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雪》
方秀华
在冬日的尾声里,
我听见春天的低语,
轻轻拂过沉睡的大地,
唤醒万物,生机盎然。
而你,那未融化的残雪,
依旧坚守在冬的角落,
像是不愿离开的孩子,
紧紧抓着旧日的衣裳。
春天啊,她带着温暖,
带着绿意,带着希望,
缓缓向你走来,
轻声说:“接纳我吧,接纳这新的开始。”
你犹豫,你迟疑,
你看见脚下的土地,
已开始披上嫩绿的纱衣,
你听见远处的河流,
正唱着欢快的歌谣。
但你的心中,仍有不舍,
那是冬日的记忆,
是寒风的呼啸,
是孤独的坚守。
然而春天不语,
她以她的温柔,她的包容,
一点点靠近你,
一点点融化你。
你开始感到温暖,
开始看见生命的奇迹,
那嫩绿的芽尖,
那含苞待放的花朵,
都在告诉你:“是时候了,是时候了。”
于是,你慢慢放下,
放下那份对冬的执着,
你开始接纳春天,
接纳那一抹抹的新绿,
接纳那一缕缕的暖阳。
春天要接纳未融化的残雪,
这是生命的轮回,
是时光的流转,
是每一次结束,
都预示着新的开始。
而你,那未融化的残雪,
终于在春天的怀抱中,
找到了归宿,找到了希望,
成为了春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方秀华,笔名:方圆,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摄影家协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先后在全国、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散文诗、报告文学、歌词、论文、新闻通信等文章和作品240多万字。报告文学《足迹》获《中国作家网》全国报告文学征文金奖。散文《拥抱黑龙江》《雨蒙蒙》《走进绍兴》《朝圣清源山》《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卖豆腐的女人》《印象乌鲁木齐》《东方明珠鼓浪屿》《昨夜,我与父亲共进晚餐》等作品先后获国家级、省级二等奖、优秀作品奖。散文《千年古镇昂昂西、异国风情罗西亚》《青岛小鱼山、红瓦绿树掩映下的人文走廊》《新民大街—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等几十篇散文作品分别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现为《中外华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