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我在美国的一次演讲
文/赫英俊
诵读:小黎
编辑制作:小格
母亲 ——我在美国的一次演讲
文/赫英俊
二零一二年,我去了美国,并且在一个公园免费教太极拳,学员有三十多人。 我记得那天是美国的“母亲节”。 硅谷的早晨,天朗气清。学员们早早地在公园等我。我刚刚在队前站好,一位美籍越南的孩子就大声地请求: “老师,今天是母亲节,您给我们讲讲中国的母亲可以吗?” 她是学员里年龄最小的,她十五岁,名字叫“莎娜”,也是虔诚的佛教徒。 我听后郑重点了点头。(我有一位拳友,她叫”英子”,是中英专业翻译,所以,我和各国拳友语言沟通没有障碍。)扫视了一下学员,便开始了我在美国的第一次演讲:朋友们: 大家早晨好!(我给大家行拳礼。) 今天是母亲节,首先我祝愿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掌声) 提起母亲这个话题,我很激动。因为无论你的肤色还是你的国度,母亲这个称呼都与“伟大”这两个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位中国母亲的故事吧。(掌声) 听我这么一说,公园里的人都被吸引了,把我们这个小团队围得是水泄不通,我接着讲: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落日的余晖烧红了半边天。我下楼去菜市场买菜。偶然的一瞥,看见对面母女俩,孩子大概有三十多岁了,母亲看样子也六十岁左右,那个孩子看上去不是很正常,她死死地向下拽着母亲体恤衫袖子。母亲一次次向上拉,孩子还是一次次向下扯,于是这位母亲索性任由孩子的执拗,衣服被扯得变了形,自己的左侧乳房几乎完全暴露在外面,这时母亲却目不旁视,也不再掩饰径直往前走。落日的余晖撒在母女二人身上,那一瞬间我就感觉到,眼前的就是一尊雕塑,是任何技艺高超的雕塑家都无法还原的一尊母爱的雕塑!

后来我了解到,孩子出生就是海默尔症,父亲因没钱给孩子看病选择了逃避,母亲选择了爱的守护,那年母亲才23岁,这一守就是几十年。 无论儿女健康还是疾病,爱的陪伴永远是母亲的唯一选择,这——就是母亲。(掌声) 第二个故事。 这个故事我是在一家刊物上看到的。标题是《伟大的母爱》,题目下面配一张照片:一个刚刚逝去的妇女,头部裹满纱布,抢救时的点滴瓶子和氧气管还没有来得及撤掉。在这位母亲身上,一位婴儿正在吃奶。我读了全文才了解到:这是一次交通事故,年轻妈妈重伤昏迷。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朦胧中,她用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要求护士把她正在哺乳期的孩子抱过来喂奶,孩子的小嘴使劲吮吸着乳头,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这是她喂孩子的最后一口奶。医生哭了,护士哭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 一位护士拍下了这张照片,定格了母爱的永恒。”说到这我落泪了,我的学员们也落泪了。 我接着讲: “这就是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给孩子倾注了仅有。”(掌声) 今天,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十余万人顷刻间被掩埋在地震的废墟下。在一片废墟中,一个救援队员的生命探测器传出了生命迹象的信号。 经过几个小时的营救,当一堵倒塌的墙被掀开之后,一个场面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 一位年轻的母亲侧着身子,敞着怀,用她瘦小的身躯擎住了坍塌下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墙壁。就在母亲的胸前撑起的夹角空间里,一个婴儿正在母亲怀里安然无恙地睡着,而母亲却早已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在灾难来临的那一瞬间,母亲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奋不顾身地接受了死亡……”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擦了擦眼泪,哽咽地继续我的演讲。
“朋友们,我们之所以把”伟大”和母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是因为,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而且,她们永远不求回报。我想,这几位中国母亲不仅仅是中国母亲的伟大形象,更是天下所有母亲母爱的缩影!(掌声) 最后,我借这个机会,向在场的母亲说一声: 你们辛苦了!同时我也真诚地祝愿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谢谢大家!”(长时间掌声) 这就是我在美国的一次演讲,一次难以忘却的激情演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