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歌丝语》作者:牧夫
春归去
挥挥手
多么不愿你走
我一次次苦苦地挽留
可你走的坚决
也不给我一个理由
牵不住的手哟
让苦苦的思念变胖
牵不住的手哟
让今后的日子变瘦
夏夜
星儿在夏夜里眨着眼睛
虫儿在夏夜里眨着眼睛
草儿在夏夜里眨着眼睛
我在夏夜里眨着眼睛
枣树下一只狗儿
趴在奶奶的脚前眨着眼睛
我们同有一个美丽的童话
我们同有一个美丽的梦
天河
天上有一条河
河里有很多小鱼
随意抓一条
就抓了一个星座
天上有一条河
河里有很多寂寞
还有很多孤独
放牧着夜色中的我
闪电
象一朵昙花
还没来得及被欣赏
就瞬间即逝
潇洒而去的你
留下的是不完美
无法复制的不完美呀
完美地生出了一个孩子
叫“念想”
吹糖人
你带着灼人的热浪
将滚烫的感情煮沸
撮一把糖稀捏吧捏吧
吹了一个小糖人
一位过客
花了38元将“小糖人”买下
“小精灵”
半亩园里有很多个小精灵
爱静的
爱动的
爱唱的
爱跳的
象林间的小鸟叽叽喳喳
调皮的小辣椒
戳叽着胖墩墩的茄子
憨厚的小家伙追着小辣椒戏耍
柳叶眉的小女孩叫韭菜
和高大上的黄瓜说着悄悄话
红了脸的西红柿早已羞羞答答
还有不爱说话看热闹的苦瓜
丝瓜的须须正努力爬架
月亮姐姐来啦
后面跟着小星星
眼睛一眨一眨……
半亩园快乐的家
一家子不说两家人的话
放风筝
我糊了一个风筝
是圆圆的“月亮”
月亮里藏着我的小秘密
哥哥糊了一个风筝
是比“月亮”大的八角星
八角星里藏着哥哥的小秘密
我跟着哥哥
在家后的原野里
手牵着细细的丝线
把我们的小秘密放飞
附:水深不语点评
本期“短歌丝语”老师以“碎碎念”的情怀目送“春归去”,又憧憬着记忆里的“夏夜”,将“天河”的“孤独”与“闪电”般的“念想”重新解读,民间手艺“吹糖人”卖了一个好价钱,令人开心不已,“半亩园”里的时令蔬菜也被老师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并且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小精灵”。
据说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而牧夫老师的小秘密原来是藏在童年记忆里和哥哥一起放飞的“风筝”上面了。
每一首诗很短,似乎是轻以描而淡以写,然情愫谴绻,意境深沉,充分显示了牧夫老师驾驭文字的能力。
我十分钦佩老师对生活中平凡事物诗意的敏感捕捉,他善于从仿佛无诗意的“贫矿”中提炼出闪闪发光的诗性“真金”。这也是老师“点石成金”诗意的表现力。
读牧夫老师的“短歌丝语”,如同一场场行走,有很浓的“四季轮回的人间烟火气”,也有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和乡愁”,更有珍贵的“童趣和童真”在其中。
牧夫老师便是这样在其散文诗中不断的“回忆和行走”,“发现和感悟”。
这样的“行走”,在我读来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流浪或漂泊,是审视自己精神栖所的一种方式。
记得尼采说:成为一个闭门不出的人,是对思想犯下的滔天罪行。坐井观天,闭门是造不出“车”的,更谈不上作品能逸出什么思想性的东西,正如牧夫老师的“河里有很多寂寞,还有很多孤独,放牧着夜色中的我”,令人遐思无限,动容也动心。
牧夫老师的“短歌丝语”整篇通过在记忆里的“行走”,横跨了童年青春与暮年、有四季轮回的天象万变、有古往今来的名人轶事和对当下丑恶现象的批判、有有奇观妙景田园风光、人间别离的情愁与乡愁……我相信,一场“灵魂的行走”可以触发作者和读者的诗情,让浮躁的灵魂得到平静。
牧夫老师的“短歌丝语”,无论是在文字里还是现实生活中,皆有“跨越千万里”的力量。老师在“真实与想象空间”的坐标上,不断引申出文字带来的“神启”,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舒解,明白生命“恬淡温和”的意义。
牧夫老师“天真朴拙”的文字饱含“玲珑剔透”的诗意,他以诗的名义思念或怀想,尽力拉近心灵的距离,生命中的任何一种情怀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也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化,同时也让我再次有理由相信:一切向外的行走,都是最终为了走回内心,“归根返本,走回内心”,其实就是人的本心,也就是诗人的真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