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身着统一服装,面带温暖笑容,奔波忙碌于公益活动现场,他们就是东望志愿者。人们常说志愿者的服务是无偿的,可这无偿背后,实则蕴含着诸多“成本”,这些“成本”编织出的,是社会文明与温暖的锦缎。
东望志愿者们付出的最大“成本”,当属时间与精力。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段,有年富力强的上班族,也有本该含饴弄孙的退休老人。无论身份如何,一旦投身志愿服务,他们便将大量个人时间奉献出来。有的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走进孤儿院,为孩子们开展课外辅导与素质拓展活动。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他们已踏上长途大巴,历经数小时颠簸抵达孤儿院。授课、组织活动、与孩子们交流谈心,一天的行程满满当当,结束时已夜幕降临,拖着疲惫身躯回家,只为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还有的志愿者长期参与社区服务,每日下班后放弃休息,投身环境整治、关爱孤寡老人等工作,从帮老人买菜做饭,到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精力,日复一日,毫无怨言。
情感与心理上的投入,也是东望志愿者服务的“隐性成本”。当他们走进敬老院,面对那些孤独的老人,老人们渴望陪伴的眼神,会深深刺痛他们的心,激发他们内心强烈的责任感与关爱之情。一位志愿者在陪伴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时,老人拉着他的手倾诉着过往的艰辛与如今的寂寞,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志愿者的内心被深深触动,自此之后,他将更多的情感寄托在老人身上,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怀备至。在参与灾难救援志愿服务时,面对受灾群众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志愿者们感同身受,心理压力巨大。但他们强忍着悲痛,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分发物资、安抚情绪,用自己的坚强为受灾群众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从经济角度看,东望志愿者服务也并非零成本。虽然他们不收取服务报酬,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会产生费用。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时,制作宣传海报、印刷宣传资料需要资金;前往偏远地区服务,交通费用必不可少;志愿者们常常自掏腰包购买。一位志愿者为了给贫困山区孩子捐赠过冬衣物,省吃俭用数月,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生活费。这些看似零散的花费,汇聚起来是一笔可观的数字,都是志愿者们为公益事业默默奉献的经济付出。
然而,东望志愿者们的这些“成本”投入,换来的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社会价值。在他们的努力下,偏远地区孩子获得知识的滋养,看到未来的希望;社区环境得到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受灾群众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重拾生活的信心。他们用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东望志愿者的无偿服务,是用“成本”书写的大爱篇章,是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上熠熠生辉的明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