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南岛河咖啡谷
文/周播
中国·咖谷普洱思茅“南三村”,是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部的曼歇坝、南岛河、大开河三个行政村的统称,是普洱咖啡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咖啡庄园最集中、咖啡旅游文化最丰富多彩的咖啡产业研学旅游之地。曼歇坝、南岛河、大开河三个村,沿老昆洛公路、昆磨高速公路和中老高速铁路自北向南竖“1”字分布排列开,最北端的曼歇坝距离普洱中心城市——思茅不足10公里,最南端的大开河与西双版纳接壤,距离思茅城约30公里。
“中国咖啡看云南,云南咖啡看普洱。”云南咖啡种植占全国的98.93%,普洱咖啡种植占云南咖啡的77.6%,产量占58%。中国·咖谷普洱思茅“南三村”,到处是连片的优良咖啡基地,咖啡庄园一个接一个,咖啡文化渊源流淌,这里自然成为咖啡客们梦寐以求、共同神往的中国原产地咖啡文化中心。远近慕名而来的咖啡客寻梦于此,不自而然地把普洱思茅“南三村”的咖啡产业园区合为一体,冠以美名“南岛河咖啡谷”。寻梦南岛河咖啡谷,不仅仅是普洱思茅“南三村”的村民,还有形单影孤的过客,有成群结队的玩伴,也不乏意气风发的创业团队和投资上亿元的创新帮扶项目。
普洱思茅“南三村” 追寻咖啡梦已久
1987年,思茅供销社成立北归咖啡公司,在大开河村、南岛河村、曼歇坝村分别建基地试种咖啡。公司从巴西引进卡蒂姆P1、P2、P3、P4、P5五个咖啡品种各24棵,进行选种实验。经过抗病、需肥、果实成色和产量等多项指标甄别实验,P1咖啡品种抗旱、抗锈能力低,产量也比较低,被选择淘汰;P2、P3咖啡品种,树绿尖,抗旱能力低,但抗锈能力高,产量也高,被选择为适合种植于低洼潮湿地带的品种;P4、P5咖啡品种,树红尖,抗旱、抗锈能力恰恰与P2、P3相反,但产量也高,被选择为适合种植于山坡梁子地带的品种。北归咖啡公司入驻大开河、南岛河、曼歇坝三个村,不仅招收当地村民进入公司的基地工作,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学着种植咖啡,使普洱思茅“南三村”的村民普遍成了咖农,他们都梦想着通过种植咖啡发家致富。
1995年,咖啡价格一路猛涨,咖啡豆涨到30多元/公斤。实干苦干了五六年,一直没有尝到种植咖啡的甜头,也没有看到致富希望的普洱思茅“南三村”村民,第一次觉得零距离触摸了咖啡梦想。
2012、2013年至2018年,由于咖啡价格持续低迷,村民对咖啡的施肥管理跟不上,致使咖啡的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村民的人均收入随之下降了一大半,但村民以咖啡种植为主要产业的决心依然没有变。
就在2015年,华润梅、杨小简等一批“咖二代”大学毕业,相继加入到咖啡产业发展中来。他们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普洱人自己的咖啡有自己的话语权,一定要让世界各个角落的咖啡爱好者都知道,“好咖啡中国普洱造”。他们大胆实践,与父辈们一同引领村民进行了一场“咖啡革命”。他们倡导以“公司+村民+基地”的模式,带领村民走生态有机种植,做精品咖啡,并于2018年获得欧盟有机认证。村民与咖啡不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更多的是相生相长的依存与呵护,培土、施肥、除草、除虫,每一个环节都在更好地保护咖啡树,促进咖啡品质好、产量高。目标就是:只有咖啡粒的品质上去了,让每一位喝到普洱思茅“南三村”咖啡的人,都能喝出大自然的味道,咖啡才能卖出好价钱。
他们颠覆了父辈只做商品豆的传统模式,走咖啡精品化发展。他们背上优质咖啡豆勇闯北上广大都市,把南岛河咖啡谷所产的咖啡优良品种推荐给咖啡客,把普洱咖啡人勇闯市场的精神展现给大城市。通过进行市场调研打开产业眼界,坚持自己的咖啡自己卖,加工精品豆直接卖给北上广乃至全国各地的咖啡店。
爱上咖啡似场梦 现实真情不是梦
罗密欧,本名罗治俊。2019年底到云南昆明旅游,新冠疫情暴发,无法返回安徽淮南老家。罗密欧于2009年毕业于安徽合肥飞跃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修理专业,为了临时养活自己,只好在昆明找了一份外卖销售工作。闲暇没事跟朋友一起喝咖啡消遣。这苦涩的咖啡一喝入口,他就开始结上了与咖啡的缘,让罗密欧爱上了咖啡放不下手。
疫情期间打工收入微薄,喝咖啡竟然成为罗密欧一项极大的奢侈开支。见罗密欧囊中羞涩,对喝咖啡又欲罢不能,朋友给他介绍了普洱思茅“南三村”的小凹子咖啡庄园。罗密欧略作思考,就以游客的身份,于大年三十来到了小凹子咖啡庄园,喝小凹子咖啡庄园的咖啡,了解小凹子咖啡庄园背后的故事。
小凹子咖啡庄园的咖啡“绿色生态”种植,成为当地一块咖啡高产种植区,咖啡种植 5-20 年内,每年亩产咖啡鲜果 1000-1500 公斤,最丰产年竟能达到亩产鲜果 2100 公斤以上。如今树龄已达二十六、七年的老树了,每亩鲜果年产量仍然保持在 900 公斤以上。除了咖啡种植,小凹子咖啡庄园主要倡导三个崭新的理念:1.为什么喝咖啡?要从传统的“为了提神”转变到现在的“为了健康”。2.喝什么样的咖啡?要从过去的“喝混合咖啡”转变到现在的“喝纯咖啡”“喝原味咖啡”。3.怎样做咖啡喝?要中度烘焙,少加白糖,多加蜂蜜,禁止香精。过去,中国人只能喝到一般的咖啡(焦烤加糖),因为好咖啡豆都被外商收购销售到国外,留次品给中国人喝。
小凹子咖啡庄园的故事,小凹子咖啡庄园的崭新理念,激发了罗密欧深度了解云南咖啡的意愿,他毫不犹豫进入义工平台申请做义工,并且获得了做15天义工的机会。先是收收洗洗,学习咖啡知识,后来学做咖啡,学着给游客说咖啡故事。15天满了,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又过去了……要留,义工时间早已经超期;要走,自己实在心有不舍,罗密欧心里一直在去留之间来回纠结。似梦非梦,2020年5月1日,罗密欧下定决心留下来,学习做一名咖啡师,正式开始学习冲泡咖啡技术。他坚信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他要用自己火热的青春和力量,讲述普洱咖啡背后的故事,力推云南咖啡。他立志:将来要回家乡开一个自己的咖啡馆,为改变“中国人喝咖啡一直靠国外进口的状况”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美丽星村咖啡谷 咖旅融合呈魅力
普洱的咖啡产业,如何从“种子”到“杯子”,从普通的“红果果”到致富的“金钥匙”?在普洱思茅“南三村”白沙坡的沪滇协作“美丽星村·有风咖谷”项目建设中就能找到答案。
“美丽星村·有风咖谷”是上海市和云南省在思茅区创新帮扶方式建设的沪滇协作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总投资8.85亿元。项目以“咖啡”为主题,以“咖啡体验+田园休闲+原乡宜居”为定位,围绕咖啡产业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条,打造首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中国式咖啡社区。
美丽星村项目立足于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白沙坡村民小组,结合周边9个村寨的特色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打造首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式咖啡社区,率先探索咖啡和文旅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项目中占地面积达1700平方米的“咖啡文化体验中心”,融合咖啡与云南民族风情,以赋能产业升级、助力咖旅融合、推动民族文化表达、提供公共服务为定位,持续挖掘咖啡产业与价值转化,致力于连接中国咖啡与世界咖啡文化。这不仅是普洱思茅“南三村”的咖啡梦,也是云南的咖啡梦,更是中国的咖啡梦。
寻梦咖啡,以咖啡为媒,寻梦一直在路上。近年来,基于咖啡种植的品质优势,普洱思茅“南三村”不断发展以“咖旅”融合为重点的项目,通过打造一批咖啡主题公园、主题街区和咖啡庄园、咖啡院所、咖啡厂区等咖啡产业链,形成全业态的咖啡消费体验场景,继续探索咖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作者简介:
周播,笔名:猴恋青峰,2006年开始业余写作,2015年以来担任思茅区作协主席、普洱市作协副主席,2018年加入云南省作协。出版有个人短篇小说集《村里有块龙马石》、散文集《记忆的画面》和长篇纪实《黎明前的火炬——思普革命先烈罗有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