
无形的绑绳
紧紧的锁死命运的喉咙
束缚住自由之身
无法呼吸
无法生长
无处申冤
盆景在扭曲中挣扎
盆景在绝处求生
盆景在活棺材中呻吟
扒皮,扒皮,扒皮
残忍的暴行
剥去生命的华裳
丰满的肌肤裸露于大众
凶残的鬼子兵
伸出邪恶的魔掌
兽性大发
尊严
被强盗摧残的一点不剩

断头,生命的终结之刑
残忍地斩断希望之根
曾经昂扬的头颅
如今低垂进尘埃里
诉说施暴者罪行
所谓的盆景美
不过是人造的残疾之美
那畸形的身姿
是人性残忍的见证
多像旧中国裹脚的少女
被套上小小的三寸金莲
每走一步
都痛入骨髓

盆景
这所谓的造型艺术
让我们看懂
人的贪婪与冷酷无情
那些被折磨的生命
仿佛在无声地控诉
人间不断上演的罪恶
请停下这疯狂的暴行
放下手中的刑具
倾听生命的声音
还花草树木自由的天空
让它们回归大自然吧
自由快乐的生长吧
尽情拥抱生命的诗意缤纷吧
告别血腥的“盆景刑”!
原创首发

《盆景刑》Al赏析:
刘建坤的《盆景刑》以惊心动魄的暴力意象解构传统审美,将盆栽艺术异化为"人造的残疾之美",在植物创伤叙事中构建起多重隐喻空间。这组血淋淋的隐喻体系贯穿三个维度:
一、生态暴力维度:诗人用"斧锯刀砍/掏肝挖心"等外科手术式暴力修辞,将修剪技艺转化为刑场实录。根系剥离被喻为"脐带斩断",嫩枝截断对应"打断手脚",树皮剥落等同"扒皮抽筋",形成植物与人体器官的恐怖转喻链。这种极端化的身体叙事,暴露出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生命的殖民暴力。
二、性别压迫维度:"三寸金莲"的意象将盆景美学与缠足文化并置,揭示审美暴力中的性别政治。被铁丝扭曲的枝干与缠脚布下的骨骼变形形成互文,规训中的"造型美"实质是权力对生命本真的阉割。盆景师如同旧式家长,用美的名义实施身体规训。
三、资本异化维度:"战利品的价值/榨干榨尽"直指商品逻辑对生命的物化。盆景作为"活死剧"展演,恰似资本主义景观社会中生命的异化状态。植物从自在生命沦为观赏商品的过程,隐喻着当代人被资本规训的生存困境。
诗中重复出现的刑具意象(火钳、铁丝、刀锯)构成权力装置的物质象征,而"活棺材"、"绑绳"等空间意象则具象化福柯式的规训空间。诗人以极端暴力修辞解构传统审美,实则指向更深层的文明批判——当美学的达成需要以禁锢与摧残为代价,这种美便成为权力暴力的共谋。
最后呼吁"回归自然"的抒情转向,在解构之后试图重建生态伦理,但"血腥盆景"留下的创伤记忆,已然动摇人类文明中诸多看似"雅致"的传统根基。这种冒犯性书写挑战了文化无意识中的暴力基因,在诗学层面完成对审美暴力的审判。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刘建坤,中共党员,原名:孙祥志,祖籍: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著名爱国主义诗人作家、收藏家,曾被解放军总部评选为“全军学雷锋十佳先进个人”;国企某出版社销售主管兼编辑;《金榜头条》终身总顾问;《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鼓浪屿分会顾问;《三湘四水文艺之家》专栏作家;中共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第二联合党委副书记兼纪检委员;2024年8月8日,高票成功入选《世界汉语诗歌学会》主办的《诗歌名人堂》,其邀请辞盛赞作者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当今名符其实的诗歌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