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的情怀
文/冷元华
住在一栋楼里的邻居,免不了磕磕绊绊。腊月的时候,夫人常常买些肉腌制好挂在外面晾着,她知道肉时间长了会走油,故特意选了个角落挂着,以求万无一失。但是最终还是遭遇了一阵噼噼啪啪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楼下的来“告状”了。夫人只好悻悻地把肉收了回来,心里郁闷了好一阵子。
楼上的住户晾衣服以前从不甩干,把楼下刚晾干的衣服弄得斑斑点点的,楼下的她又找到了对方理论,一副不解决问题绝不收兵的架势。夫人常告诉我说,楼下那个女的特别喜欢烦神,只要哪家滴水或者其它什么事,她就去找人家,敲东家门,敲西家门,这单元楼上下的门,差不多被她敲到了。然后她露出一脸无所谓的态度:“我才不管这些事呢,我装了雨棚,随它怎么滴,不管我的事。对了咱家阳台的自来水龙头有点滴水,你有空换一个罢。”
我到阳台瞧了瞧,拖把池上那个紧挨在墙砖上的水龙头出了点状况,几秒钟滴一下,不换其实也没有关系,但是命中遇到一个样样事都追求完美的老伴,我要是不完成这么一件光荣的使命,她会唠叨得让我过不好年的。
换龙头倒不是什么难事,我买来配件自己动手干了起来。先套上遮掩墙壁上接口的装饰圈,缠了几圈生料带,慢慢扭紧水管,最后打开水阀,龙头开关了几下,一点也不漏,我便觉得大功告成,心中一阵轻松。
有一天我刚到家,没等我落坐,夫人一脸不屑地告诉我:“真好玩,那个楼下的今天又来找我了。”
“怎么了?”我有点纳闷。
“她说我家阳台滴水,我带她看了,我家阳台干燥燥的,一点都不漏。”
“那后来呢?”我又问。
“她说要找你。我说随便,我才不管呢。”她表情轻松自然,我却有点忐忑不安了。
我再次走到阳台左看看、右瞧瞧,看得眼里发了花,也没见到半滴水影子,心里逐渐坦然起来,便哼起了小调。
至于楼下邻居发消息给我讲漏水的事,我就啊啊地应着,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又过了几天,她告诉我捡到了一只袜子,猜可能是我家的,已经放到了我家的楼梯口,叫我记得查收一下。一只袜子虽然不值几文,但是她的热心举动还是让我深深地触动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遇到这等事情,肯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里正恍惚之时,她又问道:“上次滴水的事情查了吗?”
我认真地回道:“查了呀,没呀!是不是别人家呀?”
“肯定是你家的。”她说,“我从下面仔细看了,是从你家阳台瓷砖缝隙中渗出的,本来这事对我家也没有多大影响。前年对面单元一户人家也是阳台漏水,老是不处理,结果赔了楼下很多钱,所以思来想去跟你家属说不明白,还是告诉你一下,时间长了,就麻烦了,你懂的。”
那一句“你懂的”,意味深长。
我说,谢谢,我回去再仔细检查一下。
她提供了具体漏水的地点,引起了我的警觉。回到家,我打开阳台窗户朝下看,起初什么也没看到,以为又是虚惊一场,但是突然一串水珠随风飘落了下来,顺着源头仔细探寻,才瞧见瓷砖底下果真在滴水,而且还不止一处。
我朝刚换的水龙头看看,又看看另外一个,好好的,一丝不安涌上心头:难道是阳台瓷砖底下的自来水管冻裂了吗?看着最近有两块地砖有破裂和晃动的痕迹,我更确信了刚才的判断。
我打电话给水工,一听说是瓷砖下漏水,都回绝说要测漏点,没法弄,请另找他人。
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从网上寻求帮助,对方很快打来了电话:“什么情况,说一下。”我一五一十地说明了情况,对方回了句:“不好意思,我刚回老家,得过年后才能回来了。”
几秒一次的水滴,水量虽然不大,但是时间长了就是大事情了,这小小的水滴搞得我的心情实在无法安顿。没有想到2025年春节和麻烦成为了一对孪生兄弟,令我想起了王朔的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场景,我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一个烦躁的季节。我不禁叹了一口气:哎,邻居呀,你真是选了一个“好”时间里告诉了我这么一个“好”事呀!
我发信息告诉她年前是搞不定了,没有人干呢。
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把水压开得最小,以减缓滴水的速度。
年后,又再次联系了回老家的师傅,却发现原来的电话是虚拟号码,拨不通,再找网站联系,备了案,却始终未见有人主动联系。
万般无奈之余,找到了原来装修房屋的薛工。虽然几十年不联系,但是对方接电话时还是很热情,她叫我先仔细检查所有的接口,确保不漏水,再通知她到现场来检查:“应该还是闸阀的问题,地下水管的漏水不多见。”
我再次凝视着阳台上两个龙头,自来水管都是在瓷砖里面。一个没有装饰圈,是旧的;另一个有装饰圈,是才换过的。我用手转了转装饰圈,它离开了墙面,露出了一段间隙。扒开装饰圈朝里看,接头处在瓷砖的里面,有明显的渗水。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装饰圈挡住了我的视线,造成漏水的原因终于找到了,此刻我感慨万分:这种隐藏在瓷砖墙内漏水如果不是楼下的她不停地友情提醒,我怕是一辈子也发现不了的。
那天,在楼梯口我遇到了她,她朝我嫣然一笑,问:“水修好了吗?”
“修好了,谢谢。”说完,我又觉过于浅薄了。
一句“谢谢”是这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语言,仿佛是万能的终极符号。而此时,我觉得仅仅这么敷衍地说一下是远远不够的。我曾经并不理解她大事小事都喜欢“烦”的个性,但是她那微小的闪光点却能折射出我内心无法攀越的人性高度,或许没有对比,我是永远不能体会到的。她经常看我的文章,为我点赞了多次,今天我也要专门为她写一篇文章,点赞给她,一个网名叫“蘭”的热心邻居。
这就是《一滴水的情怀》。
作者简介:
冷元华,男,中共党员,江苏扬中人,本科,会计师、岩土工程高级工程师。镇江市老年大学作家协会会员。在《扬中要情》(原《扬中日报》)发表《扬中人与房子》等作品,《妈妈的歌谣》等作品分别被《作家文选》、《新长江文学》、《梦溪文学》、《常青树叶》收录。《纪检监察在新形势下的“为”与“不为”》获得镇江市国资委“国资清风”反腐倡廉征文一等奖;《灵秀长山书法画卷》入选由镇江市作家协会等单位主办、《金山》杂志承办的“大美丹徒灵秀长山”主题散文作品,《故乡的金苇河》获得由中国散文网主办的第二届“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