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李永清诗评【6】
李永清诗评【6】
精华
热点
25-04-11 06:00
57431
阅读
关注
编辑 / 冷雨
名 家 解 析
江南小巷(新韵)
王新华
江南小巷弄春痴,丝雨轻柔花满枝。
风欲过桥拂醉意,路边拾取一行诗。
李永清浅析
首句直接点题,将读者带入江南小巷的情境中,“弄春痴”三字奠定了对江南春景的喜爱基调。第二句承接首句的“春”,从触觉和视觉上,呈现出江南春天的温婉与绚丽。第三句从对静态景物的描写转向了对动态风的刻画,让风有了“欲过桥”和“拂醉意”的行为和情感,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感染力。结句尤为独到,将前面的景与情进行了融合与升华,将诗人的灵感乍现具象化,新颖而富有创意,余韵袅袅。
春 韵
曹赟
和风抚慰春心动,淑日催怀绿色生。
若待桃林花酿酒,须知岳麓韵倾城。
李永清浅析
前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来奠定基调,开篇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春风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温情与生机。承句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后两句则通过比喻与夸张手法将春天的美好与韵味推向极致。诗的第三句通过引入新的意象和采用假设的句式,实现了从自然景象到人的情感与愿望的转折。结句与前文形成了紧密的呼应,“岳麓韵倾城”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将这一表述与具体的春天景象或情感体验相结合,从而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年 味
梅山洞人
欲问何时年味浓,看今烟火忆重重。
孩提那点欢心事,怎似红泥印在胸。
李永清浅析
开篇以设问起笔,在时间维度上形成开放性思考。承句将视角拉回现实场景,在空间维度上完成由虚到实的转换,为下文回忆过往作铺垫。
转句则抛出一个引发读者共情的包袱,“欢心事”是指深植于儿时记忆中的那些快乐事。结句“怎似红泥印在胸”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记忆的深刻和持久。“红泥”意象尤为精妙,“印”字下得也准,“怎似”二字既是对传统年俗的怀念,又注入了现代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传统诗词形式与现代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405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