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美术馆先睹记
文//张玉森
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中,艺术宛如一股清泉,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滋养。听闻在济南万象城附近新开了一家大音美术馆,馆内珍藏着众多名家经典之作,这消息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和几位好友。于是,我们相约在四月八日上午,一同去探寻这座艺术的殿堂。
出发前,一个小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大家都不知道美术馆的具体位置。我们通过电话咨询、向路人打听等各种方式,几经波折,才发现原来它就在我们集合地点的附近。或许这小小的寻觅过程,也是这次艺术之旅的一个别样前奏吧。
当我们终于站在美术馆门前时,才得知它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仍在完善之中,预计大约四月底才能正式迎接八方来客。不过,工作人员通情达理,允许我们提前进去参观,这让我们倍感幸运,仿佛获得了一份珍贵的专属福利。
走进美术馆一楼,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上的艺术大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墙壁上悬挂着明清、近现代书画名家的经典名作,张善孖笔下灵动的虎,仿佛带着山林间的飒爽之气扑面而来;黄冑的人物画,以其生动的笔触展现出生活的烟火气息;吴昌硕的花卉,笔墨雄浑,气势磅礴;还有郑燮,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郑板桥,他的竹子画得刚劲挺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竹子的神韵,让人不禁感叹他的艺术造诣之深。唐寅、文徵明等明代大家的作品,更是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文人风雅,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作品有的细腻入微,有的大气磅礴,每一幅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沿着楼梯来到二楼,多位名家书法的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董其昌的书法飘逸潇洒,刘墉的字体端庄厚重,文徽明的书法法度严谨而意态生动,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交相辉映,宛如一场书法艺术的盛宴。每一幅书法作品都像是书法家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或豪迈奔放,或婉约细腻,通过那黑白相间的线条,我们仿佛能看到书法家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激情。
我们一行五人在馆内参观欣赏,每个人都兴致盎然。面对每一幅字画,大家都看得仔细认真,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有人感慨于古代大师们精湛的技艺,有人惊叹于近现代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我们无不感慨地说,在这里能欣赏到这么多名家的经典之作,真是可喜可贺。
这次在大音美术馆的先睹为快之行,让我们收获颇丰。虽然它还未正式开放,但已能看出它未来的无限潜力。相信等它正式对外开放后,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这里,感受艺术的魅力。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城市的角落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来发现、来欣赏。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能有机会走进大音美术馆,亲身领略这些名家经典之作的风采,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触动。
这次参观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连接在一起。大音美术馆就像是一座桥梁,让我们与历史上的艺术大师们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让我们的心灵在艺术的滋养下得到了一次升华。我期待着它正式开放的那一天,也期待着能在这里邂逅更多的艺术惊喜。







作者简介
张玉森,济南人,1952 年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就职于济南市教育局(现已退休)。退休后,他依旧钟情于书法,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展,获奖颇丰,更有作品在全国书展中入展。他还是相关书协、联谊会、研究院的会员。他擅长文学创作,众多原创诗词、散文及其他文章被国内报纸、书刊及媒体平台刊载,并多次在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中获奖。他被《齐鲁文学》杂志社聘为签约作家,是中国新诗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