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心语文/王明雪(雪歌)
抵达远方,头顶异乡朦胧的月光
恍惚耳畔缠绕着童年的蛙鸣
骨肉之间的涛声里依旧保持血脉的传承
我只想借那种黎明破晓的悠远琴声
天涯那边继续赶路
穿透古今的星河,接受无数春秋的邀请
哪怕苍穹永远独立于世俗之外
我看见,过往的风漫过老去的时空
光影却在红尘之上闹得惊心动魄
仿佛有无数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灵魂
更愿意就着晚风诉说过往
岁月漫长,远近高低都将化为尘埃
哦,诸神在他乡的月光下漫步
或已忘却,今夕是何年
故乡的明月只适合在梦中一遍遍回忆
总会遭遇各种阴晴不定的日子
或是面对说不清甘苦与悲欢的某个瞬间
生命特定的现实情境里
只要能触动到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即使眼前月光化作腮边流淌的思乡泪
也值得拥有,或是暗自埋藏在心底
——直到时间的尽头
2025.04.08..明雪诗笺
点评词:
《<他乡心语>:诗意的流浪与心灵的归巢》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王明雪的这首《他乡心语》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在他乡漂泊者的心灵画卷。
诗歌开篇,“抵达远方,头顶异乡朦胧的月光/恍惚耳畔缠绕着童年的蛙鸣/骨肉之间的涛声里依旧保持血脉的传承”,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身处异乡,却被童年记忆萦绕的情境之中。异乡的月光是朦胧的,与清晰的童年蛙鸣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身处他乡的陌生感,更强化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血脉传承的提及,则是在情感之上增添了一份永恒的、与生俱来的联系,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故乡的根始终深植于内心。
“我只想借那种黎明破晓的悠远琴声/天涯那边继续赶路”,悠远的琴声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尽管身处天涯,仍要坚定前行。这种在眷恋与追求之间的挣扎,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又坚定的内心世界。
“穿透古今的星河,接受无数春秋的邀请/哪怕苍穹永远独立于世俗之外/我看见,过往的风漫过老去的时空/光影却在红尘之上闹得惊心动魄/仿佛有无数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灵魂/更愿意就着晚风诉说过往”这一部分,诗人的视野变得宏大而深邃。穿越古今的星河和无数春秋的邀请,赋予了诗歌一种超越时空的维度。苍穹独立于世俗之外,暗示着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过往的风漫过老去的时空,光影在红尘之上的惊心动魄,以及无数灵魂借晚风诉说过往,这些意象的交织,营造出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沧桑感。
“岁月漫长,远近高低都将化为尘埃/哦,诸神在他乡的月光下漫步/或已忘却,今夕是何年/故乡的明月只适合在梦中一遍遍回忆”,岁月的漫长使得一切都变得渺小如尘埃,诸神在他乡月光下的漫步,带有一种虚幻和超脱的意味,仿佛在暗示着人们在他乡的迷茫和遗忘。而故乡的明月只能在梦中回忆,进一步强调了故乡的遥不可及和内心的失落。
接下来,“总会遭遇各种阴晴不定的日子/或是面对说不清甘苦与悲欢的某个瞬间/生命特定的现实情境里/只要能触动到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即使眼前月光化作腮边流淌的思乡泪/也值得拥有,或是暗自埋藏在心底/——直到时间的尽头”,诗人直面现实生活中的无常和不确定性,甘苦悲欢的瞬间触动着内心最柔软之处。即使思乡泪流淌,也要将这份情感珍藏心底,直至时间尽头。这种对情感的坚守和珍视,令人动容。
从整体结构上看,诗歌层次分明,由对异乡情境的描绘和对童年、故乡的回忆,到对时空、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再到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思乡情感的坚守,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读者的内心。
语言运用方面,王明雪的笔触优美而富有韵味。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如“异乡朦胧的月光”“童年的蛙鸣”“黎明破晓的悠远琴声”等,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同时,诗歌中的词汇丰富多样,“穿透”“漫过”“惊心动魄”等词语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表达上,《他乡心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思乡之作,更是对生命、时光、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梦想和面对现实时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在他乡漂泊过程中对故乡的永恒牵挂和对心灵归属的不懈追寻。
总之,《他乡心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让读者在诗意的流淌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百味和心灵的震颤。它是一首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佳作,让每一个有过他乡经历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让每一个对生命和情感有所思考的人获得启示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