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传奇
文/施福眀
1938年6月4日,安徽省淮河岸边蚌埠市阴云密布,这是一场无烟战斗,当新四军的爷爷从部队回乡的爷爷施友法,带着一队新四军战士回了乡在家乡秘密抗战。他周密安排曾祖父,一个76岁的老人乔装打扮成乡村里剃头匠,混进日本队伍中的一起作战,计划干掉那个日本最高指挥官,他们新四军在后面做秘密地掩护,曾祖父穿上那旧式大褂子,腰里别着一根烟袋,机智地按部就班地配合大家进行!

那天下午3点半,荆上坡上烈日当头,午后,淮河中游石榴城里闯来的那120名日本兵正在休息中,国民党军队闻风向龙亢方向猖狂逃窜,曾祖父乔装打扮后只身背着那吃饭的剃头箱子走日本人营区,他扮演的是一个乡村老剃头匠,他勿而拎着他那箱子吃饭的家伙,紧紧地跟在汉奸江二君身后,江二君抹了一把脸,甩出去的汗水溅到了曾祖父的脸上,凉飕飕的,就像这淮边榴城沦陷区里那惨淡的月光,美式的教堂高耸在那荆山坡上,山坡下民望医院的美国医生也慌里慌张小心翼翼地躲着日本炮楼里远远的日本人担心开枪而随时骚扰,因美日当年也是敌对战争国,年轻的高桥大队长带人用枪曾赶出一群美国佬教堂牧师和医生,他们疲倦地在躺椅上睡着了,他久等多时那汉奸为他找剃头匠还没来,就躺在躺椅上将一张支那报纸蒙在了自己的头上做休息,打起了呼噜。江二君取下自己的黑礼貌弯腰讨好他说:“太君,这是荆山镇上最好的剃头匠?太君,我给您带来了,您慢慢地享受!”说完,他就狡猾地吩咐曾祖父赶紧跟上,他想起了上次那个剃头匠,被高桥一枪崩掉脑壳的惨样,高桥把报纸掀掉,胡子拉碴,头发也疯长,高桥大手一挥让站岗士兵全快退下,接着曾祖父被急忙召唤了过去,同时被召唤的还有那把祖传的剃头刀快且又凉,比冬月的月光还凉,这一刀是给俺家乡百姓报仇的,这一刀是给黄柏郢大扫荡遇难者们老乡报仇雪恨的,这一刀是给许多女同胞被这群日本人糟蹋死而报血仇的。往事历历在目,鬼子的屠刀与血,血债必须要用血来还。此时,曾祖父无比地冷静,他高超的技艺像个麻利的手术医生,他又在给高桥止血 ,高桥安静极了,就像个熟睡的孩子。曾祖父又给他蒙上了报纸,就像一切不曾发生过一样。两分钟后,曾祖父迅速地奔向另一道荆山坡,手上的箱子,沉甸甸的,装满了家仇国恨,也装满了涡淮胜利曙光的期望,此刻石榴花开的很艳,仿佛给爷爷勇敢杀敌鼓掌欢呼,曾祖父顺利地快步如飞走出日本军营!等曾祖父安全地走出军营时,一群小日本才发现,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被杀害,于是急得像热锅的蚂蚁,此时爷爷施友法新四军部队战士早已设好埋伏,很快就把此群疯狂的日本兵一网打尽。
曾祖父叫施学贵,他性格直爽,一米七六的个头,身体特别敦实,小时候他就养成了他母亲的山东人性格直爽脾气,18岁的那年,他令人敲锣打抬着花轿取当地大户汲氏门中一贤惠女子为妻,也就是后来我的老太。又有一次日本统治时期,他担着一挑麻油去蚌埠做生意,他刚把油挑到半路在梅家桥小镇时,半道上就被几个日本兵给拦住,有一个鬼子汉奸说:如果谁喝掉太君这六碗高粱酒,太君就让你放行,有的群众被日本人灌酒,曾祖父说:“你们不要灌我,我来自己喝,他一连喝掉六碗,因为他平时就爱喝酒,别人都被灌醉得东倒西歪,唯有他然无恙,连几个日本鬼都伸出大侮子为曾祖父点赞放行。 解放后,曾祖父他很早就让爷爷跟当地一个能工巧匠年师傅学习木匠手艺,后来爷爷施有福天生聪慧,这个憨厚的农民,后来也成为家乡的一个能工巧匠,他制作的木桶一点儿也会漏水,他制作的家具,高端大气又美观大方,他的木雕水平曾被同行无与伦比地赞不绝口。由于他胡须很丰盛,人送外号精致“毛胡嘴”,他很精明又能干,对人善良又热情,他精通木匠和皮匠及厨师和裁缝和书等多才多艺。记得小时候,他持枪带着一条黑狗,又带我跟他雪地的田野里去打兔子,每回都收获满满而归!他在乡村里的手艺,他基本也都精通。有一次他和刚过门的奶奶去张八营他老丈人家走亲戚,几个嫂子们打旧式衣服扣梅子不会打,爷爷说:来让我试试吧?”只见一会儿功夫,爷爷麻利地用小布条就打成二十个精美的扣子,就连一群女子都为他点赞,有一个娘家人大嫂子直夸说:妹夫他除非不会生孩子,什么都会,真能干。日本人投降回国后,1960年,淮河岸边连年灾难连,又发生大水后疫情,曾祖父和当地乡亲一样,也没躲过了这关口,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八岁,埋葬在大洼子东一片平坦的土地上!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曾祖父和爷爷当年的英勇抗战的故事在家乡广为流传,特写出此文深表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