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
艺术展现向善向上向阳的力量
李恒昌
电影《向阳·花》以光影为笔,在底层女性命运的画卷上,勾勒出向善、向上、向阳的精神脉络。它不仅是对生活困境的写实描摹,更以艺术之力传递温暖与信念,让观众于角色的悲欢中,窥见人性的光芒与生命的韧性。影片通过对社会边缘群体的深刻洞察,将个体挣扎升华为群体觉醒的史诗,在粗粝的现实肌理中绽放出希望之花。
印证电影艺术本质:一项与人为善的事业
《向阳·花》深谙电影艺术“与人为善”的内核。影片聚焦高月香等女性,她们曾因生活所迫偏离正轨,却未被简单定义为“失败者”。高月香为女儿筹钱的母爱赤诚,黑妹、邓虹等角色在困境中流露的互助温情,皆被电影以悲悯视角细腻呈现。作品不执着于批判过往,而是挖掘角色内心的善念种子,以艺术化表达传递“人性本善,终可向阳”的信念。
叙事手法上着力善意建构。导演冯小刚采用非线性叙事,将监狱内外的时空交织,打破传统犯罪片的沉重框架。在监狱场景中,暖黄色调的运用消解了铁窗的冰冷,监舍内悬挂的手工千纸鹤与窗台上的多肉植物,暗示着服刑人员对生活的微小期待。这种“去标签化”的处理,让观众看到她们作为母亲、女儿、朋友的多重身份,而非单纯的“罪犯”。
留美作曲家Tina C. Wang以班多钮琴的叹息音色与电子音效的颗粒感碰撞,构建出独特的声景。在高月香狱中思念女儿的场景中,《无止尽的思念》以摇篮曲钢琴旋律为引,大提琴与竖琴交织的圆润音色,如月光穿透铁窗栅栏,将母性的柔情与制度的冰冷形成强烈对比。这种音乐语言的善意表达,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完成对角色的道德重构。
角色塑造在复杂性上实现突破。影片拒绝将主角塑造为“完美受害者”,而是展现其复杂的人性光谱。高月香为500元救济金与黑妹争执,黑妹的偷窃习惯也非一朝改变。这种“不完美”恰恰构成了人物的真实肌理——她们是被生活捶打过的人,既有市井的算计,也有绝境中的生猛。当高月香在夜场卖酒时,她清醒地“消费”自己的“性别红利”,神情妩媚中透着疲惫与麻木;而面对欺辱黑妹的恶霸,她挥舞小刀嘶吼“老娘是从大牢里出来的”,狰狞表情与嘶哑声线令人不寒而栗。这种多面性的刻画,让观众看到底层人物在生存压力下的挣扎与坚守,而非简单的道德审判。
给予社会议题以温柔性解构。电影将贫困、残疾、性别歧视等议题融入具体情境,以细腻笔触揭示社会性压迫。高月香两次涉及卫生巾的情节,从被迫偷窃到被诬陷盗窃,将月经贫困的社会议题嵌入叙事;黑妹因聋哑身份被贼窝控制,暗示着残障群体在司法体系中的失语状态。影片并未停留在问题暴露层面,而是通过角色互助给出答案:高月香为黑妹伪造身份证,邓虹帮助她们找工作,这种“以善破局”的叙事逻辑,传递出“现实冰冷,但人性可暖”的希望。
揭示深刻生活主题:失望中看到希望,绝望中不忘奋争
角色的生活充满现实的刺痛:高月香刑满后遭遇社会歧视与生存困境,黑妹自幼被贼窝裹挟,胡萍因家庭染上毒瘾……人生看似布满阴霾。但《向阳花》的力量,恰在于展现她们在绝望中的奋起。
一方面,作品对生存困境极致展现。影片以纪实风格呈现刑释人员的生存困境。高月香在酒店从事保洁工作,因案底遭辞退时还要被当众搜身;黑妹没有身份证只能栖身废弃车辆;胡萍为100元试药费却要承担400元医疗费。这些细节直指社会容错机制的缺失,让观众触摸到制度性贫困的冰冷触感。
更具冲击力的是对“小偷家族”的刻画。黑妹的头目以“家庭”为幌子实施犯罪,孕妇成员挺着大肚子行窃,暗示着底层犯罪的代际传递。当黑妹试图脱离贼窝时,头目不仅打残她的右手,还要将她变为代孕机器,这种控制令人不寒而栗。影片通过这种极端情境,揭示贫困与犯罪的恶性循环,引发观众对社会救济体系的反思。
另一方面,重在探讨精神困境的突围之路。角色的精神困境同样令人动容。高月香因“交换婚姻”成为家庭暴力的牺牲品,女儿因脑膜炎失聪后遭丈夫遗弃,这种双重打击几乎摧毁她的生存意志。但她在狱中学会手语,出狱后坚持给女儿写信,将思念化作生存动力。黑妹自幼被剥夺语言能力,却在高月香的影响下,用手语表达“我想活着”的渴望,这种无声的呐喊更具震撼力。
影片中的“桥洞争吵”堪称精神突围的隐喻。高月香与黑妹因生存压力爆发冲突,镜头缓缓给到背后的巨幅标语“团结、互助、有爱、自尊”,这种黑色幽默的对照,暗示着主流规训与底层逻辑的永恒撕扯。而两人最终在雨中相拥,共同撑起一把伞,象征着精神困境的破局——当个体力量不足以对抗世界时,互助成为生存的武器。
作品对希望微光精心具象化表达。电影中的符号系统承载着希望的隐喻。牛轧糖与香烟的互赠,既是苦涩生活中的甜蜜慰藉,也是边缘群体独特的温情密码;高月香在胡萍家偷偷藏钱又掏出的动作细节,将底层人物的道德摇摆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贯穿全片的向日葵意象,从监狱窗台上的盆栽到出狱后的暖黄色外套,象征着角色在黑暗中对光明的执着追寻。
挖掘人间蕴含的力量:群体性的互爱与互助
影片对多角色群像的塑造,迸发着群体向阳的强大能量。高月香的坚韧、黑妹的顽强、邓虹的果敢……每个角色都是独特的个体,却因共同的“不服输”汇聚成光。
高月香与黑妹的“母女情”是群像戏的核心。高月香将对女儿的情感投射在黑妹身上,为她偷糖、挡刀,甚至怒闯贼窝营救。这种超越血缘的羁绊,在桥洞争吵后的“雨中撑伞”场景中达到高潮:两人在泥泞中互相搀扶,雨水冲刷掉隔阂,只剩下最纯粹的守护。
其他角色的互动同样动人。胡萍表面市侩,却在关键时刻献出救命血;郭爱美理智冷静,为姐妹们的生计出谋划策。她们的情谊并非理想化的“姐妹情深”,而是利益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共同体——既有争执算计,也有生死相托。这种真实性让观众看到,女性互助的力量源于共同的苦难,而非简单的道德感召。
除了女性群体内部的互助,影片还刻画了社会支持的隐性网络。邓虹作为狱警,在规则与人性间摇摆,她帮助高月香找工作、为黑妹担保,展现了司法系统的温度。黄毛作为黑妹的旧相识,虽深陷贼窝,却在关键时刻提醒她“走远点”,这种矛盾的善意暗示着边缘群体的道德困境。
更具深意的是对“制度善意”的探讨。当高月香向邓虹控诉司法系统的不作为时,邓虹坦言:“惩处不是目的,改造才是真正的目的。要交心,深入摸索原因。”这种台词揭示了司法改革的方向——从单纯的惩罚转向人性的救赎。而高月香最终通过合法途径为黑妹讨回公道,也暗示着制度与人性的和解可能。
导演冯小刚在群像戏的处理上展现了老到的功力。监狱中的“互监小组”戏,通过多人物的对话与肢体语言,展现出复杂的权力关系;出狱后的洗车店创业,用蒙太奇手法快速剪辑众人的分工协作,营造出团结奋进的氛围。
高潮戏“怒砸恶人”堪称群像叙事的典范。狭窄空间内,高月香抄起金元宝砸向头目,黑妹用手语指挥行动,胡萍和郭爱美从旁协助,邓虹则在关键时刻报警。这场戏既有暴力美学的冲击力,又避免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俗套,将群体力量的爆发推向顶点。
艺术价值及成就:现实主义的新维度
《向阳·花》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介入。在中国电影史上,刑满释放女性群体的故事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向阳花》首次将话筒交给这些边缘人,通过“高月香们”的遭遇,揭示贫困、残疾、性别歧视等多重压迫如何将人逼向绝境。这种题材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它让被主流社会忽视的群体走进公众视野,引发对社会公平的思考。
影片摒弃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悲情叙事,代之以“反内耗”的爽感与真实粗粝的生存哲学。高月香的“豁出去”人生态度、黑妹的“以暴制暴”反抗,都传递出“与其被生活逼死,不如把生活掀翻”的底层智慧。这种叙事策略既满足了观众对情绪爆发的期待,又避免了廉价的同情,让现实主义电影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电影打破了“男导演无法真正理解女性”的偏见。冯小刚对女性情谊的刻画超越了简单的“姐妹情深”模式,呈现出利益与情感交织的复杂面貌。高月香与黑妹的关系中,既有母性的包容,也有生存的算计;邓虹作为女警,既有规则的坚守,也有人性的柔软。这种多维度的女性叙事,为国产电影提供了新的范本。
《向阳·花》以电影艺术为镜,照见向善向上向阳的生命之光。它让观众相信,无论生活如何刁难,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韧性始终是破局的密钥。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电影“与人为善”艺术本质的践行,更是对所有奋力生活者的致敬——愿我们都能在光影故事里,汲取继续前行的勇气,在现实中成为追逐光明的“向阳花”。
在这个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时代,《向阳·花》的上映恰逢其时。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希望不在于花朵的绚烂,而在于根系能够在黑暗中无尽延伸,长出希望。当银幕上的“向阳花”们逆风翻盘,现实中的我们也终将相信:挺直是灵魂的脊梁,弯曲是生命的弹性,而两者都在时光的熔炉里,锻造着对抗虚无的骨骼和脊梁。
作者简介:李恒昌,铁道战备舟桥处原党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首批签约作家、泉城实力作家。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香港文艺杂志社签约作家。曾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中国铁路文学奖、刘勰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山东省视听文学剧本大赛一等奖等。先后出版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20部。主要作品有“大地系列”之《大地上的血粮:莫言创作评传》等六部;“大河系列”《大河赤子》等三部。《大河赤子》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2024年主题出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4年八月“中国好书”、2024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大河涅槃》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精品工程提升工程重点项目、山东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大河安澜》入选山东省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山东省“走在前、开新局”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出版项目。作品散见《长篇小说选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解放军文艺》《香港文艺》《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