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二院病理科博士医师王敏风采录
图文:聊城二院办公室李锴
编发:省作协会员、五老志愿者韩积蕊
【编者按】 我赞美白衣天使奉献的是一份关爱,一滴汗水,一份真情,他(她)们奉献的是最最宝贵的青春,换来的是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健康拥有者的安祥,他(她)们爱岗敬业,救死扶伤,以精湛的医术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凡的医疗奇迹,以实际行动绽放自己的人生精彩。请大家分享他(她)们的风采。
【医学博士王敏医师风采录】
【医学博士王敏简介】
王敏,女,汉族,医学博士,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早诊早治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临床病理学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病理分会理事。
擅长外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的应用研究;尤其专注于消化道早癌的病理诊断。
病理医生常被比喻为 “医生的医生”,是在微观世界里执笔生命真相的职业。我们的诊断结论直接决定着肿瘤良恶性的判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当大多数人将目光聚焦于无影灯下的外科手术或病房里的生死时速时,病理医生的战场是显微镜下仅有4微米厚的组织切片,是与癌细胞“对话”的染色玻片,是承载着无数家庭命运的一纸病理报告。
王敏博士的日常工作就是面对各种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术中冰冻标本、活检小标本等,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核的特征等细微结构,寻找病变的蛛丝马迹。乳腺肿块的一个异型细胞、胃肠黏膜的一处隐窝异常,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从业18年来,她深知病理诊断这份工作的特殊重量:既要保持显微镜下的绝对理性,又要对每个标本背后的生命故事保持敬畏。
如果说病理诊断是医学的“终审判决”,那么术中冰冻诊断就是这场审判中最惊险的“高空走钢丝”,而支撑这场极限挑战的,从来不只是一个人的显微镜头,而是一支隐形的团队合作。“30分钟”,是一场与癌细胞赛跑的精密战役:从标本离体到报告签发,需要取材医师的精准定位、冰冻切片技师零误差的技术操作、染色技师对色彩对比度的极致把控,以及诊断医师的快速决断。这样的场景每月要上演近百次。
每一次病理结论的背后,都是整个团队用无数个实战的默契打磨出的信任链条。在成为病理医生的道路上,王敏博士经历了严格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并时刻保持严谨和专注,重视和团队的合作以及质量的把控,以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病理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病理专业的专项培训,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2015年开始,得益于医院领导的大力扶持,经过前期的理论课程学习和一年的全时投入科研实验,于2018年顺利取得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肿瘤学博士学位。
在读博期间,王敏专注于肿瘤病理机制的研究,通过实验探索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科研能力,也为病理诊断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荣获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十佳青年医师”称号;2023年荣获聊城市“优秀人才”称号。
在医学走向精准化的今天,病理医生既是微观世界的解码者,更是团队协作的架构师。王敏期待在科主任的领导和团队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这条从组织标本到临床决策的“高速公路”,为守护大众健康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平凡的岗位上,每一个病理科医师都有着辉煌的内涵,一个个看似平淡的日子,汇集成了精彩的人生。
【医者心声】
作为一名医师,用一颗仁爱之心,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病人为中心,着力加强服务意识,要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从病人的思维出发,把对患者的关爱贯彻到细微之处,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用博大宽容的胸怀,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及适宜的解决。对病人的生命尽职尽责,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维护医术的圣洁,维护医生的荣誉。

【科室简介】
病理科始建于1961年,目前为聊城市分子病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病理质量控制先进单位。病理科现有员工19人,诊断医师13人,技术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1人,硕士10人。病理科学科带头人马广贞,系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山东省病理质量控制先进个人;山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病理专业委员。
医疗设备是不断提高医学科技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病理科现拥有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Panther System)、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原位杂交仪、流式细胞仪、自动脱水机、自动染色封片机、冰冻切片机、包埋机、病理切片机、荧光显微镜、五人共览显微镜、十人共览显微镜及高质量显微镜,病理图像分析系统等先进设备。病理科提供全面的病理诊断服务,包括组织病理学诊断、细胞病理学诊断、术中快速冰冻诊断、快速石蜡病理诊断、部分分子病理诊断,能够满足临床各科室的病理诊断需求。
科室定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病理室间质评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船靠舵正,人靠心正 ,医靠德正。在马广贞主任的带领下,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秉承严谨审慎,诊断准确的工作态度,履职尽责,严谨治学,兢兢业业致力于学科建设,2021年5月病理科被评为省质控先进单位。利用科室相关科研条件,已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局级课题12项,其中分别获得聊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2024年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和一项聊城市重点研发计划政策引导类项目获批立项,正在进行中。科室人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篇,SCI 6篇。
在医学领域里,病理医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辛勤耕耘在显微镜下,为患者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使得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神圣的使命感,在支撑着病理专业的每一个人坚持向前。
聊城二院病理科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病理诊断服务。
【院长寄语】
聊城二院全体医护人员努力树立新时代的健康服务理念,用医术治愈患者,用仁心诠释医道,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条件,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关注百姓健康,切切实实方便群众就医。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夏章勇如是说。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
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1992年曾获聊城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在市电视台录制理论宣讲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关注后,点击运河浪花台标,即可阅读本台刊发的658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