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句古诗引出的话题
李述奎(述而)

都说把日子过成诗是一种境界,我认同。因为古今诗句中都有这种境界所包含的实实在在的内容。比如近读宋人萧德藻《樵夫》诗,就頗有一番今古人生对比的感慨,不仿说说。诗中说“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诗中的“盘缠一句是指开销。砍柴也是古人谋生的手段,樵夫从山上把一担柴挑到河边渡头卖掉,够得上全家一天的开销了。不知怎的,每每读这首诗都心潮起浮,好有感慨。因为这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并以诗的方式流传下来。但我觉得过去的日子并不遥远,主要是因为这种为生计而活的日子印象深刻。曾几何时,我们作为家中铺助的劳动力,哪年冬天不得帮助家中存储些柴草,否则冬天的日子怎么过?不过相较古人我们也是够好的了,起码不再为生计而做一日之谋。但相比今人吃饭都可以点外卖的生活,简直又是一个天上地下。这样一联想,感觉今人又是幸福极了!以我为例,从早到晚都干些什么?没有一件是为生活的熬煎之事,最多是去趟超市买点什么,除此之外也规划满满的。早晨作什么,晚上作什么?什么时候写作,什么时候写字,什么时候锻炼,什么时候练琴也都是退休生活的一部分,还显得忙忙碌碌的。假如我们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干的,但那种生活便缺乏了诗意,是我们不想要的。依今古生活的诗意对比,可以反映出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作了《晨了歌》,反映现代生活的一日谋,我想化用《樵夫》诗后面的句子,“再识樵夫路,涧底磨刀斧”,用以说明在生活优渥的今天,我们应该作点什么和我们还能够作点什么这样的主题。这正是诗眼,用以作结。可惜AI诗评或许没看出我的用意,未提到这两句,不能不说是略显遗憾!但我还是感谢中诗网的发布,让我和朋友们有机会聊到了这方面的话题。又不能不说是很珍贵了!在此将我的《晨了歌》附于后,以完善我这篇随笔。

晨了歌
述而
清早醒来后,
抓过手机睃。
看看天下事,
听听轻音乐。
信手翻像册,
寻找座上客。
繁荣昌盛景,
春光快闪过。
留下几句诗,
且待自娱乐。
如若不够味,
信笔墨香多。
三凑两不凑,
圈中朋友多。
与君网携手,
信可乐山河。
尔后翻身起,
腹中填吃喝。
再识樵夫路,
刀斧涧底磨。
三餐加四季,
岁岁任蹉跎。
2025.3.28觉晓斋
2025.4.7觉晓斋

