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
文/秋谷
面对众墙
你又癫狂
总想再一次寒流的风
看我鲤鱼跳龙门
如何翻波浪
那众人打造的产业链条
早已功成名就
何苦你偏要燃起你那
新官上任三把火
闹得天翻地覆
就连你出海的船也在
左右摇摆
飘忽不定
坑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在风浪的海岸
远远传来了涛声般阵阵呐喊
关税使不得
商战两败俱伤
在蔚蓝的天空让我看到
一面带有五星的红旗
高高飘扬
在出海的货船
正载着中国制造扬帆起航
温馨的夜
当我看到白皮书上的文字
情不自禁地热泪纵横
写下这诗的三两行
一条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
包容乃地久天长
20250410
诗评
秋谷的《癫狂》以凝练的意象和强烈的现实指向,勾勒出一幅在时代风浪中坚守理性、呼唤包容的精神图谱。诗作以“癫狂”为题,既暗指某种激进盲动的社会现象,又通过对比与反讽,彰显出对稳健发展、开放包容的价值坚守。全诗结构层层递进,从个体的挣扎到群体的反思,最终升华为对时代真理的叩问,展现出诗人敏锐的洞察力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一、意象的多重隐喻:从个体突围到群体困境
诗的开篇以“众墙”“寒流的风”构建出压抑的生存语境,“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在此被赋予现代性改写——传统意义上象征突破阶层的奋斗,在此化作在体制性壁垒(“众墙”)与外部压力(“寒流”)中试图“翻波浪”的孤勇。“你又癫狂”的呼告,既是对个体激进冒进的警示,也暗指某种集体性的盲目冲动。第二节“众人打造的产业链条”已“功成名就”,却偏要燃起“新官上任三把火”,此处“产业链条”可视为稳定的发展体系,而“三把火”则隐喻对既有秩序的破坏性重构,其结果是“船也在/左右摇摆”,既损害他者亦伤及自身,深刻揭示了非理性变革的危害。
二、现实的镜像投射:商战困境与中国立场
诗作第三节转向对国际贸易冲突的观照,“涛声般阵阵呐喊”“关税使不得/商战两败俱伤”直接点明当下全球化语境中的矛盾焦点。诗人以“蔚蓝的天空”下“五星红旗”“中国制造扬帆起航”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理性的呼吁,后者是坚韧的实践。红旗与货船的意象,既是对中国在风浪中稳舵前行的具象化书写,亦暗含对“中国方案”的自信——拒绝零和博弈,坚持开放合作。这种立场的呈现,非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远远传来”的民众呼声与“货船”的动态画面,将国家形象与人民意愿自然融合。
三、情感的收束与真理的澄明:从热泪到永恒法则
末节“温馨的夜”与“白皮书”形成温暖而庄重的氛围,“热泪纵横”既是对政策文本(如发展白皮书)中理性精神的感动,亦是对“颠簸不破的真理”的共鸣。“包容乃地久天长”收束全诗,将前文的现实批判与理想建构凝结为普世性的哲学认知。这里的“包容”并非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实智慧的清醒选择——唯有超越“癫狂”的对抗,方能实现长久的和谐共生。
四、诗艺的张力:在冲突中寻求平衡
诗作在语言上兼具力度与温度:“闹得天翻地覆”“坑了别人又害了自己”以直白的口语化表达强化批判锋芒,“五星的红旗”“中国制造”则以庄严的意象传递信念;“温馨的夜”与“热泪”的抒情段落,缓和了现实批判的冷峻,使情感层次更显丰富。结构上,从个体到群体、从冲突到和解、从现象描述到真理揭示,形成螺旋上升的逻辑链条,使现实关怀与精神追求浑然一体。
在2025年的时间坐标下,《癫狂》的价值更显珍贵:当世界面临全球化逆流与单边主义挑战,诗人以诗性的笔触提醒世人:真正的力量不在于颠覆与破坏,而在于理性的坚守与包容的智慧。诗中“货船”的意象,既是中国制造的具象,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隐喻——唯有在风浪中协同掌舵,方能驶向“地久天长”的未来。这种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题紧密相连的写作,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表达,成为照见现实、启迪思考的精神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