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夫作品
☘️《 电线杆 》
我就是一个牵线的
2025-01-21
❊ ❊ ❊ ❊ ❊ ❊
🌹【吉特赏析】
《电线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基础设施背后的隐喻。“牵线的”,形象地传达了电线杆连接与传递的重要作用。简洁而深刻,引人思考日常中的不平凡。
🔸🔸🔸🔸🔸🔸🔸🔸🔸
亚夫作品
☘️《 红 薯 》
红薯身上粘满了泥
谁想洗干净它
谁就是帮凶
2025-01-23
❊ ❊ ❊ ❊ ❊ ❊
🌹【吉特赏析】
《红薯》通过红薯的泥土与清洗者的角色设定,隐晦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或道德困境。富有象征意义,红薯的泥和帮凶的联想引人深思。情感色彩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透露出对清洗干净背后深意的探究和反思。
🔸🔸🔸🔸🔸🔸🔸🔸🔸
亚夫作品
☘️《 熬 》
一壶水
熬了大半天
熬成了一壶白开水
❊ ❊ ❊ ❊ ❊ ❊
🌹【吉特赏析】
《熬》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结果的平淡。作品通过“熬”字反复使用,突出了过程的漫长与艰辛。最终结果的“白开水”象征着努力可能换来的平凡与无成就感。
🔸🔸🔸🔸🔸🔸🔸🔸🔸
🔸🔸🔸🔸🔸🔸🔸🔸🔸
亚夫作品
☘️《 天黑了 》
明明是真的
还是点灯确认了一下
2025-02-01
❊ ❊ ❊ ❊ ❊ ❊
🌹【吉特赏析】
《天黑了》传达了对现实的怀疑与确认,展现了细腻的内心活动。作品通过“明明是真的”与“还是点灯确认了一下”的对比,突出了人物对不确定性的不安与谨慎。简洁而富有深意,让人在简短的故事中感受到微妙的心理变化。
🔸🔸🔸🔸🔸🔸🔸🔸🔸
亚夫作品
☘️《 拜菩萨就是拜自己 》
滚落山下的石头
跪在大山脚下
跪了一辈子
2025-02-02
❊ ❊ ❊ ❊ ❊ ❊
🌹【吉特赏析】
《拜菩萨就是拜自己》以独特的意象传达了自我救赎和内心信仰的深刻主题。文中“滚落山下的石头”象征人生境遇的变迁,寓意深远。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人生信仰与自我归宿的关系。
🔸🔸🔸🔸🔸🔸🔸🔸🔸
亚夫作品
☘️《 裤子之歌 》
两条腿绊来绊去
一条腿是另一条腿的影子
有人给裤子截肢
只保留了大腿周边的城市
有人不穿裤子
上半身不知去了哪里
2025-02-20
❊ ❊ ❊ ❊ ❊ ❊
🌹【吉特赏析】
《裤子之歌》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裤子与腿的关系。诗句通过影子的比喻和截肢的奇思妙想,展现了独特的视角和幽默感。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
🔸🔸🔸🔸🔸🔸🔸🔸🔸
亚夫作品
☘️《为这事儿我年轻了好几回》
抱着孙子
领着儿子
刚进了电梯
一个大姐问我
抱的儿子啊
孙子啊
我说孙子
看见了吗
这个才是儿子
2025-02-24
❊ ❊ ❊ ❊ ❊ ❊
🌹【吉特赏析】
《为这事儿我年轻了好几回》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辈分混淆的趣味场景。故事通过对话形式,巧妙传达出老年人面对误解时的机智与风趣。简短却富有生活气息的情节,让人会心一笑,感受到家庭生活中的温馨与乐趣。
🔸🔸🔸🔸🔸🔸🔸🔸🔸
亚夫作品
☘️《 我的眼 》
能看见风筝
看不见风筝线了
能看见脸
看不见脸色了
2025-02-28
❊ ❊ ❊ ❊ ❊ ❊
🌹【吉特赏析】
《我的眼》展现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寓意着人们往往能注意到表面的现象,却忽略了背后的细微之处。作品引人深思,让人反思自己在观察和理解事物时是否足够全面和深入。
🔸🔸🔸🔸🔸🔸🔸🔸🔸
亚夫作品
☘️《 老 鼠 》
老鼠死街上
没人问
死家里没人问
臭了
一邦人忙着收尸
2025-03-01
❊ ❊ ❊ ❊ ❊ ❊
🌹【吉特赏析】
《老鼠》描绘了老鼠在不同地点死亡后的不同反应,揭示了人情冷暖。通过对“无人问”与“忙着收尸”的对比,深刻讽刺了社会上的某些偏见和冷漠。富有深意,引人深思。
🔸🔸🔸🔸🔸🔸🔸🔸🔸
🔸🔸🔸🔸🔸🔸🔸🔸🔸
亚夫作品
☘️《 扒 皮 》
吃香蕉
扒了皮吃
吃烤地瓜
扒了皮吃
吃人
也是扒了皮
再吃
2025-03-03
❊ ❊ ❊ ❊ ❊ ❊
🌹【吉特赏析】
《扒皮》以独特的比喻方式,将日常生活行为与深层含义相结合,引人深思。构建出从平凡到极端的递进关系,展现作者的深邃思考。寓意深刻,让读者在反思中体会到文字的力量。
🔸🔸🔸🔸🔸🔸🔸🔸🔸
亚夫作品
☘️《 败 云 》
我奶奶
管下过雨的云
叫败云
呼啦啦从西北
灰头土脸的撤回来
像百万天兵
一枪不放
2025-03-04
❊ ❊ ❊ ❊ ❊ ❊
🌹【吉特赏析】
《败云》描绘了独特的自然景象。通过奶奶的称呼,为雨后的云赋予了人性化的意味。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让人感受到雨云退去时的壮观与苍凉。
🔸🔸🔸🔸🔸🔸🔸🔸🔸
亚夫作品
☘️《 阳台上的风 》
刚才还赖在晾衣绳上
耍性子施妖
荡秋千
看见老伴儿赶集回来
忽悠悠跳窗跑了
2025-03-10
❊ ❊ ❊ ❊ ❊ ❊
🌹【吉特赏析】
《阳台上的风》以拟人手法生动描绘风的顽皮形象。捕捉日常场景,增添生活情趣。情节转折自然,结尾风趣,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
🔸🔸🔸🔸🔸🔸🔸🔸🔸
亚夫作品
☘️《 煤井 》
先挖一个伤口
再从伤口里
往外运煤
有矿工的地方
伤口永远不会愈合
2025-03-14
❊ ❊ ❊ ❊ ❊ ❊
🌹【吉特赏析】
《煤井》以隐喻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矿工工作的艰辛与牺牲。诗句简洁而有力,表达了煤炭开采对自然与人的双重伤害。作品透露出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
🔸🔸🔸🔸🔸🔸🔸🔸🔸
亚夫作品
☘️《 黑 》
石头和煤
都黑
但还是能摸出来
煤
有温度
更容易心碎
2025-03-16
❊ ❊ ❊ ❊ ❊ ❊
🌹【吉特赏析】
《黑》揭示了石头与煤在颜色上的共性及本质上的差异。通过对比,作品强调了煤虽黑却带有温暖且脆弱的特质。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引人深思。
🔸🔸🔸🔸🔸🔸🔸🔸🔸
亚夫作品
☘️《 跺 脚 》
我在矿山跺脚
没人理我
我在家里跺脚
没人理我
我在天津大街上
跺脚
几只小狗
停下回头看我
2025-03-19
❊ ❊ ❊ ❊ ❊ ❊
🌹【吉特赏析】
《跺脚》展现了主人公在不同场合下寻求关注却未获回应的孤独情绪。通过对比矿山、家中与公共场所的跺脚反应,深刻反映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最后小狗回头看的细节,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又略带讽刺的色彩,引人深思。
🔸🔸🔸🔸🔸🔸🔸🔸🔸
亚夫作品
☘️《 下井的人 》
不是走下坡路
而是每天
在堕落
直上直下的
堕落
那些下井的人
像一根根火柴棍儿
扔进了火坑
2025-03-24
❊ ❊ ❊ ❊ ❊ ❊
🌹【吉特赏析】
《下井的人》以独特的比喻深刻描绘了井下工作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日复一日直面危险、如同投身火坑的艰辛。诗句中“直上直下的堕落”既矛盾又直击心灵,反映了生存与风险并存的残酷现实。简洁而富有张力,引人深思。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