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 巷 》
关 东 月
雨,是江南最缠绵的诗人。它蘸着云絮的墨,将青石巷涂抹成一幅水墨长卷。我踩过湿润的石板,脚下的凹凸里藏着千年的跫音,苔藓从砖缝中探出碧色的指尖,轻轻勾住一缕欲坠的流光。
巷子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像被时光揉皱的宣纸。灰白的墙垣上,霉斑晕染出深浅不一的褐,恍若岁月泼洒的茶渍。檐角垂落的雨线织成珠帘,将远处黛青的屋脊割裂成碎片,又让近处的红灯笼在氤氲中洇成一团朱砂色的温柔。有胡琴声贴着墙根游走,弦上沾满雨水的叹息,忽而飘至巷口,忽而隐入砖瓦深处。
油纸伞就在这时闯入视野。
伞骨撑起一片杏黄的穹顶,伞面绘着半枝将开未开的丁香,花苞上栖着几滴欲坠未坠的雨。执伞的女子莲步轻移,绣着缠枝纹的旗袍下摆扫过青石,漾起一圈圈潮湿的涟漪。她的影子被雨水浸泡得格外清瘦,仿佛宣纸上洇开的淡墨,随时会随着下一阵风消散。
我们错身而过时,她垂眸一笑。那笑里裹着薄雾般的愁绪,像旧书页里夹着的干枯丁香,褪了颜色却愈发幽深。她发间的银簪在雨幕中闪过一道冷光,恍若流星划过子夜的苍穹,转瞬即逝的光亮里,我瞥见簪头雕着一只欲飞的蝴蝶——或许正是戴望舒诗中那只被太息浸透翅膀的蝶。
雨水在瓦当上敲打编钟,苔痕顺着墙根爬上窗棂。某扇褪漆的木窗突然吱呀作响,露出半张布满皱纹的脸,老妪浑浊的瞳孔里沉淀着整条巷子的春秋。她颤巍巍地撒了把米,檐下的麻雀便扑棱着溅起水花,将倒映着黛瓦的天空啄成细碎的琉璃。
暮色渐浓时,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裹着雨丝坠落,在石板路上绣出星星点点的金箔。卖桂花糕的老翁推着独轮车蹒跚而过,木轮碾过水洼的声响,与深巷尽头飘来的评弹小调缠绕成线,系住了正在消散的黄昏。
我驻足在颓圮的篱墙边。雨水正冲刷着断砖残瓦,野蕨从裂缝中伸出锯齿状的绿手掌,接住天上落下的故事。忽然明白,这条雨巷原是时光豢养的青鲤,我们皆是它鳞片间短暂栖居的蜉蝣。而那些丁香般的惆怅、油纸伞下的凝眸、檐角坠落的往事,终将化作它游过岁月长河时,荡起的细碎涟漪。
当最后一滴雨吻别瓦当,月光便从云隙间漏下来。被雨水濯洗过的石板泛着泠泠清辉,像铺了满地的碎玉。巷子深处传来木门闭合的闷响,某个窗棂上的风铃轻轻摇晃——叮咚,叮咚——那是雨巷在月光里,轻轻翻过新的一页诗笺。

关东月,吉林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1文学艺术》副总编,《中外文化传媒》副主编,《当代精英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诗刊,《春风》《蔘花》,《青年月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及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有多篇获奖作品被选编入《当代华语作家获奖文集》,《中国亲情诗典》,《中国实力诗人优秀作品集》,《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精典小说,散文,诗歌集》等多部国家出版物文集。荣获全国首届东岳文学奖,第三届孔子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