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夜
作者:王金莲
~~~~~~~~~
在夜色的怀里
月光如霜
您的音容在记忆中躲藏
于不经意间 悄然绽放
风 轻吻窗棂
似您喃喃低唤
时光的河 静静流淌
思念的舟 漂泊徜徉
窗外星辰闪烁 像您的眸 深深地凝望
这漫长且深邃的夜啊
思绪疯张
………………
作者简介
王金莲,女,江苏宿迁人,爱好文学,学生时代多次获得文学奖,曾创作多篇散文、诗歌,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
~~~~~~~
《失眠的夜》赏析
这首诗以失眠的夜为载体,构建了一方幽谧深邃的情感空间。
首节"夜色的怀里/月光如霜"以通感手法将视觉的温度转化为触觉的寒凉,银霜般的月光既是物理性的环境描写,更是心理层面的情感隐喻,为全诗奠定了清冷孤寂的基调。"音容在记忆中躲藏"的悖论性表述,揭示出记忆不可控的游离本质——那些刻意回避的思念,总在意识松弛的暗夜悄然绽放。
第二段"风轻吻窗棂/似您喃喃低唤"运用听觉通感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夜风以故人的体温与声线。这种虚实交错的修辞手法,让自然界的细微响动都成为记忆投射的幕布,暗示着思念已渗透到感官的每个维度。"时光的河"与"思念的舟"的意象组合,既构建出时空的纵深感,又暗含宿命般的漂泊感。河水的永恒流动与孤舟的短暂驻留形成张力,暗示着生者与逝者永远错位的时空轨迹。
末段将星辰喻为"眸",完成了天地人三界的诗意贯通。闪烁的星光既是宇宙的永恒凝视,也是记忆深处永不熄灭的温柔注视。当诗人用"疯张"这样充满爆发力的动词收束全篇,原本静谧的夜色骤然裂开缝隙,暴露出被理性压抑的情感岩浆。这种由静至动的情绪转折,恰如暗夜中突然绽放的昙花,将克制的抒情推向不可控的精神场域。
深情的小花伞
作者:仝宇(彤雨)
~~~~~~~
多少个烈日炎炎,
我撑着你给的伞;
无数个细雨绵绵,
我打开你送给我的伞;
这把凝聚着真情的伞,
已经是我离不开的头顶上的一片天!
光阴飞逝了十八年,
世界改变了很多,
但这把伞我一直没有更换。
每天,我都会深情的抚摸着它,
临睡前总要默默的看它几眼。
尽管你已经离开,
但你已经化成小花伞,
不离不弃的陪在我的身边……
本来,
本来我们相约终生陪伴,
为我们的幸福而携手并肩,
可是,
结婚后的第八天,
你却为了和平永远离开了军营,
离开了养育你的家园……
多少个日日夜夜,
我的泪水几乎流干;
多少个春夏秋冬,
我悲戚的心一直把你思念……
每次吃饭时,
我都摆上一双筷子放在我的对面,
因为,
你以往都是这样坐在我的面前。
历尽艰辛,
我今天终于有了笑颜:
我们的儿子思君,
如愿以偿的攀上了最高学府的峰巅!
他,是你没见过面的儿子,
他,是我生活中永远的春天!
…………
这把伞,
我一直珍爱着带在身边。
你是军人,
你兑现了军人的誓言;
你是烈士,
你的爱国精神光芒永远;
你是丈夫,
你是我永远爱着的小花伞……
(注:这是由一个真实故事写成的文章,真情永恒,挚爱长存……)
作者简介
仝宇,笔名:彤雨,江苏宿迁人,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副院长,情感作家、诗人。作品在全国多家媒体发表,并多次获奖。诗词《赞奥运冠军郑钦文》被《对联》杂志入编,并被“野草诗社”永久收藏;多首诗歌被《中国艺术家》杂志社和“野草诗社”入编发表。小说《情感,凝结在这一刻》深受读者喜爱。
~~~~~~~~~~~
《深情的小花伞》赏析:
《深情的小花伞》是一首以物寄情、感人至深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小花伞"这一贯穿全篇的核心意象,将生死相隔的深情、家国大爱的崇高与个人情感的永恒熔铸为一体,展现出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一、物象与情感的螺旋升华
诗中的"小花伞"经历了三重象征蜕变:最初是遮风挡雨的实用工具,随后化为军人丈夫的化身,最终升华为超越生死的永恒精神符号。这种递进式物象演变,暗合了"睹物思人—以物代人—物我合一"的情感深化过程。伞骨撑起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安全感,更是烈士遗孀十八年来用思念编织的精神庇护所。
二、时空交错的叙事张力
诗人通过"烈日炎炎/细雨绵绵"的自然循环、"十八年"的时间纵轴与"军营—家园—学府"的空间转换,构建出多维度的情感坐标系。"摆筷子"的餐桌细节与"最高学府"的现时场景形成蒙太奇式拼贴,既暗示时间流逝中的生命延续(儿子成长),又凸显记忆的永恒定格(丈夫形象)。这种时空张力让私密情感获得了史诗般的厚重感。
三、双重身份的崇高互文
诗歌通过"军人—烈士—丈夫"的身份解构,实现了私人情感与公共记忆的深层对话。军婚八日即成永诀的特殊时间刻度,将个体命运嵌入国家叙事的宏大背景。烈士的"爱国精神"与遗属的"永恒挚爱"形成镜像关系,使小花伞既成为忠贞爱情的见证,也化作民族精神的具象图腾。
四、哀而不伤的审美超越
全诗在"泪干—笑颜"的情感起伏中完成救赎叙事。当"思君"之名与"最高学府"的攀登形成互文,个体伤痛已升华为代际传承的精神火种。结尾处"光芒永远"的宣言,使私密悼亡转化为对永恒价值的礼赞。这种从个人悲恸向集体记忆的审美转化,赋予作品超越性的精神高度。
这首融合了为国献身的记忆与家庭叙事的心灵史诗,通过日常物件的诗意转化,成功将个体创伤体验升华为时代的精神纪念碑。在物欲横流的当代语境中,这种对永恒之爱的执着书写,恰似一柄穿越时空的小花伞,为浮躁人世撑起一片澄明的精神天空。
(特别说明:入编发表的两首诗,是一对师生作品:《深情的小花伞》作者彤雨,推荐了自己的学生王金莲的诗《失眠的夜》,师生之情、诗歌之韵,值得一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