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需要搀扶
作者:龚惠新
一段时间来,一首网红歌曲《搀扶》以其朴实而深沉的歌词,优美而悠扬的旋律,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声。它如同大海里的波浪,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席卷大江南北,横扫中华大地。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讲述着人间最质朴,最真实的情感,让人在聆听之间,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段深厚的情感,描绘了从年轻到年老,无论风雨还是晴天,始终相互搀扶的温馨画面,如“下雨了我为你撑伞,衣服破了你帮我缝上”等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生中不离不弃的承诺。
《搀扶》看似平凡,却深藏着人与人之间无声的关怀与默契。它不仅仅是身体的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纽带。对当今婚姻家庭,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所以,这首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它更具有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价值。
《搀扶》这首歌的流行,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痛点或缺陷。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显得冷漠和淡薄,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少之又少。人与人之间缺少真情,缺少爱。人们在面对他人需要帮助时,往往选择冷漠对待,袖手旁观。甚至在看到他人陷入困境时,却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歌词中提到的“老人在路上摔倒,无人敢扶”的问题尤为突出,这种残酷的现实实在让人心痛,而大力弘扬搀扶精神,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要弘扬道德风尚。道德在搀扶行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搀扶,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和道德意义。道德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是温暖心灵的阳光,更是推开心灵之窗的温暖手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体现,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品德高尚等。如果一个人没有起码的道德,就像房子没有基础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坍塌,就不可能有搀扶的行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往往以百孝为先来评论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百善孝为先,孝是人的根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大利有个诗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道德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生活细处的微光。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践行搀扶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其次,要心中装有他人。“天空中没有星星照耀,大地就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暖搀扶,社会就会萧萧落木”。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只注重自己的事,而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只管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特别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身上担子压力大,每个人都有低谷的时候,生活中、工作中多多少少会遇到困难和不顺,都有撑不住的时候,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有人搀扶一把。而搀扶,宛如冬日里递来的一杯暖茶,驱散寒意。也如同黑暗中亮起了一盏明灯,给人带来希望;搀扶又像风雨中的一把伞,给予庇护。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在我三十年的创业生涯中,每当在我最困难、迷茫的时候,总有人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我面前。我在得到他们帮助的那一刻、那一段时光,深深感到那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比任何物质都要来得更加宝贵,使我明白人间自有真情在,感恩遇见如此美好的灵魂。所以,我们要学会成为他人的搀扶者,用自己的力量温暖和照亮他人。促进社会和谐美好。
再次,要从自己做起奉献爱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振奋人心的歌,唱出了爱的伟大。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情感,爱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爱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如同一根无形的纽带,与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紧紧绑在一起,让我们在彼此的陪伴中,感受到温情与希望。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需要伸出援助之手,及时搀扶需要帮助的人。别人落难时,主动帮一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地有情催生万物,人间有爱花好月圆。比如,二00八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在大难面前,全国人民有力献力、有钱出钱。我们是一家人,无论风雨再大,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给予灾区人民无限的温暖。爱心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奉献。而搀扶是爱心的具体体现,它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洋洋,愿我们都成为那个温暖别人的人,并且要不断提醒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人生的旅途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将爱洒满人间。
人间需要搀扶,不仅是为了跨过眼前的坎坷,更是为了传递那份不灭的温情,让爱与希望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那道光,用我们的双手,为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一片天空,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温暖,更加坚强。人间需要搀扶,而你我,就是那最坚实的依靠。
作者简介:龚惠新,江苏启东市人,大专学历,军转干部,现为江苏启东市鑫磊城市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启东市银发通讯协会会员,对业余创作有兴趣爱好。《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曾有作品获得“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大赛金奖。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