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肖 乙巳春月
隔三差五,总要回老家,一是看我老娘,二是乡党家过事,回去凑份子、共热闹、帮帮忙。一直以来,我老家村子挺大的,约7000多人,诸如人家儿女成亲、老人祝寿、老人过世,买车买房等等事情,只要我知道,我都会回家助兴祝贺或者送行,从来不落……

家乡人已经习惯把喜事和丧事叫红白喜事了,因为他们说的白事,基本不包括意外夭折、天殇之类,大概意思是寿终正寝、极乐天堂啥的,所以把白事也统称为喜事。村人过事,确实是整个村子过事,不会如城里人家过事那样只是一家子过事那么小家子气,村里的邻居都会来帮忙,你来我往的,热闹的很,我敢说,城里人家过事,哪怕你请了100桌的客,有多大的场面,也永远找不到农村人家过事时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不生分、不过于如宾,都如亲姊热妹般的、更会如久别重逢的江湖朋友那样好不容易聚在了一起,天南海北,海阔天空般的胡侃时的空前气氛。村里人聚在一起,除了必须的客气礼貌之外,更多的则是年龄相仿、性格近乎、关系不错的人在一起时的那般非凡的热闹劲儿,还有你意想不到的相互之间的、漫无边际的闲聊、相互用编故事击败对方的俗文化、粗文化,的确很幽默的,我服了乡党的脑子好使,嘴巴流利了。举几个例子吧,没有别的意思,就当逗乐吧,同时也声明一下,所听到的故事都是他们编造的,毫无真实性。一,说是村里有个人特爱打电(意思是爱逗人家),一天他路过一家花圈店,见人家店主闲着,遂跑过去搭讪,问,一个花圈多钱,人家说.40..要不?他一听,觉得挺贵的,就说,5块钱卖不?他以为人家觉得赔钱不会卖的,自己既过了嘴瘾,又不会真的买那种东西,可是 正当他暗自得意的时候,店主已拿了一个花圈走过递给他,五块就五块,给你了…二、有一个人暗恋自己的亲家母,他们家老母猪生了一窝猪仔,一天,一窝子的小猪跑了,他连忙叫上儿子一块追猪,很快,除了一头在外跑,其他的都回到圈里了,这时候,他让儿子回家歇着,自己骑上自行车追那头小猪,谁知道这头小猪此刻确实是足底生风了,朝着他亲家屋的方向猛跑,这个人一边追一边说,他妈的,你简直太有灵性了,你咋知道我也想去亲家村子了……三,一家过事,三个在外当校长的村里人帮忙,大总管安排他们在一起负责记账桌,并嘱咐说,今天主人就看你们了,收多少礼金就看你们的能力了。听了大总管的安排,一个校长很快做出了反应,他给其他两个人说,今天不管哪位亲戚随多少礼,凡在我们这里登记的,没人再多收10块,听他这样说,这两位说,多收人家给人家咋解释?咋解释?太简单了,咱就说这么多年没收教育费附加了,今天必须收!四,一天,村里的一个人和发小相遇,人家问问:最近忙啥,看把你累的都瘦了?这个人说,哎!别提了。儿子最近出差在外地,儿媳妇每周休假都要回家,我是每周六把人接回来睡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得开车送走,一个月了,来回折腾,能不累吗?五,一家得了孙子,才俩月大,他爷爷太爱孙子了,生怕孙子吃不饱。一天,儿媳给娃喂奶,他转到跟前了,见小孙子吃了几次都没有够着,便说,让爷给你扶着叫俺娃吃饱……五,村里又一个人一直是实话实说,即使对自己人也不留情面。一天,一个人问他说,听说你堂兄他色了,把你本家的媳妇都撩了?这个人一听真的急了说,甭提喔货了,就说我两家离的最近了,我媳妇是不漂亮还是不年轻?他谁都惹,就是不理睬我媳妇,太看不起我家的了吧……
村里人的调侃,随口一说,真的,太幽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