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解,乡下的一处村民住宅,缘何成了涟源市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
四月的湘中大地,油菜花刚刚褪尽金黄,新绿正悄然爬上丘陵的褶皱。怀揣着好奇与解惑之心,我踏入了涟源市茅塘镇石校村圳田冲。眼前,九栋现代化套房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片占地十一亩的土地上,宛如九位优雅娴静的舞者,轻盈地演绎着乡村的崭新风貌。
梁深和,便是圳田山庄的设计者与奠基人。
来到他家别墅,装修简约大气。一楼设有大客厅、茶室、娱乐室、老人卧室与影音室,功能齐全;二三楼为套房,房间宽敞整洁,每层还设有阳台以供观景。
参观完房间布局,梁深和将我引领至茶室,这位年逾六旬的汉子皮肤黝黑,穿着随意,很难想象他是湖南省酒店用品协会的秘书长。
“1984 年,我只身前往长沙,挑着百货,走街串巷,摆摊设点。”他的声音带着泥土的厚重,“那时一门心思想着走出农村,可心里最放不下的,始终是这片土地。”
梁深和打开了话匣子,向我介绍建设圳田山庄的初衷。
2015年,梁深和的二哥打算拆旧宅建新房,却与邻居产生了矛盾。他返乡处理纠纷时,深切体会到乡村矛盾的独特与复杂。大部分村民都有翻新或扩建住房的意愿,一些人在追求房屋实用功能的同时,还注重舒适性、休闲性与运动功能,这便导致房屋占地面积过大,造成了国土资源的浪费。
目睹这种情况,梁深和内心十分忧虑。随着城市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在城市发展并积累了一定财富的村民选择“逃离城市”,回到家乡建房。
二哥家的宅基地纠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梁深和对乡村困境的深度思考。当看到邻村一栋占地十亩的豪华别墅突兀地矗立在一块平地,他蹲在田埂上思索了很久:“我们国家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近20%的人口,可现在农村建房像‘摊大饼’,耕地越来越少,这怎么行?”
作为一名始终心系家乡的游子,梁深和忧心忡忡。
再次回乡,梁深和看到了市镇二级出台助推乡村振兴政策,宛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他的心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他提供了一条破局思路。
在老宅的阁楼里,梁深和铺开了第一张草图。他要建一个“新农村住宅区”,九户联建,整体规划,统一建房,把原本散落的宅基地集约利用,打造新农村住宅区,引领乡村迈向振兴之路。当即找到邻居梁木春,将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梁木春被他的热情与决心深深打动,两人一拍即合。
然而,当他们把这个想法告知组上九户村民时,却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大部分村民因资金匮乏,根本无力建造别墅。“没钱怎么建?”“凭什么听你的?”反对声像山涧的急流扑面而来。
面对这一困境,梁深和并未放弃,与梁木春端着搪瓷杯聊到凌晨:“我负责筹钱,你负责跑腿,咱们把这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他瞒着家人抵押了长沙的两套房产,远在印尼的儿子在电话里质问:“爸,你这是何苦?”梁深和反问儿子:“当你看到兄弟姐妹有困难时,你会伸出援手吗?这些邻里,就如同我的兄弟姐妹啊!”他告诉儿子,人不能只想着自己,要有胸怀,要有大格局。只有多帮助别人,才能成就大业。
在获得村里支持后,梁深和专程向时任茅塘镇党委书记李冰玉做了详细汇报。李书记听后,眼前一亮,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全新思路。它既能节约国土资源,减少邻里矛盾,又能提升村容村貌,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当即表示大力支持。随后,圳田山庄被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通村公路得以完善,水渠维修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有力支持,为当地村容村貌的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6月22日的开工庆典,娄底市、涟源市、茅塘镇三级电视台同赴圳田冲报道,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这个小村庄即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可热闹背后,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琐碎矛盾。施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梁深和与梁木春的智慧和毅力。梁深和始终秉持着不让未参与建房的村民吃亏的原则,尽量满足他们的诉求。有一栋别墅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放错了线,导致没有错开山庄外别人的大门。得知此事后,梁深和没有丝毫推诿,主动找到那户村民沟通赔偿事宜。不仅如此,他还另修了一条公路,直通那户人家。“咱不能让乡亲觉得吃亏,人心齐了,房子才能建得顺。”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对方的信服。
梁木春则一心扑在处理施工矛盾上。他不辞辛劳,一户一户地走访。每一次踏入村民家门,他都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与诉求,用真诚的话语化解着大家心中的疑虑。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渐渐地,其他村民对这个项目从最初的怀疑转为支持。工地上的伙食由梁木春负责,他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买菜,自家的腊肉成了“公共食堂”的常客。有人算过账,单是招待施工队的伙食费,老梁就贴了上万。“吃亏是福嘛”,他擦着汗笑,“当年大家帮我家盖土坯房,不也没要一分钱?”
在拆除与新建之间,圳田冲的面貌一点点改变。山庄共拆除了五栋老房子,建起了九栋别墅。这些别墅错落有致,布局精巧。虽总占地面积不大,却充分满足了村民们的各种需求。山庄内设有公共办大事的场地,从此,组里的红白喜事有了宽敞明亮的好去处;还有体育锻炼场地,村民们在劳作之余,也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时光在忙碌与期待中悄然流逝,2017 年,圳田山庄终于完工。在分配别墅时,梁深和又推出了公平原则。他根据别墅所处的地理环境,对每栋别墅进行合理作价,让村民们自愿选择。为了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梁深和聘请了财务人员,负责账目明细管理,统一结算。最终,平均每栋别墅仅花费了85万,这意味着每户村民相当于赚了一套别墅。而背后,梁深和却默默承担了银行利息的付出,直到村民能将本金还回来。他摸着别墅外墙上的青砖,像是抚摸着自己的孩子,“钱可以再赚,土地没了就真没了。”
如今的圳田山庄,成了远近的“网红村”。涟源市把这里列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周边村子的干部常来取经。梁深和的手机成了“”咨询热线”,有人问资金怎么筹,有人问矛盾怎么解,他总是那句话:“别想着自己的付出,先想能为乡亲做什么。”
站在圳田山庄的中央,我仿佛能看到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梁深和,这位心怀家国情怀的企业家,从圳田冲走出,又带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责任回归。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担当与奉献。
圳田山庄,不仅仅是九栋别墅的集合,它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国土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邻里之间的矛盾化作了团结与和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它为周边乡村树立了榜样,让人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梁深和与梁木春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赞歌,在圳田冲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谱写了乡村发展的新篇章。而圳田山庄,也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未来,相信圳田山庄会继续绽放光彩,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颗永不落幕的璀璨之星。
离开时,梁深和送我们到村口。山风掠过他斑白的鬓角,他望着远处的田墅说:“我这一辈子,前半段想着走出农村,后半段就想让农村越来越好。”这话朴素得像脚下的泥土,却让我懂得,所谓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像梁深和这样的普通人,用一生的情怀和担当,在土地上写下的生动注脚。
圳田山庄的灯火渐次亮起,映着天边的星光。这九栋房子里的灯火,照亮的不仅是村民的新生活,更是一个返乡者对故土的赤子之心。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这样的故事,正在无数个像圳田冲这样的山村里悄然上演,汇聚成改变中国乡村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