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西行拾玉》二、兴坪镇
精华热点
《西行拾玉》二、兴坪镇 七月十二号,清晨九点钟,我们一行人告别酒店,向着广西的方向进发。最初,目的地定在桂林龙脊梯田,谁料途中走错了路,竟意外抵达了桂林。 离桂林市郊东南十公里处,有个奇峰镇,那是我四十五年前当兵新训的地方。同行的伙伴们知晓后,都决定陪我去故地重游。奇峰镇,虽名为镇,实则有峰无镇,它的本名是李家村。只因这里奇峰林立,且历来是兵家驻地,取“镇守”之意,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称它为奇峰镇,而鲜有人提及李家村这个本名了。 记得当年新训时,这里虽属军事重地,却条条道路都能通往奇峰镇。如今,我们已来到距离奇峰镇不远的地方,眼前矗立着一座军营大门,四周筑起了围墙,院墙上“军事重地,禁止通行”的字样格外醒目,一时间,我们竟不知该从何处进入奇峰镇。我向同行的孩子们描述着:奇峰镇的山在桂林独具一格,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势雄伟奇特,每一座都如同市区的独秀峰那般。这里山高路平,水塘和水田星罗棋布,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群峰之间。站在山下仰视,山峰如剑戟般直刺苍穹;再看那田塘,群峰倒影其中,山水交融,水在山上跳跃,山在水下静卧。田间劳作的人们,头顶白云飘荡,仿佛在画中忙碌。孩子们听着,眼中满是惊奇。好不容易找到了进入奇峰镇的路口,却有军人值守,一旁的标牌写着:“外地车辆,不准进入!” 小蓉为了留作纪念,打算以军营大门为背景,帮我拍一张照片。可就在她举起相机的瞬间,站岗的战士立刻制止,告知这里是军事重地,禁止拍照。我们只好遵守规定,遗憾地离开了。 离开奇峰镇后,我们决定前往阳朔野营。满怀期待地赶到阳朔,却因游客众多,周边找不到合适的露营之地,于是改变计划,前往兴坪。 兴坪位于阳朔县东北部,距离县城二十五公里。从百度上了解到,兴坪原名为“熙坪”,后讹传为兴坪,是一座有着1737年历史的古镇。这里山水秀丽,拥有二十元人民币背景——大河背风光等八大景区,漓江兴坪段更素有精品画廊、景甲天下的美誉。 然而,前往兴坪的公路崎岖难行,加上我们对路况不熟,仅仅二十五公里的路程,竟耗费了一个小时,抵达兴坪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原本打算在江边扎营,可当地居民说江边晚上常有蛇出没,权衡之下,吃过饭后,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家客栈落脚。饭后,大悦、大宇和小蓉听饭馆老板说江边可以游泳,便迫不及待地前往,随后我也跟了过去。 允许游泳的区域江水并不深,最深处也不过一米五左右。那晚天空晴朗,虽无月光,但小镇两岸的灯光映照在江面上,朦朦胧胧,为漓江兴坪段在翠竹与青山的环抱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墨绿清凉的江水、潇洒婆娑的翠竹、鬼斧神工的青山、小巧玲珑的渔舟,还有漓江特有的竹筏,夜色中的兴坪,宛如一幅极品山水水墨画。我们在江水中欢快地畅游,又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些许灵动的气息。 我们游泳的地方,正是二十元人民币画面——大河背风光的观景处。大河背是兴坪古镇的一个村落,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宛如一个绿色的小半岛,这里的山,当地人称作元宝山。当晚,借助灯光,我们还能隐约看到二十元人民币上的画面轮廓。第二天早饭后,我们便前往观景台,想要一睹元宝山的真实风采。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翠竹郁郁葱葱,青山翠绿欲滴,奇峰倒映水中,十几条漓江特有的竹筏静静地停靠在岸边。晨曦的红光洒在碧波之上,微风拂过,波光粼粼,金光闪烁,好一幅如诗如画的兴坪渔舟图!再看对面的山峰,拿出二十元人民币对照,竟一模一样,真的好似元宝一般。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思索,当初制币师选择兴坪大河背风光作为人民币的背景,除了考量兴坪山水甲桂林的绝美景色,是否也考虑到了元宝山名字中“元宝”二字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呢? 由于我们当天的目的地是前往百色与深圳的chance li会合,不敢过多停留游玩,于是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便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兴坪。在从兴坪前往百色的途中,我写下两首小诗,以作纪念:重回奇峰镇 四十四年了我伫立在军营的大门外凝望着当年的你你比往昔更加秀丽再审视自己我只能在额上的皱纹和泛黄的照片里找寻当年的记忆 啊,自然,人生一个永恒,一个短暂一个需敬畏,一个应珍惜。 咏兴坪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冠桂城。币上渔舟画廊里,兴坪毓秀出钟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