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违了 ,蓟州大溶洞》
文/滕连存
1986年,我们几位教研员去洪水庄中学听课,得知村北山坳里,在百来米高的东山中有一个大溶洞。
下午,我们驱车前往。车上,我问化学教研员溶洞相关的问题。他说:“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它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历经亿万年的时间演变滴水结晶而形成的特殊地貌。溶洞里的钟乳石是碳酸钙、碳酸氢钙和其它矿物质沉淀物的总称。碳酸氢钙和碳酸钙组成的岩石,被洞中石缝里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酸氢钙水溶液——其顺岩石壁流下,或从洞顶上滴下来,在此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后,产生逆向化学反应,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出,使被溶解的碳酸钙质沉淀下来,变成固体,一滴一滴,日月积累,形成了形态各异中乳石像……”
“解说到此结束,到站了。”司机风趣幽默地说。
我们步行来到大溶洞口,走进十来米,里边漆黑一片,阴森森、湿乎乎的,只听到水珠嘀嗒、嘀嗒的声音和淙淙的水流声,其它什么也看不见,扫兴地出了洞,望了望四面的荒山野岭,如浮光掠影,皆不以为然。一晃36年过去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万山叠翠绿如茵。2022年春末夏初,我和老伴驱车来到蓟州大溶洞游玩观光。
大溶洞,全长1500米 ,洞外,山峦蜿蜒,白云飘逸,惠风习习,从山脚到山顶,山花烂漫,草木葱绿;洞内,常年恒温18℃,四季如春,温润清新。
大溶洞景观奇特:大洞套小洞,结构各异,鳞次栉比,层层叠叠,曲径通幽;每个小洞都镶嵌着畸形怪状,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宝石般的钟乳石,呈现出活灵活现的万千气象,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大有“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真是今非昔比啊!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把溶洞描绘、雕塑了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书写诉说着自然历史的沧桑。
结构造型各异的小溶洞,有的如花果山水帘洞;有的似东海龙宫,有的像动植物园……其美妙,酷似天上宫阙,蔚为壮观。
每个小溶洞中都镶嵌着浑然天成,千姿百态,精巧绝伦的钟乳石像,有的像珊瑚花、莲花;有的像玉柱悬空倒挂;有的如春笋拔地而起;有的像波涌连天的浪涛;有的酷似春天的桃花,一簇簇组成翠身玉体一般的钟乳石花柱;有的像雪山飞狐……像这、像那的比比皆是,说不完,数不清,目不暇接。漫步其中,如入仙境一般。
你看那一排排,一条条竖立着的钟乳石慢,像一挂珠帘玉锦悬挂在洞中,好似秋林,又像飞天瀑布——壮哉美哉;还宛如一根根竖起的琴弦,仿佛是九天玄女在弹奏着优美动听的天籁,让人魂飞天外。
你看那溶洞岩壁上的水珠,滴滴落池,如轻敲木盂,清脆叮咚,伴和着洞中哗哗作响的涓涓细流,谱就了一曲天然完美的仙境乐章,令人宁神静气。
你看那一朵朵玲珑剔透簇拥的钟乳石花,娇艳欲滴,它在绽放着自己充满活力的青春,使人精神焕发。
还有玉池内,那晶莹剔透的钟乳石花、石柱如出水芙蓉,淋漓光亮,仿佛像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中,让人想入非非。
更神奇的是那天佛仙道老人的钟乳石像,位居其首,凡洞忝列——凝神聚目,静观其态,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不想不像,越想越像……
金碧辉煌的大小溶洞,千姿百态、冰肌玉骨的钟乳石像,在彩灯、水镜倒影的衬托下,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斑驳陆离,令人酣畅淋漓——正如杜甫诗云:
“神斧天工筑溶洞,
钟乳倒立练神工。
石笋石柱齐捧场,
千滴万滴送清凉。”
津门好,蓟州古渔阳。大溶洞一游,一饱眼福精神爽,令人流连忘返。
出洞下山,来到车前,回头凝望大溶洞,感慨万千:伟大的党啊!36年的光阴,不算长,伟大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蓟州大溶洞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昔日的穷乡僻壤,今天的车水马龙,鸟语花香;往日的荒山野岭,今朝的茂林翠妆,它昭示着我们伟大的祖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2022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