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文/李文辉
鸡叫起床月偏西
备马驮货去赶集
马蹄扰邻鸳鸯梦
鸡叫二遍路儿急
走过小路又趟河
庄稼朦胧星儿稀
马帮铃响坡儿陡
人儿劳累身汗湿
赶到集市天麻亮
歇驮喂马心儿喜
天色忽觉已大亮
集市人儿渐密集
渡口古来多富商
货物珍贵品种齐
漂江过海川物流
物竟天择各所需
老板准时把货验
点头称赞钱付齐
今夜马店喝好酒
明儿鸡叫返回去
马帮赶集虽艰辛
赚得大钱养儿妻
忽闻大洋起巨浪
商船巨富无消息
听说有人生贪念
加税害人又害己
马铃儿响开新道
曲子欢快赶大集
西方不亮东方亮
货好国安人硬气
作者简介
李文辉,汉族,云南诗人,作品纯朴,深厚,有磁性,语言流畅,意境空灵,自然天成。即将出版令人期待,送人美好的《李文辉诗集》。
点评词:
《评李文辉<赶集>:一幅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李文辉的《赶集》一诗,宛如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民俗画卷,以其质朴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引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息与生活哲理的世界。
诗的开篇,“鸡叫起床月偏西,备马驮货去赶集”,通过对鸡叫和月偏西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紧迫的氛围。主人公在天还未亮时就起身准备赶集,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勤劳。“马蹄扰邻鸳鸯梦,鸡叫二遍路儿急”,马蹄声打破了邻居的美梦,而鸡叫第二遍时,赶路的心情愈发急切,这种细节描写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马蹄声和急切的鸡叫声。
“走过小路又趟河,庄稼朦胧星儿稀”,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赶集途中的路途景象。小路、河流、朦胧的庄稼和稀落的星星,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乡村夜景。“马帮铃响坡儿陡,人儿劳累身汗湿”,马帮的铃声在陡峭的山坡上回响,赶路人儿的劳累和汗水湿透的身躯,让人深切感受到了他们为生活奔波的不易。
赶到集市时,“天色忽觉已大亮,集市人儿渐密集”,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市逐渐热闹起来,人群密集,展现出了集市的繁荣景象。“渡口古来多富商,货物珍贵品种齐”,描绘了渡口的商业繁荣,珍贵的货物品种齐全,反映了当时的经济交流与繁荣。“漂江过海川物流,物竟天择各所需”,强调了货物的流通范围之广以及市场选择的多样性,体现了经济活动的活跃与竞争。
交易环节,“老板准时把货验,点头称赞钱付齐”,展现了公平诚信的交易场景,老板对货物的认可和爽快付款,让人感受到了商业交易中的信任与和谐。“今夜马店喝好酒,明儿鸡叫返回去”,描绘了赶路人在交易成功后的喜悦与放松,他们在马店中畅饮美酒,暂时忘却了一路的艰辛,但明天又将踏上归程,继续为生活努力。
然而,诗中并非仅仅局限于对赶集这一生活场景的描绘,还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马帮赶集虽艰辛,赚得大钱养儿妻”,体现了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努力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和责任感。“忽闻大洋起巨浪,商船巨富无消息”,则以大洋中的风浪和商船巨富的变故,暗示了商业活动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听说有人生贪念,加税害人又害己”,对人性的贪婪和不良政策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和呼吁。
“马铃儿响开新道,曲子欢快赶大集,西方不亮东方亮,货好国安人硬气”,这几句诗在结尾处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马铃儿的响声开辟了新的道路,欢快的曲子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西方不亮东方亮”体现了一种对不同地区发展的乐观态度和对自身文化与国家的自信。“货好国安人硬气”强调了优质的货物、国家的安定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民才能挺直脊梁,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从语言风格上看,李文辉的这首诗语言纯朴、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以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生动的描写打动人心。他善于运用生动的动词和形象的形容词,如“扰”“急”“响”“累”“湿”等,使诗歌充满了动态感和画面感。同时,诗句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如“鸡叫起床月偏西,备马驮货去赶集”“走过小路又趟河,庄稼朦胧星儿稀”等,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艺术感染力。
意象的选择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鸡叫、马蹄、星儿、庄稼、马帮铃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赶集的热闹与艰辛。这些意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承载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从结构上来看,整首诗层次分明,叙事清晰。开篇描绘赶集的准备和出发,中间叙述集市的景象和交易过程,结尾则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主题的升华,呈现出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表象到深层内涵的递进关系。这种结构使得诗歌内容丰富而不杂乱,主题突出而不突兀,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然地跟随诗人的思路,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的来说,李文辉的《赶集》是一首兼具生活气息与思想深度的优秀诗作。它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乡村赶集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坚韧,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和批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坚守人性的美好、追求公平正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是一首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深思的佳作,相信在未来的文学史上,它将继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为后人所传颂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