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柏兰,笔名山谷幽兰,江苏金湖人,现在金华市工作。
代表作有《一杯清酒邀易安》《远去了鼓角铮鸣 走进了江南水乡》《岁月如风 往事如茶》等。其历史散文风格尤为独特,被誉为“可以当小说读的散文”,出版有散文集《山谷幽兰》。
现居金华市。

惟愿岁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头
作者:柏 兰 - 浙江金华
日子,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光阴的不可捉摸,犹如晨曦和夕阳里那些在光与影中上下左右沉浮的光圈,貌似可以伸手可捉,尽在掌控中,却又是光影幻化的一道绮丽风景线,只可观瞻,却不可掌控。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生出对光阴流逝的恐惧,每每追着那夕阳西下,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黯然神伤的情绪,瞬间充塞在心田……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一路劈波斩浪,遨游人生长河,畅游生活长河的同时,也难免悲伤逆流成河。惟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是每个人一生最美好的、最朴素的,最真挚的愿望吧。
岁月的深处,流年的背后,冷暖的故事里,不管何时回首,总有深情与共的绵绵挚爱和不离不弃的朋友,陪伴在天涯海角,陪伴在月朗星稀的午夜,陪伴在卧听风雨的凌晨,陪伴在重重万山险阻的山峦中,陪伴在迢迢风光旖旎的云水间,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对光阴的恐惧源于我们对现状的不满,对自己无言的失望,对生活的不甘吧。理想和现实总是一个太丰满,一个太骨感的。我们的希冀总是在大浪淘沙后,面目全非中让人不忍期盼;我们的心愿总是在是非恩怨中,潸然泪下、无语凝噎;我们的梦想总是在遥遥无期的路上,得过且过的不是日子,而是我们拿各自的生命在苟安!
提起苟安,不得不提南宋,建都临安的南宋是个名副其实的苟安王朝。这个苟安的王朝却有着152岁的高龄,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由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在欲哭无泪、欲说无语中怆然走下历史的舞台。
南宋虽然偏安于淮水以南,虽然在历史的舞台上苟安地存活152个年头,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并存的政权。为了求得苟安一隅,不得已向金国纳贡称臣,割地求和。
南宋渐行渐远的背影,行驶在时光的隧道里已经742年,斗转星移的270830个日子,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不过弹指一挥间,10万余人投海殉难,宁死不降,标志着“厓山之后,已无中国”。
这样的苟安,铭记史册的同时,也令人唏嘘伤怀、感慨万千!
每段历史都因其独一无二的背景和无奈,风光背后的万般妥协,甚至是不堪回首的血淋淋,而令人回首驻足,以史为鉴。
时间是药,医治一切创伤。
岁月无敌,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无法跟岁月相抗衡,所有的可堪回首,不堪回首的历史和过往,在波涛汹涌的岁月长河里,在历经险滩礁石的搁浅和碰撞后,在历经暗流漩涡的挣扎中,在月黑风高、凄风苦雨的征程后,势必行舟到风平浪静、风和日丽的港湾里。在这一点上,每段历史,每个人生总在惊人的相似中、重复着那亘古不变的宿命般的行程。
惟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可回首的岁月里,能够深情共白头的人,值得珍惜一辈子,值得镌刻铭记,值得生死相依,值得没齿不忘!
流年过往处,我们生命中的有缘人,那些在历经沧桑磨难后,依旧能够陪我们一起继续行走在人生旅途上的有缘人,都是深情共白头的人。一路走来,我们总是结交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光怪陆离的事,慢慢地看所有的人都顺眼了,对所有的事情,都见怪不怪,都能坦然相对了。
我们所有的雄心壮志和文韬武略,所有的《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恢弘大气,滂沱气势,到头来都敌不过岁月这把杀猪刀的宰割……
无论如何,荏苒的光阴,终究会过滤掉我们心灵的杂质,锦瑟年华终究让我们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吟诵中,善待我们一生的岁月风云。
岁月可回首,人间有真情。静水深流处,白首笑晚晴。
2025年4月9日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雨巷文学编辑部
主任:陈继业(兼)
副主任:韩菜菜 (主编)
本期编辑:韩菜菜
2025年 4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