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伊春】
文/王荣辉
朗诵/Coco可可
当山海关以南大地早已春暖花开,林都伊春却沉浸在万物复苏的初春之中。而我坐在一列“林都号”开往春天的列车上,起笔写一写《春天里的伊春》。
北纬47度,一条世界公认的“黄金带”,跨越了法国、瑞士、加拿大等多个极具特色自然风光和文化故事的国家和地区。
春天里的伊春,是一颗镶嵌在祖国北疆璀璨的“祖母绿”,同样也位于北纬47度线上,这座因林而生、因林而兴的森林之城,四季如画,目之所及皆是风景,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天然氧吧”。
当兴安大地仍被冰雪覆盖,当春风还在小兴安岭上试探着脚步,春天里的伊春,南至铁力,北至嘉荫,正以一场大自然万物复苏的生命奇迹上演。
春天里的伊春,是生态之美与自然力量在年复交融,是万顷林海和冰天雪地在共同编织山河锦绣。春天伊春的活力,大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绿色伊春在春天里与人的醉美遇见。
春天里的伊春,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禀赋交织的巨幅斑斓长卷。值此春暖花开,“森林遇见”主题,以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吸引游客追随春天的脚步,到森林景区看万物复苏、赏花开花落,开启“春游伊春好风光”。
春天里的伊春,在这里春天与冬天似乎可以同时存在。既可以在初春的暖阳中感受冬的温情,也可以在冰天雪地里发现春的生机。这种奇妙的体验,是冬的意犹未尽,也是春的盎然生机。
春天里的伊春,以冬春交替的独特景观、绚丽的杜鹃花海和原始森林的生态疗愈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去感受小兴安岭自然魅力的绝佳季节。
春天里的伊春,仍保留部分冰雪景观,游客可同时感受残雪覆盖的林海与初萌的新绿,形成“水墨丹青”般的诗意画卷。此时气温适宜,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2.7万个,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春天里的伊春,是千年红松写给兴安大地的一封森林生态情书。在这里,每一颗红松都是千年诉说,每一滴桦树汁都是树木的私语,每一株野菜都是土地的馈赠,每一支河流都是一段故事,每一步脚印都是自然生态与春天万物的对话。
春天里的伊春,冰雪初融,大山里的白桦林迎来一年一度的“生命觉醒季”,此时的桦树汁饱含冬日积蓄的养分,清甜如甘露,被称为人间的“生命之水”。
春天里的伊春,有一种花朵却在这冰雪中悄然绽放,一株被誉为 “林海雪莲”的冰凌花。这神奇的冰凌花从厚厚的积雪下奋力钻出,春赏冰凌花,是一场与自然奇迹的邂逅。
当你置身于春日时节,看到那一朵朵挺立在冰雪之上的冰凌花,你会被它的顽强所震撼,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它不仅仅是一朵花,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敢绽放的力量。
这朵被誉为“林海雪莲”的早春精灵,正以纤弱之躯破冰而出,用一抹耀眼的金黄默默叫醒着春天。
春天里的伊春,去伊美区北环大坝骑行悠游,体验春风拂面的轻快畅意,去乌带公路等景观路的原始森林中户外骑行、拓展、森林徒步,来一次舒爽身心的“富氧”运动。
去林都机场通往上甘岭溪水林场的旅游公路。全程风景优美,道路上设置有自行车专用赛道,可供骑行爱好者们日常训练、游玩使用。秋季到来,机场骑行公路两边的山峦演化出五花山色的奇妙色彩,结伴三五好友,从市区出发,微风和煦,领略动人美景。
春天里的伊春,这片曾为国家建设贡献亿万立方木材的原始森林里热土,如今用森林文化、森林诗歌等软实力,不断向山海内外证明,绿水青山既是生态宝藏,更是文化传承的精神坐标。
春天里的伊春,万物复苏,适合徒步、赏花和品尝山野菜。桦树汁和各种山野菜如刺老芽、柳蒿芽等都是这个季节的特色。
伊春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还是一个美食天堂。大山里的特色美食如刺嫩芽、黄瓜香、五加森叶、婆婆丁、猴腿等山珍野鲜,江鱼、河鱼、蛤蟆等野味河鲜都是大自然对林区人的馈赠,春季特色的食物满足食客的味蕾需求。
在这万物吐绿的四月,我徒步来到南山公园的山顶,手指触碰初春带浆的白桦树,眼前那片翠绿的红松,以及许多自然生长的硬杂针阔叶树种,极为养眼。
山道台阶两侧的森林植被正以含苞迎接春天,那些裹着绒毛的花骨朵,顿时让我想起四十五年前,我去南山玩耍时的记忆。那时春天万物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在春意中感受积蓄绽放的力量。
春天里的伊春,这座以森林为骨、以冰雪为魂,以绿色为根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在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林海里,以绿色抒发情怀的故事,点燃了这个春色,唤醒了无数人心中春天的记忆。
春光烂漫,染绿山河,伊春用独特的春色,绘制自然生态的邀约,伊春等您来。
春天里的伊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春天,让伊春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它是希望的季节,是大自然重新谱写生命乐章的起始。
冬日封印刚随季节解除,小兴安岭万顷林海奏响春天生命交响乐曲。
2025年4月8日
王荣辉(网名※梅花松雪),闲暇之余,喜读诗文精品,喜喝酒品茶、喜谈诗撰文、喜评论互动。闲暇为笔、爱好为墨、书写人生、勤学本事。喜好骑行徒步,乐享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