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任务:
给予小老师十分钟时间自学《金与南宋的对峙》,并完成导学案知识框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1. 复习与导入
展示上节课辽、金、北宋三个政权的地图,帮助学生回顾历史背景。
利用辽作为北宋与金关系的纽带,提出问题:“金与北宋为什么从同盟走向敌对?”以此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2. 问题拆分与小组合作
将大问题拆分为三个小问题,分别探讨灭辽前、灭辽中、灭辽后金与北宋的关系变化。
组织小组合作,组长自由分配任务,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参与和贡献的机会。
灭辽前:分析金与北宋同盟的原因。金因辽的压迫而崛起,北宋则与辽有领土纠纷和岁币负担。
灭辽中:比较金与北宋在灭辽战争中的表现。金势如破竹,北宋则表现不佳。
灭辽后:探讨金与北宋同盟关系破裂的原因。金的实力增强和野心膨胀,北宋的政治腐败和军事弱小成为金攻击的目标。
3. 深入分析与知识拓展
通过分析金与北宋的关系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金与南宋的对峙》。
以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为切入点,展示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并发展为辩题:“岳飞非死不可吗?”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和辩论。
4. 辩论与总结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正方认为岳飞非死不可,反方则认为岳飞并非非死不可。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岳飞死的必然性,包括北宋的“祖宗之法”、宋高宗和秦桧的利益等。
以岳飞的死是宋金和议的条件之一,形成了宋与金100多年的对峙局面来结束本课。
5. 知识框架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还能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同时,通过辩论等活动,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青力点评
实达大先生刘鹏飞的教学特点鲜明,注重历史知识的逻辑梳理与深度解析,通过拆分大问题为小问题促进小组合作探究。同时,以岳飞为切入点,引入辩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有效提升了历史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