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亭杂咏》(摘录)
段 广亭整理
伤春感怀
其一:
一椿心事久歔欷,那管红稀与绿肥。
非关不爱春光好,怕见逐花燕子飞。
其二:
花事一年有几时,愁中偏放此佳期。
园门深锁无心启,落尽东风尚不知。
其三:
落花流水去茫茫,春尽人间别恨长。
千红万紫今何在,到处荒苔腾夕阳。
其四:
落尽园花懒去看,伤心只是怕春残。
东风不解愁人意,片片吹来集曲欄。
其五:
风雨潇潇夜漏迟,含愁独自对空帷。
簷流续断烛跋见,情到斯时更难为。
人和暮春阳雨
春雨如膏洗宿尘,连期不霁闷游人。
衔泥燕子叨簾幕,逐浪桃花入水滨。
云脚风飞时莫尽,枝头露重屈难伸。
始知种竹纱窗下,不计阴晴忘暮春。
暮春怀刘琇生
触目三春景,怀君曩若鞭。
满腔萦别恨,搔首仰云天。
漠漠长隄柳,茫茫日暮烟。
五原何处是,怅望夕阳边。
最是风兼雨,尤能动远思。
欷歔迷路梦,惆怅谈心时。
日暮云千里,游人天一涯。
离情无一慰,即此达君知。
暮秋登潜台怀刘琇生
绝顶高台接大荒,云天搔首正茫茫。
翘瞻群雁怀遊子,怅立三台望夕阳。
叶落寒霜秋色老,涛鸣古柏晚风凉。
离怀子里无从慰,惟有思君字数行。
秋闺怨(五言古风)
伊人水一方,十二九迥肠。
枫落惊秋老,衾寒恨夜长。
含情拈绣带,掩泪卸残妆。
魂梦寻君返,泣涕落枕旁。
鸳鸯怨独宿,鸿雁怕孤翔。
触目乌啼急,浸纱露气凉。
幽情何须见,残月照空床。
纸鸢七绝(红中空韵)
剪制彩笺妆翠红,丝纶结系满胸中。
吹嘘好借东风力,展翅扶摇上碧空。
举手轻摇一线红,飘风直上彩云中。
居然不假丰毛羽,辄与鵷鸿斗舞空。
春思(闺中词)
乌云压鬓懒梳妆,心事悠悠恨日长。
涕泗滂沱流枕畔,梦魂颠倒绕君傍。
含情怕见双棲燕,作想那堪几折肠。
一日三秋今始信,何时执手活温凉。
包中廉(1826—1911),字介亭,清末甘肃省镇原县大丰里人(今镇原临泾乡包庄组人),包承恩之父,道光六年(1826年)五月生,清光绪四年乡贡,候铨训导。晚年主持中峰书院讲学,循守礼法。光绪庚子后,枢府主张变法,书院诸生私议之,中廉闻而言曰:“太平之世,朝无秕政,民无谤言。且经世之道,宜通其变,不可以胶柱,诸君何见之小也?尚其少安毋操。”邑宰宋运贡以中廉学识兼优,为一邑人望,诸事辄往询焉。其后世子孙收藏有其亲友门生及族人贺包中廉八十大寿的十四扇寿屏,黄宣纸本,装裱精美,品相完好。寿屏书写人为举人宋庚荫,通篇楷书,结体严谨,气韵灵动,一丝不苟。其一生事实,邑侯宋运贡序文中言之綦详。留世著作有《介亭杂咏》(手写体),被段广亭发现收集,现保存于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包建新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