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水河畔赏春光
文/朱江
门前举水河畔树
已上妆容新嫩绿
无极太极随风摆
芳春易逝水南流
诗评
这首《举水河畔赏春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河畔的生机与哲思,在动静交织中蕴含时光易逝的怅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深层感悟。
首句“门前举水河畔树”以白描手法点出观景视角,“门前”二字拉近人与景的距离,使河畔之树成为触手可及的春日意象。次句“已上妆容新嫩绿”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树木以梳妆的动态,“新嫩绿”三字既凸显初春草木初萌的鲜嫩色泽,又暗含对自然时序更迭的细腻感知,仿佛一夜间春风为树木染上妆容,尽显生机勃发的活泼意趣。
第三句“无极太极随风摆”笔锋一转,将自然景象与哲思相融。“无极太极”本为道家概念,此处或借指树木随风摇曳时枝叶舒展的圆转之态,亦或暗喻流水波动的阴阳交融之美,使具象的景物带上抽象的哲学意味。“随风摆”三字复归动态描写,与前句“新嫩绿”的静态妆容形成呼应,展现出自然万物在春风中舒展运化的韵律感。
末句“芳春易逝水南流”以“水南流”的自然现象暗喻时光流逝,与“芳春易逝”形成直接的情感勾连。前句的“随风摆”是空间上的动态,此句的“水南流”则是时间上的流动,二者共同构建出时空交织的立体意境。河水南流的意象既承接“举水河畔”的地理背景,又以流水的一去不返象征美好春光的短暂,在写景收束中融入诗人对生命时序的深沉慨叹。
全诗结构紧凑,由近及远、由景及情,从河畔树木的新绿妆容写到风摆枝叶的太极之象,最终落于逝水难留的时光感怀,形成“赏春—悟春—惜春”的情感递进。语言上兼具细腻的具象描摹与含蓄的哲思隐喻,“新嫩绿”的明丽与“水南流”的苍凉形成色彩与情感的对比,使春日的蓬勃生机与逝春的怅惘之感交相辉映,读来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